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大部分国家猪肉供应充足的情况下,中国却出现了猪肉内供不足,进口量上升的现状。香港为中国主要的猪肉进口地,2015年1月至7月,进口率上升至3%,进口量为105万吨。整个中国猪肉进口量在6月至7月上升的最快。
2011年,由于养殖量下降,导致8月份出现了中国国内近期猪肉价格上升高峰。与此同时加大了中国对猪肉的进口量,8至12月平均每月的进口量为188000吨。2014年养猪生产者的普遍损失,造成了今年肉猪存栏量的显著下降。以目前状况来看,未来几月中国猪肉进口需求还可能保持持续增长,但增加的程度、持续的时间仍然不清晰。尽管如此,美国猪肉进入中国市场的数量还是有限的。
经过几个月的持续增长,在过去的5周里,中国肉猪价格已走向稳定。中国农业部公布,9月份第一周肉猪价格为每千克18.25RMB ,与过去相比增加了22%。
趋向稳定的仔猪价格
仔猪价格在同比上升了40%,平均每磅价格提高$2.48后 ,终于步入稳定,但仍低于2011年峰值。2011年9月肉猪:玉米价格比为8:1,2015年9月为7.54:1,5年平均值为6.34:1。通常认为肉猪:玉米价格比为6.1:1是养猪生产的收支平衡点。肉猪价格的上升,饲料价格的下降,造成目前高猪料比,暗示目前养猪生产的高利润。同时也减慢了中国肉猪存栏量恢复过程。
中国与美国、欧盟间的肉猪价差在8月早期达到至高点,为美国、欧盟的2.3倍。
美国、欧盟猪肉出口数据、中国猪肉进口数据,均表示了欧盟坐收了这一切好处。2015年上半年,香港是欧盟主要的猪肉出口地,出口率为11%,出口量为600836吨,占欧盟总出口量的45%。而在同时,美国对香港猪肉出口量下降,出口率为18%,出口量仅为185404吨。
符合中国特色需求的外源供应是有限的
美国猪肉出口协会(USMEF)高级副总裁Joel Haggard认为,由于合法的可服务于中国的美国工厂数量有限,故美国仍难以驾驭中国猪肉市场。
Joel Haggard进一步指出,即使美国拥有了足够数量的合法工厂,仍难于灵活满足中国特色的肉猪需求。USMEF仍需要为美国猪肉寻找其它的零售商或餐饮服务类客户,以增加其销量,但更需要准确掌握猪肉市场信息。
上半年的统计数据指出欧元呈下跌趋势,欧元下跌也削弱了美国猪肉与欧盟猪肉间的竞争力,尤其对于那些难于划分等级的肉渣和内脏。最近几周,欧元有上升趋势,但与往年相比,其与美元的汇率仍下降了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