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各级农业畜牧部门在生猪流通环节“瘦肉精”监督管理工作中保持高压态势,不放松、不懈怠,认真落实、积极履职,成效显著。目前,全省共开展生猪“瘦肉精”流通环节监督抽检128.48万头次,较去年同期增加44.05%,自2013年以来监督抽检均为阴性。8月24--28日,农业部检查组一行对我省成都、广元、绵阳、南充、达州五地进行了屠宰环节“瘦肉精”现场随机抽检,现场抽样1581个批次,其中猪尿1522个批次(30个屠宰场),牛尿59个批次(6个屠宰场),结果全部为阴性,未检出“瘦肉精”。
我省流通环节“瘦肉精”抽检工作开展有序,监管到位,确保了城乡居民“舌尖上的安全”。
一、创新监督模式。针对以往自检不落实、比例低、风险不可控的企业,逐步提高抽检比例的办法,促使企业由被动检测转为主动检测;建立企业自检开展情况与检疫受理相结合的倒逼监管机制,自检不落实,风险不可控,不受理检疫申报;建立企业风险等级评估制度,企业自检不到位、不落实,不足以控制风险的,面向社会公告,同时降低风险评级。
二、加大资金投入。今年农业部和省级财政分别投入资金128万和130万用于“瘦肉精”快速检测试纸卡及重大动物疫病抗体检测卡采购,各地也积极配套资金,补充监管经费,保证监管频次与覆盖面。同时,各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开展监督抽检,以每月报表、半年总结形式将监督抽检数据逐级上报,并与屠宰企业签订《无“瘦肉精”承诺书》,明确企业主体责任。
三、拓宽监测范围。由于新型“瘦肉精”的出现,不仅监测原来的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三种“瘦肉精”,在确保现行监督抽检种类的基础上,我省积极拓宽监测面,加大了对氯丙那林、西马特罗等新型“瘦肉精”的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