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羊饲养历史悠久,早在夏商时代就有养羊文字记载。一千多年前,我国南方就以饲养山羊为主,后逐步形成规模。山羊生产具有繁殖率高、适应性强、易管理等特点,至今在我国广大农牧区广泛饲养。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山羊业发展迅速,成就显著。但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近些年内蒙、辽宁、新疆等山羊主要饲养地区相继实施了一系列的禁牧、限牧政策,总结出既要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又要促进山羊产业发展的生态养羊方案,使我国山羊养殖业进入了一个新的转折期。
一、我国山羊存栏数与产品产量
近些年,我国山羊存栏数增长幅度较大。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绵羊一直多于山羊,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山羊数已超出了绵羊数,山羊存栏数占绵、山羊总数的比例开始逐年增高。到2003年我国绵、山羊存栏数达3.168亿只,其中山羊存栏达17295.7万只(占绵、山羊存栏总数的54.58%),占世界山羊存栏总数的22.6%,由1949年的1613万只增长了9.3倍;2003年,我国生产生山羊皮31.9×104吨,鲜山羊奶24.2×104吨,分别占全世界产量的35.54%和2.04%;人均占有羊肉(包括绵羊肉)量2.39kg,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山羊存栏数、出栏羊数、羊肉产量、生山羊皮产量、山羊绒产量均排在世界第一位。
二、山羊的分布
在中国,山羊分布遍布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连不饲养绵羊的广东、广西、福建、和海南,也都有山羊分布。从总体上看,我国山羊群体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地区,集中在华东、华北和西南,在华南地区分布较少。据统计,2003年存栏山羊450万只以上的省份有河南、山东、内蒙古、西藏、江苏、四川、安徽、河北、云南、陕西、山西、甘肃等12个省,合计存栏占全国山羊存栏总数的91.60%,为山羊生产的集中产区。
三、山羊品种资源优势及发展概况
我国已有20个山羊品种列入《中国羊品种志》,这些地方品种具有许多优良性状,如高繁殖力、肉质好、绒质细、品质好、产量高以及具备板皮、羔皮、裘皮、奶用等专用生产性能。近些年,我国在这些地方优良品种的基础上又先后从国外引进了著名的毛用安哥拉山羊、肉用波尔山羊和萨能奶山羊等优良品种,与本国地方品种进行杂交改良,育成了南江黄羊、关中奶山羊、崂山奶山羊等近20个新品种。
我国山羊品种按其生产性能可分为普通山羊(皮肉兼用)、产绒山羊、奶用山羊、毛用山羊、羔皮山羊和裘皮山羊等六种类型。
1、皮肉兼用山羊养殖概况及发展趋势
我国山羊生产体系中,除了少数羔皮、裘皮、奶用、毛用和绒用品种外,基本上为普通山羊(即皮、肉、乳、毛兼用),这些品种的生产性能较低,绝大部分山羊以生产羊肉、板皮为主,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华东和中原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形成了我国几大块羊肉生产集散地。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国内外羊肉需求量与日俱增和出口贸易的快速发展,促使这些兼用羊向专一的肉用品种发展。
改革开放20年来,随着世界养羊业发展的大趋势,以及国内羊肉供需矛盾尖锐、羊肉价格不断攀升等市场因素推动,我国山羊肉生产得到迅速发展。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为了提高本地山羊的产肉量,利用萨能、吐垠堡、努比羊等外国优良奶山羊品种对我国本土羊进行改良,育成了活重比原品种高20%~30%的肉用型地方优良杂交品种。如1995年通过国家新品种审定的我国第一个肉用山羊新品种一四川南江黄羊就是用含努比羊基因的杂种公羊与当地成都麻羊母羊进行杂交育成的。到1998年我国普通山羊用奶山羊改良的比例已达30%左右。1995年,我国又从德国引进波尔山羊,在江苏、陕西、山东和四川等地饲养,用于生产冻精、纯繁和改良地方山羊。此后,全国各地广泛开展利用波尔山羊改良我国兼用山羊的工作。波尔山羊杂交育成技术的运用,为我国大量地方土种山羊产肉性能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使我国肉山羊业成为畜牧业生产的新型产业。
到2002年,全国羊肉总产量达316.7万吨,占世界羊肉产量的26.32%,排名第一位。山羊肉年产量超过10万吨的有河南、山东、内蒙古、西藏、江苏、四川、安徽和河北等8个省市,其产肉量占全国山羊肉总产量的80%以上。在全国主要畜禽2002年比2001年出栏增加值中,羊居首位,为7.2%,依次为牛6.9%、兔5.4%、猪3.2%、家禽3.O%。在肉类国际贸易中,羊肉增幅也最高,中国2002年1-11月进口羊肉3.27万吨,同2001年相比增长81%。羊肉进口主要来源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辽宁省进口量最多,约占总进口量的70%以上。2002年1-11月羊肉出口3922吨。同比增长6%。中国每年出口羊肉主要到约旦、香港、阿联酋等地。出口量四川、内蒙古最多,占总出口量的60%左右,其次是河南、山东等。
发展特点:目前,我国肉用山羊生产具备了以下几方面的显著特点:
肉羊主要生产区域从牧区转向农区。从全国肉山羊的生态环境、品种资源分布、饲料饲草资源以及市场销售等情况看,全国山羊养殖大致分为南方和北方两个区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北方牧区的草原生态环境恶化,植被减少,加之牧区前几年连续遭受雪灾、干旱等自然灾害,致使牧区被迫采取强制性禁牧措施,国内牧区的羊肉生产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我国羊肉生产中心逐步由传统牧区转向广大农区。到2003年,内蒙古、甘肃、新疆、青海、西藏五大牧区山羊存栏数约5000万只,仅占全国羊总数的27.77%,羊肉产量大大下降。而中南、华东区具有丰富的农作物资源和闲置的劳动力,肉山羊业得到空前的发展,尤其黄淮平原形成了十分明显的区位优势。2003年,仅河南、山东、江苏三省的肉羊存栏数就达7000万只,占全国山羊总数的39.86%,已成为全国肉用山羊的集散地。
饲养方式逐步由放牧转变为舍饲和半舍饲。以往我国牧区主要采用草原放牧饲养羊,几乎不用精饲料进行育肥。这种饲养方式的优点是生产成本低廉,缺点是对我国原本生态环境较差的草地资源造成很大压力,经济效益也较差。近年来,在部分条件较好的农区,对肉羊进行后期育肥或全程育肥的饲养方式越来越普遍,各级政府相继采取了封山禁牧措施和养羊小区建设,尤其国外优良肉羊品种引入我国后,在一些农区特别是中原和东北,肉羊集约化舍饲和半舍饲饲养规模逐步扩大,家庭养殖业由分散向养羊专业化方向发展,规模养羊生产由低级阶段逐步向养羊生产专业化、经营管理集约化、养羊生产企业化方向发展。
波尔山羊杂交改良技术得到普及波尔山羊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最理想的肉羊品种之一。我国引入波尔羊,目的是为了导入外血,以期改变我国土种山羊的产肉性能,培育优质品种,促进肉羊业持续发展。因此,我国引进波尔山羊后,先后与我国的南江黄羊、武雪山羊、鲁北白山羊、宜昌白山羊、安徽自山羊、宁夏土种山羊、长江三角洲白山羊等进行杂交,均获得了良好的杂交效果。从全国各地的杂交试验结果看出,波尔山羊确实是改良我国地方山羊,提高我国山羊单产,加快肉用山羊业生产步伐的一个理想品种。目前,我国引入波尔山羊的省(区)已超过20个,纯种波尔山羊存栏数已超过5万多只(陕西已超过1万只),而且改良步伐还在加快。
发展趋势分析:根据国内外羊肉市场的供求情况及山羊养殖业本身的特点效益来看,我国肉山羊发展的空间巨大,在今后的一定时期内必将得到更快更健康的发展,其原因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
肉山羊养殖效益好。从肉羊饲养的效益来看,羊肉生产是一项比较稳定的项目。以饲养波尔羊杂交一代羊来说,母羊每年可产活羔3.7只,9月龄羔羊平均体重达60公斤,市场上的活羊价为每千克7.2元,每只母羊的年产值在900元以上。作为养羊户来说,都是利用农作物秸秆、杂草、树叶等做饲料,每只羊的成本不超过100元。另外,从近10年的养殖市场分析,猪、鸡等的行情均不稳定。价格经常大起大落,而肉羊则销路看好,价格稳定,因此,肉山羊养殖已成为广大农民最喜爱的新型产业。
羊肉已成为人们首选的肉食品。在国内由于肉猪、肉鸡生长迅速,其肉适口性变差,风味口感下降,羊肉已成为我国广大城乡居民膳食中不可缺少的食品之一,因为养羊过程中以饲草为主,很少用精料和饲料添加剂。几年前,羊肉消费群体是以回族、蒙古族、维吾尔族为主体。随吃法的不断创新,羊肉已变成了北方大中城市大众消费的主要肉品。羊肉消费的城市烹调大众化,如北方涮羊肉等,城市农村对羊肉消费普遍增加。
国内羊肉市场需求空间大。1999—2002年春季,国内羊肉的主产区北方牧区遭受雪灾,大量羊群因天气寒冷和缺少草料而死亡或者冻伤。加之,西部大开发实施了退耕还草工程,不少地区采取了封山禁牧等措施,减少本地商品羊出栏,导致羊肉市场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2002年,我国羊肉产量在肉类总产量中仅占4.8%左右,人均占有量为2.05公斤,国内市场潜力巨大。预计到2006年,全国人均牛羊肉消费量将达到8.5kg,国内市场牛羊肉需求总量将超过1000万吨,与2001年相比,还有近150万吨的发展余地。
出口潜力大:我国的周边国家及地区是羊肉的主要进口国和地区。随着我国牛羊肉产品质量的提高和市场营销网络的不断健全,对东南亚、中东和俄罗斯等周边国家及地区的出口潜力增大。我国肉山羊有生产成本及价格优势。我国羊肉的生产成本一般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0%左右,羊肉出口价格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0%左右。从国际市场上看,羊肉在国际肉类贸易中的份额将会不断增萎,近东和北非国家的进口需求置在本世纪末将达到150吨;欧洲和大洋洲国家因肉牛生产的主体发展。其国内羊肉产量是在此期间会有所下降,预计2006年羊肉消费仍呈旺盛势头,羊肉发展继续成为一个黄金产业。
2、绒山羊养殖概况及发展趋势
品种概况及其生产性能。绒山羊在我国有多个种群,适应着不同的生态地区。目前,我国培育出的27个山羊品种中可用于产绒的品种达13个,其中,经过系统选育并达到遗传稳定的优秀品种有辽宁绒山羊、内蒙古白绒山羊、乌珠穆沁绒山羊、罕山白绒山羊、河西绒山羊及高原型藏山羊等;可以产绒的山羊品种还有新疆山羊、太行山羊、中卫山羊;未列人《=品种志》但经过选育的地方品种有沂蒙黑山羊、承德黑山羊、子午岭黑山羊;还有最近几年新培育的绒山羊品种柴达木绒山羊等。
发展概况:我国是世界绒山羊养殖及羊绒加工大国,2002年末,我国可产绒山羊约存栏数达到6000万只(占世界绒山羊总数的70%),羊绒总产量约为11765吨,占世界总量的2/3以上。我国产绒山羊群体主要颁布在长江以北地区,一般在北纬35度以北的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而青海和四川已向南延伸到北纬32度,西藏自治区向南延伸到北纬27度。绒山羊生产的主要分布省(自治区、直辖市)有16个,即内蒙古、新疆、西藏、陕西、青海、甘肃、宁夏、山西、山东、河南、河北、天津、四川、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区。其中内蒙古、新疆、陕西、西藏、甘肃、青海、宁夏和辽宁为羊绒主产区。
中国绒山羊的发展有较长的历史,其产品早就享誉国内外,但发展比较缓慢。我国绒山羊发展最快的时期是1985-1995年,在这期间山羊绒制品风靡全球,全国兴起了发展绒山羊的热潮。在短短10年时间里,我国山羊存栏数量增加6167.4万只,羊绒产量增加6896.2吨,分别增长56.6%和2.2倍。经过20年的产品经久不衰,绒山羊生产体系在我国西北牧区和半放牧半舍饲的农牧交错区以及华北广大农业区都充分发展起来。到2002年,我国羊绒产量达11765吨,比1988年(4710吨)增长了149.8%。羊绒产量在l00吨以上的有内蒙古、山东、新疆、陕西等11个省、区,累计羊绒产量约占全国羊绒总产量的97.9%。按其产量占全国羊绒总量的%顺序排列如下:内蒙古38.51%、新疆8.79%、河北7.66%、山东7.16%、西藏6.93%、山西5.68%、陕西5.41%、宁夏3.62%、河南3.59%、辽宁3.16%。其中内蒙古、新疆、河北、山东、西藏五省(区)合计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9.05%。目前,全国绒山羊平均产绒量为154.5g,个体平均产绒量超过200g的有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
发展特点:传统的饲养方式逐步改变,集约化养羊稳步推进。近年来,各地为了保护生态环境,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禁牧、限牧政策,总结出既能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又能促进绒山羊产业发展的生态养羊方案。有的地区采取季节性放牧,每年5月下旬-10月下旬放牧,而在11月至次年5月中旬禁牧,有利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的地区实行有限放牧,规定羊群数量,严禁过牧;有的地区利用农作物秸秆丰富的优势,实施秸秆养羊;有的地区建立绒山羊全舍饲小区,彻底解决林牧矛盾。内蒙古2004年全区农区、半农半牧区舍饲半舍饲牲畜比重已达71.2%,草原建设面积达404.53万ha。上半年全区禁牧、休牧草场面积达0.104亿ha,占全区可利用草场面积的16.35%。规模化生产水平明显提高,绒山羊饲养业进入一个新的转折点。
生产水平逐步提高:目前,人工授精技术、胚胎移植、种草喂羊、塑料暖棚饲养技术等已被广泛应用。人工授精技术在全国各地广阔开展,冻精覆盖面较大,改良受胎率平均在50%以上,鲜精配种受胎率80%以上。苜蓿草、秸秆作为主要粗饲料辅以一定的精料饲养模式已经铺开。冬季羊舍暖棚化基本普及率在逐年增加。饲养效益显著上升。在半舍饲条件下,一只成年母羊饲养费用在100~120元。按今年羊绒每公斤320--420元价格计算,一只产单羔产绒量400g的成年母羊,其毛利润在500元左右。部分实现集约化养羊地区的平均产绒量明显提高,羊绒的细度也在明显下降,绒山羊产业的发展已不再是“副业”。
绒山羊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向前迈一步。2003年,以内蒙古白绒山羊种羊场为主,联合主产区120户农牧户以及区内著名羊绒加工、流通企业组建的内蒙古阿尔巴斯白绒山羊协会在内蒙古鄂托克旗正式成立,这是内蒙古自治区绒山羊业组建的第一个协会。同年,由辽宁省辽宁绒山羊原种场等14家单位联合牵头,也成立了辽宁省畜牧业协会绒山羊业分会。这些分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绒山羊产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今后将发挥分会的作用,组织力量围绕绒山羊生产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向政府献计献策,发挥协会联结生产与流通、政府与企业的桥梁与纽带的作用;为增加农牧民收人,提供科技咨询服务,加强行业自律,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组织模式和实践基础。
发展趋势分析。绒山羊属毛皮动物,所产羊绒亦称开士米(Cashmere),最早产自喜马拉雅山的克什米尔及其附近地区,因其自如雪、轻如云、细如纱,被誉为“毛中之王"、“纤维宝石”、“软白金”,是毛纺工业的高级原料。近年来,由于内蒙、辽宁、新疆等地区实施封山育林和草原生态保护,绒山羊发展受到严重限制,数量增加相对缓慢。但由于国内外市场对山羊绒制品的需求量与日俱增,饲养绒山羊对农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对国家出口创汇都带来明显的效益,因而,我国产绒量仍保持着较快的增长态势,其原因是:
国际市场的羊绒需求量大幅增加。山羊绒作为我国唯一可以左右世界市场的畜产品,多年来一直供不应求,在国际上是各国竞相争购的抢手货,羊绒产品的出口量较高。由于配额限制,羊绒远远满足不了国际市场的需求。我国羊绒及制品年出口量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较大,在一定意义上讲,出口形势决定了我国的羊绒生产形势,多年来,我国的羊绒及制品主要出口欧洲、美国、日本及东南亚国家,约占80%以上,据统计,1999年全国山羊绒产量为9971吨,共出口羊绒5185吨,占全国总产量的52%,占世界贸易量的60%。出口羊绒及羊绒制品共创汇3.4亿美元,在我国畜产品出口创汇额排行榜中列第三位,其出口数量占总产量的比例是畜产品中最高的一个。入世后,配额限制逐渐取消,羊绒及羊绒制品在国际上将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由于国外及我国一些地区为保护资源采取了限制措施,绒山羊总量和羊绒产量受到限制,而羊绒产品在全球走俏,羊绒需求量大幅度增加,绒山羊养殖更具吸引力,市场前景更加广阔。
我国羊绒产品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羊绒业正加快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我国的羊绒加工业起步较晚,其真正的发展也是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由于我国具有得天独厚的羊绒原料优势,再加上高额利润的刺激,近些年来,我国的绒毛加工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目前,全国拥有各类羊绒加工企业2600余家,仅鄂尔多斯、雪莲、天山、鹿王等四大企业年需求原绒就达7000多吨。内蒙古目前已拥有世界最大的羊绒纺织企业――鄂尔多斯羊绒集团公司以及包头鹿苑羊绒纺织(集团)公司、赤峰羊绒衫厂等3个大型羊绒加工企业和遍及全区的中小型羊绒加工企业140多家,年需原绒在1万吨以上。其中,鄂尔多斯羊绒衫2002年底,在41个国家完成注册,在洛杉矶、科隆、伦敦、东京、巴黎、莫斯科、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建有7家分公司和2l家直销店,在国内大中城市设有963个销售点,年内销售收入10亿元。除了像鄂尔多斯那样大的企业集团外,我国羊绒制片厂中还有类似于家庭作坊的小加工厂,河北省的清河县是我国重要的羊绒集散地,年交易羊绒4000多吨,其中出口1300吨左右。我国棉纺行业压锭后,江浙一带的一些棉纺企业已表示,要向生产设备、技术结构类似的羊绒纺织业转产,这无疑会使我国原绒生产能力提高。
3、奶山羊及其它品种山羊养殖概况
品种概况及其生产性能:除了肉山羊与绒山羊外,目前我国还有可以高度集约化饲养的崂山山羊、关中山羊、文登山羊等奶山羊品种,也有品质独特的青山羊、中卫山羊等羔皮、裘皮品种。
养殖概况:中国是世界上饲养奶山羊最多的国家之一,上世纪70年代中期建立了不少小型山羊奶加工厂,我国的奶山羊业在一些特定地区得到了长足发展,促进了莎能山羊的保种及我国自行培育的奶山羊品种的形成,有效地保护了奶山羊这个品种资源。我国到目前已成功培育出了10多种优良奶山羊品种,奶山羊存栏数与产奶量也大大提高。据统计,2004年全国共有奶山羊450万只左右,羊奶总产量达85万吨。我国的奶山羊主要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和东北诸省,南方较少,分布较多的省区有陕西、山东、河南、河北、山西、四川、云南、福建、广州等省市。其中陕西是我国优良奶山羊生产发源地,也是羊奶生产大省,饲养奶山羊的历史悠久,奶山羊的存栏数、产奶量均居全国前列。2004年全省奶山羊存栏180万只,占全国奶山羊存栏数的40%,羊奶产量29万吨,占全国的羊奶总产量34%。
济宁青山羊是我国著名的羔皮(猾子皮)山羊独特品种,原产于我国山东省西南部荷泽和济南两地区。而中卫山羊是我国特有的裘皮用山羊品种,也是世界上唯一的珍贵裘皮山羊品种,产于我国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县的香山地区,主要分布于宁夏的中卫和甘肃的景泰、靖远三县以及内蒙古阿拉善盟的部分地区。20世纪70年代中期,国际市场上对出口羔裘皮需求增加,我国青猾山羊及中卫山羊羔皮都有了快速增加,我国青山羊饲养户数增加,整个羔皮山羊业生产体系渐趋成熟。20世纪80年代初期济宁青山羊存栏数就达270万,中卫山羊也达到了27万只左右。但近些年,由于受市场利益驱动的影响,青山羊与中卫山羊“名而不贵”,产区内农户羊只杂交改良频繁,致使皮用山羊优良基因纯合度下降,尤其是中卫山羊数量锐减,截止目前,主产区中卫山羊存栏数量已不足2万只,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中卫山羊有灭绝的危险。
此外,我国部分省市引进安哥拉毛用山羊饲养成功。我国最早引进安哥拉山羊的是陕西省,于1985年从澳大利亚引进,在陕北饲养成功后,又于1989年大批购进,并成立了”陕西省黄土高原治理研究所安哥拉山羊试验场”。山西和内蒙古两省(区)也于1987年引进安哥拉山羊。3省(区)共从国外引进安哥拉山羊216只,其中公羊41只,这些种羊为发展我国安哥拉山羊,建立马海毛生产基地打下了良好基础。到目前为止,除了陕西、山西、内蒙古3省(区)外,甘肃、四川、江苏、湖北、宁夏、青海、河南等省(区)也先后购买安哥拉山羊,开展杂交试验,培育毛用型山羊,生产马海毛。目前全国10省(区)饲养的纯安哥拉山羊已达1500余只,含有安哥拉山羊血液的各代杂种羊近15万只。
发展趋势分析: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也是一个严重缺奶的国家,从生产综合国力发展速度,经济承受力、技术水平,以及生态条件等方面都特别适于发展奶羊业。奶山羊适应性强,饲料报酬高,生产周期短,一年一胎,一胎平均两羔,每年母羊增殖率为80%~90%,比奶牛高一倍。羔羊出生10~14个月配种,15~19个月便可挤奶。而且羊奶含有能促进人类生长发育及维持健康的必须营养成分,是一种营养完全的食品,且对胃肠炎、肾炎、结核等疾病有促进康复的作用。奶山羊,既可充分利用农业废弃生产廉价质优的奶品,又可肥地养地,既可使农民普遍喝到奶。又可使农民增加收入,是一举多得,潜力巨大。因此,在广大农区、城市近郊及奶粉加工基地,重点开展奶山羊业,提倡村村发展,户户养奶羊,以解决占全国总人口75%以上的广大农民吃奶问题。据了解,自去年以来,羊奶正在走俏乳品市场,有望在乳品市场大出风头。
中卫山羊、济宁青山羊所产的羔皮、裘皮是传统的出口商品。中卫山羊所生产的沙毛皮(35日龄羔羊毛皮)花穗美观、色白如玉、轻暖、柔软而驰名中外;济宁青山羊生产的猾子皮(羔羊生后1~2d屠宰剥取的皮)具有天然色彩和花形,皮板轻,美观,所制翻毛外衣、皮领、皮帽在国际市场上深受欢迎,是我国传统出口物资[引。在我国半农半牧区具有发展中卫山羊、青山羊的广阔前景。今后应划定保种区,加强本品种选育工作,提高羔皮品质和产量,争取建立“羔皮裘皮”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