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生鸡”是消费者对40天长到4斤重的肉鸡的贬称,之所以贬称,是因为谣传,说这种鸡是生长激素喂出来的,甚至干脆称之为“激素鸡”。这需要释疑解惑。
1.养鸡不会使用生长激素。说到鸡,就会想到人,人的脑垂体会分泌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就得了巨人症;分泌少,不长个,需定期到医院打人工生产的生长激素,一年花费几万元,打几年,或可增高几厘米;分泌过少,就会得侏儒症。人的其他器官也分泌其他激素,如性激素、胰岛素、甲状腺素等,共有十几种,其中有的也有促生长作用。这些激素都有人工生产的,作为药物使用。动物也分泌多种激素,兽药之中也有激素类药物,也有促生长作用,但是价格贵,养殖户不会用,法律也禁止用。况且,有研究者给鸡分别注射人、猪、牛的生长激素,却不起作用。
2.养鸡普遍使用抗生素。不仅养鸡,养猪、养牛也普遍使用抗生素。我国生产的抗生素,一半给人用了,一半给养殖业用了。不过,人用的是新一代的价格高的抗生素,养殖业用的是廉价的老一代的抗生素。畜禽集中饲养,很容易得病,于是就把抗生素拌在饲料里用于防病。不是治病,而是防病,这就难免滥用,多余的抗生素随粪便排出,污染水域,让自然界的细菌也产生了抗药性。不过,这是对老一代抗生素的抗性,不是对新一代抗生素的抗性,但这总算个问题。养殖业之所以普遍使用抗生素,还因为在实践中发现,某些老一代抗生素可以促进畜禽的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从而提高百分之十几的生长率。畜禽分泌生长激素,是无害的。既然可以让畜禽分泌生长激素,那就没有必要使用人工生长激素或其他激素。
3.长得快,主要是品种的作用。鸡40天长成,鸭35天长成,猪4个月长成,都是品种使然。只说鸡。培育速生品种鸡,100年前就开始了,近几十年加快了步伐。这叫定向选育。杂交,遗传,变异,选长得快的后代,继续杂交,遗传,变异,一代一代,循环往复,直到基因定型,稳定。这样的品种,饲料报酬率高,2斤饲料可以长1斤肉,40天长到4斤最划算,继续喂,还能长,那就需要2.5斤饲料才能长1斤肉,于是就不再喂了,就出栏了。
4.长得快,配合饲料功不可没。配合饲料之“配合”的含义是各种营养的配合,即营养平衡。如果不喂配合饲料,速生鸡也不会长得那么快。如果给土鸡喂配合饲料,土鸡也不会长得那么慢。
总之,鸡肉以及猪肉、牛肉总体上是安全的,但仍需要加强监管、检测,尤其要检测抗生素和其他兽药的残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