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发展 » 正文

兽药企业如何做好2016布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1-13  浏览次数:746
核心提示:面对发展迅猛的兽药市场,已经认知到未来趋势的兽药企业已经开始逐步布局,或是加大研发力度,或是转变生产方向,或是集中推出优

面对发展迅猛的兽药市场,已经认知到未来趋势的兽药企业已经开始逐步布局,或是加大研发力度,或是转变生产方向,或是集中推出优势新产品,抢占市场。从普莱柯、大华农等先发制人的兽药企业动向中,可以推测面对新常态企业可优先采取的应对措施。

应对一:规范化发展

虽然GMP认证已经逐渐推广,也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兽药企业通过了认证,但目前仍有不少企业仅仅是把兽药GMP证书当作是行业的敲门砖,在管理方面没有高度重视,生产中GMP的实施仍然处于相对不规范的状态,与发达国家兽药生产的规范化程度存在较大的差距。具体表现有:一是没有能够完全按照GMP规程进行操作,二是没有严格按照国家兽药质量标准进行生产,三是没有实行严格的生产质量管理制度,四是我国的行政机关对兽药生 产、流通的监督管理力度不够。随着行业的发展,规范化将成为大势所趋,并将成为兽药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随着兽药行业集中化程度的提高,一些规模较大、盈利能力较强的企业逐步出现,这些企业出于对自身的保护,出于对企业发展的长远考虑,逐步加强自身规范化的程度,从而自发推动了行业的规范化进程,成为规范化发展的主力军。例如大华农、蔚蓝生物、保吉安等具备一定科研实力的兽药企业,使用先进的生产设备,规范自身生产流程,并制定与产品对应的使用程序,推进企业的规范化发展。

应对二:从治疗转向保健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畜禽产品的出口限制越来越严格,且我国养殖业的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大部分畜禽重大疾病已经消灭或得到较好的控制,治疗性药物特别是抗生素类药物的应用将逐年减少,逐渐向预防保健型药物的方向发展。

 

预防保健型药物实际上提高了疾病控制的效率、效果,从而提高了养殖的效益。目前在规模化养猪业,保健的理念已经深入民心。规模养禽业也在改变一些用药理念,朝预防保健方向发展。

 

针对这一趋势,兽药企业可选择多种具体措施。

 

例如转变研发和生产重点,对中兽药进行研发。自从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青蒿素成为舆论焦点,中兽药也受到瞩目。在国内,中药资源丰富,中兽药的安全、绿色形象深入人心,如果加以先进的提取技术和雄厚的研发体系,推出一批创新性、优势性的产品并不是难事。但目前我国对中兽药的开发力度远远不足,虽然有部分企业长期经营中兽药,但占比极少,投入有限,国家对中兽药的审批和使用也缺乏有效的通用标准,导致市场缺乏动力、缺少规范。

再比如研发抗生素替代物,推行抗菌肽等新产品。虽然国内尚未颁布明确的抗生素禁令,但其市场已经逐渐萎缩,受到多方压迫,抗菌肽等替代物在部分抢得先机的企业的大力推行下,被广泛认知,并成为兽药企业新的业绩增长点。与相同的是,抗菌肽同样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对细菌有很强的杀伤作用,尤其是其对某些耐药性病原菌的杀灭作用更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不同于抗生素的是,抗菌肽是通过作用于细菌细胞膜而起作用的,它通过破坏膜的完整性,使细胞内外屏障丧失,从而杀死细菌这一观点已得到基本统一的认识,天然抗菌肽还具有选择性免疫激活和调节功能,对败血症有良好的预防和保护作用。

应对三:兼并重组 跨界发展

 

业内人士认为,近年频繁出现的“瘦肉精”事件加速了兽药行业的规范化速度,且随着我国兽药监管部门对兽药行业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并不断规范兽药行业市场,以及政策倾斜,势必会使一些优秀的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从而形成了处于优势的企业越来越优秀,处于劣势的企业越来越差的两极分化现象。这种不断加剧的两极分化现象必然导致小部分处于劣势的企业被优势企业兼并、重组或整合。随着农业领域在资本市场越来越多良好表现,越来越多的优秀资本、优秀职业经理人也增加了对兽药行业的关注、加入。这些也对行业的兼并、重组、整合提供了关键资源。

 

面对市场挑战,中小型兽药企业抱团发展,与大型动保企业抗衡,是常见的选择。例如今年6月,瑞普生物宣布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华农资产、动物防疫、梁昭平等14名交易对方合计持有的广州市华南农大生物药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南生物”)65.02%的股权。同时在持有55.89%股权的基础上,继续拟以发行股份方式购买亚泰生物、景鹏控股合计持有的中岸生物36.10%的股权。其中华南生物100%股权的预估值为3.24亿元,中岸生物100%股权的预估值则为2.04亿元。交易完成后,瑞普生物将持有华南生物97%的股权,持有中岸生物92%的股权。

 

华南生物是国内领先的兽药研发生产企业,国内禽流感疫苗龙头企业,华南地区规模较大的现代化兽用生物制品生产基地之一。业内人士表示,随着行业整合加快,瑞普生物和华南生物通过强强联合,能够实现区位、业务、技术、产品和市场资源等多方面优势互补,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从而为企业在兽药行业进一步奠定领先位置。

 

除了兽药企业与兽药企业的联合,跨界合作也成了部分兽药企业的新选择。例如今年8月,深圳市金新农饲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新农”)宣布以自有资金不超过现金人民币9945万元受让张金林等6名自然人合计持有的武汉华扬动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华扬药业”)51%的股权。华扬药业成立于2000年,主要经营兽药、水产药物添加剂、动物饲料添加剂的技术服务、培训,兽(渔)药、水产饲料药物添加剂系列生产、销售等。金新农则主要经营畜禽饲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对于这一跨界合作,金新农认为,随着国家对食品安全监管力度的加强,特别是针对动物食品中抗生素残留监管加强,一些养殖场在养殖过程中减少抗生素的用量已经成为趋势。同时,随着规模养殖场的逐渐兴起,养殖场开始在饲养管理上下功夫,从饲养管理上提升养殖效益,而不是依靠治病来提高养殖效益,已经成为规模养殖场的共识。为适应养殖场的需求,兽药生产企业也开始在动物保健产品上下功夫,多种因素的结果使得保健意识在行业中逐步增强。对于金新农自身来说,疫苗、兽药等动保行业处于养殖业产业链的上游,持续影响下游畜产品质量,与华扬药业的合作,有利于金新农为客户提供更全方位的服务,进一步完善产业布局,促进产业资源的高效整合,实现金新农“成为养猪企业与集团综合解决方案的首选合作伙伴”的战略发展规划。

应对四:技术实力依旧是核心

 

兽药产业服务于畜禽养殖这一传统行业,其实用性是最大的优势。对于消费者来说,兽药的质量是最重要的,这也使得兽药研发实力成为一家企业的生存基础。由于受资金、人才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兽药行业中具备新产品研发实力的企业较少,大部分企业不具备任何研发能力。所谓的新产品研发仅仅是按照兽药典的国家标准进行开发,导致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产品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而且营销渠道基本相似,导致竞争的必然结果就是价格之间的博弈,导致两败俱伤。近期,随着兽药产业的发展和国家规范力度的加大,我国新兽药的注册数量逐渐出现了高峰,行业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借鉴国外知名品牌生产厂家的发展经验,一些有长远战略规划、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研发实力较强的企业将会发展成为兽药行业的主流,新兽药开发将成为企业未来发展竞争的核心。

 

纵观国内的主流兽药企业,大部分都拥有相当的科研实力,或自行组建研发团队,或与科研院所及高校合作,比如广东大华农主要依托于华南农业大学,中牧集团主要依托于中国农业大学,青岛易邦则主要依托于青岛兽药研究所,其他兽药企业也各有依托,不一而足。为了进一步加强自身的研发实力,各大企业也在不断行动。例如普莱柯投资8773.69万元竞得洛阳市两块土地,计划实施中科科技园建设项目,开展生物医药与兽用药品技术产品研发、检测诊断、科技项目孵化等业务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这一项目的顺利实施,无疑有助于普莱柯技术研发的开展和产品市场销售,也有利于拓展业务范围,并为普莱柯未来业绩带来新的增长点。在比如内蒙古金宇集团计划对口蹄疫疫苗悬浮培养工艺进行升级,并推出圆环基因工程疫苗等新产品,疫苗生产工艺的提升和新产品的推出无疑有助于金宇集团丰富疫苗产品结构,提高综合市场竞争力,对业绩的持续提升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来自:赛尔畜牧网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