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浦江县统筹兼顾,全面建立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9-14  来源:浦江县畜牧兽医局  作者:张伏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249
核心提示:按照省委、省政府“五水共治”战略部署,2013年5月以来,我县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畜禽养殖场污染大整治行动,畜禽规模养殖生态循环模式成为主要生产模式,畜禽养殖污染得到有效遏制,但是,病死动物害化处理仍是影响畜牧业生产安全和动物产品公共卫生安全的薄弱环节。为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我县全面实施了病死动物无害化集中处理体系建设。一、背景动物患病或死亡后,多携带有大量致病性细菌或病毒,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还极易引起养殖场内部反复交叉感染,甚至产生重大动物疫情,危害畜牧业生产安全。少

按照省委、省政府“五水共治”战略部署,2013年5月以来,我县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畜禽养殖场污染大整治行动,畜禽规模养殖生态循环模式成为主要生产模式,畜禽养殖污染得到有效遏制,但是,病死动物害化处理仍是影响畜牧业生产安全和动物产品公共卫生安全的薄弱环节。为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我县全面实施了病死动物无害化集中处理体系建设。

一、背景

动物患病或死亡后,多携带有大量致病性细菌或病毒,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还极易引起养殖场内部反复交叉感染,甚至产生重大动物疫情,危害畜牧业生产安全。少数养殖户、贩运人、屠宰加工厂法律意识淡薄,存在随意丟弃病死动物甚至贩运加工病死动物,牟取暴利,影响肉品卫生安全,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经媒体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2012年4月《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监管工作的通知》和2013年10月《全国建立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试点方案》及2013年11月《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指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刻认识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工作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益性事业,需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问题,探索有效的无害化处理方法,建立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财政奖补机制,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统筹规划、因地制宜、财政补贴、保险联动”的原则,建立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

二、主要做法

根据省发改委《关于印发浙江省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浙发改规划[2012]890号)、省农业厅、财政厅关于组织实施《浙江省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建设项目的通知,结合我县动物防疫基础设施的实际,经过近两年时间的努力,以病死动物无害化集中处理模式为核心的长效机制基本建立并顺利运行。

一是转变工作方式,提高机制效率。2012年8月,我县全面实行病死猪规模场自行处理模式,通过财政补贴形式,由规模猪场自行处理、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核查监管、职能部门全面监控,初步建立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监管机制,但该机制的补贴范围仅包括10公斤以上的病死猪,10公斤以下病死猪、死亡家禽等其它病死动物并未列入补贴范围,同时养殖场自行处理模式存在监管难、隐患大等弱点。特别是2013年3月的黄浦江漂浮死猪事件后,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构建畜禽养殖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和监管长效机制的通知》,要求全省生猪主产县建设病死动物无害化集中处理厂,虽然我县不是全省生猪主产县,但我县提出了由规模猪场自行处理转变为建立集中处理的工作计划,县政府向省农业厅做出建设县病死动物无害化集中处理厂的请示,将全县病死动物进行集中处理,覆盖范围为所有死亡畜禽,彻底解决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不到位问题,真正建立长效监管体系,保障畜牧业生产和公共卫生安全。

二是加大设施投入,提升处置水平。建立病死动物收集体系和规模化处理设施,根据畜禽种类特点,全县所有规模猪(羊)场按照规模层次配置15M3以上冰库或1000升以上冰柜,县财政分别给予10000元和2000元的补贴,建立了病死动物暂存点108个,达到存贮限度后由处理厂上门收集,其它病死动物随时上门收集;经过反复对比认证,在檀溪镇洪山村后岗垄投资760余万元建设了一座设计日处理能力4吨、年处理能力1400吨以上的病死动物集中无害化处理厂,于2015年8月14日正式投入运行。

三是实行保险联动,提高监管水平。实行养殖业主、保险公司、无害化集中处理厂三方联动,政府监管的病死动物“统一收集、集中处理”长效机制,病死动物收集时出具由养殖业主、保险公司、无害化处理厂三方签字的四联单,作为保险理赔和财政补贴依据,乡镇(街道)进行动态监管,县动物卫生监督所不定期核查抽检,杜绝病死动物随意丢弃,有效提高了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率和财政补贴利用率。

三、思考和启示

1、政府重视是关键。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事关公共卫生安全,属政府职责,长效体系的建立必须得到政府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的重视和支持,才能顺利实施。

2、社会监督是动力。病死动物的收集处理工作除了职能部门认真履职外,社会力量的监督对做好这项工作有良好的完善和促进作用。

3、资金监管需严格。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补助政策是这项工作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同时补贴资金审核发放工作也是监管工作难点所在,监管部门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政策和法规做好监督指导工作。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