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副省长黄旭明在《浙江政务信息(专报)》第1402期《江山市率先推行省内领先的生猪养殖污染“零排放”模式》信息上作重要批示,认为我市是全省最早启动畜牧业转型的少数几个县(市、区)之一,肯定了我市畜牧业转型方面的工作。
近年来,在“五水共治”大背景下,我市坚持一手抓治污,一手促转型,积极探索生猪养殖排泄物生态处理“零排放”新模式。今年上半年,我市引进福建“异位生物发酵床”技术并加以改良,成功打造省内先进的机械化异位生物发酵床“零排放”模式,并在全市推广该项“零排放”新模式。目前已应用于10多家规模养殖场,并吸引杭州、丽水、厦门、龙岩等多家省内外生猪养殖主体上门学习考察。机械化异位生物发酵床“零排放”模式,按照“雨污分流、粪尿收集、调节均质、生物发酵、残渣肥料化”工艺流程,利用发酵床中的微生物对粪污进行分解转化,实现“零排放、零污染,可循环、纯生态”目标。
当前,省内推广的生猪养殖排泄物治理常用方式,主要有沼气生态治理模式、工程治理模式,和同位发酵床生态治理模式等3种。与这些模式相比,机械化异位生物发酵床模式技术优势明显,是一种最新的生态环保型养殖模式。所采用的新技术,通过搅拌机、潜污泵、喷污机、翻耙机等设备,经过管道将收集的养殖排泄物输送至调质池,再用水泵将混合均匀的污水液,喷洒至生物处理槽发酵,完全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年生猪饲养量约5000头的良金养殖场使用该技术后,甚至只需1人即可管理处污设施。同时,该模式不仅可以有效改善同位发酵造成的易染病的潮湿环境,有效切断通过发酵床传染生猪疾病的途径,还可提高发酵床垫料的使用效率,并将同位发酵床垫料使用期限从3年提升至5年,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处污能力。
除了技术上的优势外,相较于其他模式,机械化异位生物发酵床“零排放”模式适用范围更广,可适用于猪、牛、家禽等所有种类的畜禽养殖场;处污能力更强,治污能力是传统沼气生态治理模式的1.8倍,相较于工程治理模式,操作上更加简便;综合效益更高,同等养殖规模下,土地利用率远高于其他模式,建设以及运维成本,优势也十分明显。通过推广机械化异位生物发酵床“零排放”模式,我市养殖污染治理能力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