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规模化养猪的不断发展,我国养猪业的生产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疫病的种类越来越多,病情也越来越复杂。“现代规模养猪过程中疾病的暴发绝不是偶然因素,而是养猪过程中长期潜在隐患的集中表现。”日前,在中国猪产业链CEO交流平台上,从业30余年的动物营养专家、养猪专家王爱勇教授袒露心声,“影响猪只生长水平的因素有很多,猪场的生产水平=(遗传+营养+环境)×管理,要想把猪养好,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然而,现在国内大部分养猪人还是把重点放在防疫上。改变当前养猪业现状是一个系统工程,中国未来规模养猪业必须面临的转变包括密集而高效的工厂化饲养、品种和行为的改变、饲料加工工艺和方式的改变、以及管理经营心态的改变。”
“养猪就是养平衡,平衡养猪就是要把所有影响因素放在一个系统里综合考虑,要重视每一个影响因素,不能单方面处理,并找到影响养猪效益因素短板。比如在夏季时,带12头仔猪的哺乳母猪一般需要8kg的日粮,但实际上养殖户提供的往往不足4kg,这必然造成哺乳母猪营养不足,引起缺乳或无乳、再次发情困难等。那么如何解决?从平衡养猪的观点上看,要对各个因素进行评估匹配,什么样的环境匹配什么样的营养,什么样的营养匹配什么样的饲养管理。所以夏季天气炎热的情况下就需要增加饲喂次数、考虑提升日粮的微量元素、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水平和能量水平等。”王爱勇又从品种水平、饲料管理水平、生物安全水平、设备设施水平、保健治疗水平、环境气温水平、营养水平和动物福利水平等方面对中外养猪进行比较,发现品种方面国内外相差不大,造成中外养猪生长水平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环境、营养和管理等方面。“知道了这些差异,提高养猪的水平就变得简单了。”
“要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的养猪水平必须围绕当前困扰猪业的关键技术问题,采取技术集成以及产业化示范的方式,从养殖过程中的良种利用、饲养模式、疫病防控、环境净化、饲料和兽药的使用、猪肉产品安全等关键点出发,以优良健康种猪为基础,安全营养平衡日粮和科学营养模式的利用为手段,以提高动物体质和免疫力为目的,用健康的理念贯穿猪产业链中养殖环节的全过程,形成‘优良健康+绿色安全饲料+安全高效疫苗+兽药残留控制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科学思维模式+集约化生产工艺’的全程优质猪肉产品生产健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