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发展 » 正文

中小型养猪场,该如何转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2-16  浏览次数:488
核心提示:中小散户的养殖形式在我国历史悠久,改革开放后,在生活水平提高和追求肉食数量的前提下,才逐渐出现了养猪大户和规模猪场。如今

中小散户的养殖形式在我国历史悠久,改革开放后,在生活水平提高和追求肉食数量的前提下,才逐渐出现了养猪大户和规模猪场。如今我国正处于产业加速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小型养殖场也应主动转型。然而,在这个过程中,部分中小型养猪场在方向不明、信息不畅的情况下,用传统眼光来预测产业发展,难免会成为转型中的牺牲品。

中小型养殖场转型有如下几个方向:

一是实现专业化。从“后备培育-配种-妊娠-分娩-哺乳-保育-育肥-销售”的长链条中解放出来,对接集团公司基地“接口”,专门从事某一个或多个环节的生产,变“养殖户”身份为“猪业产业工人”。

二是抱团应对。成立区域性的行业协会,在信息、技术方面建立渠道,提升使用效率,物资方面实现团购、团销,抱团应对市场,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成本、提高售价。

三是特色化运营。以新、奇、特为基本定调,满足特定群体需求,提供特色化服务。如建立在福利养殖基础上的福利猪肉,建立在野猪养殖上的特色野猪,建立在质量和新鲜基础上的猪场直供小区肉店模式,以养猪生产体验为基础的仔猪领养模式等,都是中小型养殖场可选择运营的方向。

另外,对中小养殖场来说,可以通过以下三个策略巧避“猪周期”。

一是参与生猪保险,规避疫病导致的毁灭性的死亡风险。

二是建立生产风险金制度。即猪场在赢利环境下,提取一定赢利比例的资金单独做账,比如,养殖户可以单独开个银行卡,用于管理风险金。风险金平时不能使用,只能在行情进入中度及深度亏损时动用,以确保养猪资金链的完整,规避“猪周期”影响。

三是与一体化企业结合,成为代养户,赚取代养费。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