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温总理两进陕西\"问猪\"有深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1-03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232
在继今年5月26日温总理前往陕西调研生猪生产市场供应和价格情况外,在元旦来临之际,又一次到陕西“问猪”。媒体报道,生猪生产和猪肉供应情况牵动着总理的心,除到井家村问村民李战“家里养猪了吗?”外,温总理又到位于井家村的绿源科技有限公司养殖场的猪舍查看,仔细询问生猪饲养和出栏情况,鼓励企业多养猪,养好猪,并带动农户养猪(见新华网2007年12月30日电)。

  在半年时间内,政务十分繁忙的温总理两度到陕西“问猪”,其意义不言而明。

  这说明,促进生猪生产才是确保猪肉供应、稳定猪肉价格的根本措施。近来全国的猪肉价格已连续小幅上升。按市场价格规律,商品价格上升,一个不争的原因是商品相对缺乏。因此,只有促进养猪生产发展,保障市场供应,才能从根本上治理猪肉价涨。而只有调动千家万户养猪积极性,发展规模养猪,才能从根本上把猪肉涨价的势头拉下来。人们看到,正是由于温总理经过两度在基层调研,才有了在不到半年时间内国务院先后出台两个“养猪十条”这样的罕见举措。正如温总理在调研中所言,“我是5月份来这里做生猪调查的。我发现这个问题,那时我急忙采取10条措施。最近我发现还不行,(生猪生产)恢复得还很慢,当然它有个周期了,因此我又决定了10条,中央财政拿出25亿来补助规模养猪(见中广网2007年12月31日消息)。温总理把治肉价问题的着眼点始终放在生猪发展上,可见温总理解决问题之提纲挈领。人们都会相信,生猪生产发展了,肉价下降才会终成事实。

  这也说明温总理的调研之功。针对一个问题在同一个地方多次进行调研,比较容易发现问题。过去,在1955年代老一辈领导人陈云为着及时掌握粮食征购中政策动向问题和农村养猪情况,有“两下江南”的故事(见《陈云传》917页)。“两下江南”其中上海青浦是他联系点,后来,中央的关于粮食等政策几乎都出在陈云手中。定点调研的意义也不难见到;由于情况熟悉,便于发现新问题;由于人们相互之间较为熟悉,也便于沟通,公众会讲出内心所思所忧所虑。一些官员到陌生地方调研,不少时候徒劳无功甚至了解到与事实相违的假象,缺乏与调研对象沟通是很重要一条。因此,定点回访是掌握政策动态情况一个很有效的方法。温总理为弄清养猪政策落实情况,两度到陕西“问猪”,无疑为地方官调研树立一个榜样。

  话又说回来,对于日理万机的温总理而言,农民养猪只是摆在他面前万千工作的一项,为何温总理始终抓住不放,并两度定点到陕西“问猪”?在12月29日的访问中,面对当地老百姓的提问,温总理那句“老百姓的事就是国家大事”就令人们闻之动容耳目一新,也为人们分析温总理两赴陕西“问猪”提供了解读视角。

  是的,猪肉价格上涨牵动着平民百姓千家万户的生活,事实上已成为“国家大事”。因此,想方设法解决猪肉价涨保持价格稳定就是各级官员责无旁贷义不容辞。从这个角度上讲,也就是回应了那句“百姓之事无小事”。

  问题在于,面对猪肉价涨和养猪户养猪又遇到种种困扰之际,某些地方基层似乎表现了不当一回事的心态。比如,南方某市前不久就发布了令人费解的“禁养猪令”,硬性规定在限定时间内实行全市“无猪化”;比如,一些地方仍然打着卫生村建设等旗号,随便拆迁猪场,逼迫一些养猪户流离奔波。可见,在治理肉价上涨发展养猪问题上,同样折射着“百姓之事不当一回事”的问题。只有树立与人为本、执政为民、情为民所系的理念,才能真正认识落实国务院养猪10条政策,促进农村养猪业的极端重要。温总理两度赴陕西“问猪”,既为官员树立调研的榜样,更为官员树立了“百姓之事就是国家大事”的崭新观念。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