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山东省财政工作会议确定08年财政支农工作重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1-03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267
在近日召开的全省财政工作会议上,省财政厅厅长尹慧敏充分肯定了过去五年的财政支农工作,并明确了08年的财政支农工作重点。
  尹慧敏指出,过去的五年,是城乡统筹发展、公共财政对“三农”覆盖面日趋扩大的五年。五年来,各级始终把支持“三农”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切实增加投入,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不断扩大。2003-2006年,全省财政用于“三农”方面的投入达1271.5亿元,占同期财政总支出的20.32%,年均增长18.92%。2007年各级财政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仅省财政就安排92.2亿元。随着财政投入的增加,农业和农村面貌出现可喜变化:一是农民负担明显减轻。通过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延续2600余年的“皇粮国税”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每年为全省农民减轻税费负担105.49亿元,人均减负155.36元,农民种粮真正实现了税收“零负担”。二是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大幅增加。2004年以来,我省对农民先后实施了粮食、良种、农机和生产资料综合补贴政策,四年累计发放补贴资金73.4亿元,其中仅粮食和农资综合补贴,2007年就达27.83亿元,平均每亩44.5元。2006年下半年以来,全省累计拨付大中型水库农村移民后期扶持资金13.67亿元,移民生活得到较好保障。三是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加快。省财政累计投入134.14亿元资金,大力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技推广、森林绿化和农业产业化、标准化生产,启动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有力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四是农村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各级筹集资金37.54亿元,大力实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农村通自来水率达到82.1%,新增受益人口2610万人。采取“民办公助”方式,支持建设农村户用沼气设施10.4万个。大力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广播电视村村通和村村通柏油路等工程,基层交通和文化设施不断完善。随着各项财政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政府与农民的分配关系实现了由“取”到“予”的根本性转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要成果。
  尹慧敏要求,08年要下大力气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工作。各级要按照“三个明显高于”的要求,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重点加大两方面的支持力度:一方面,着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支持全省800个头顶库、串连库的除险加固和对城市、矿山防汛有严重威胁的河道治理。其中,对小1型病险水库加固,省财政对东中西部地区分别按投资额的10%、30%、50%给予奖励;小2型及以下病险水库,主要由市县负责,省里对东中西部地区分别按一定的标准给予奖励。对大中型河道治理,省里区别情况,对东中西部地区分别给予不同比例的补助;小型河道治理由市县负责,另一方面,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认真落实粮食、良种、农机购置、生产资料综合补贴政策,完善对产粮大县的奖励机制,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落实扶持生猪、奶业和油料生产发展的政策措施,支持动物疫病和农业病虫害防控,保障农副产品供应和物价基本稳定。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范围,试点县由20个扩大到60个优质粮工程县和棉花主产区。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培训力度,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