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生猪市场,无论是供给端,还是需求端,均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供给端,一场争夺现代农业高附加值的大规模“养猪战争”早在数年前打响,先不说郭广昌、丁磊、刘永好等各路首富皆涉足生猪行业,连一些国际资本都已直接或间接潜入生猪养殖行业,包括技术、资本、人才等元素在内的养猪行业大洗牌已经初步完成。
需求端,老百姓对肉类消费的结构更多元化,猪肉在肉类消费中的比重,一降再降。
但是没有发生变化的是,猪肉在CPI中的权重。
供需市场变化,直接决定了猪肉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属性发生改变,因此,猪对CPI影响的解读,其实可以举重若轻,不必过于惊慌,更没必要失措。
猪肉又一次成为CPI走高的带头大哥。
数据统计显示,猪肉价格连续3个月恢复性上涨。根据商务部监测数据,全国300家大型养殖企业生猪平均出栏价格为每公斤15.29元,比3月份价格最低点上涨了24.9%.7月份CPI同比上涨1.6%,创出年内新高。从影响物价走势的具体项目构成分析,猪肉价格上涨16.7%,影响CPI上涨约0.48个百分点。
那么,应该如何对待猪拱高CPI呢?要回答好这个问题,还得从生猪供需两端找答案。以往,猪肉价格一上涨,市场就会喊猪周期来了。近几年,生猪养殖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步伐前所未有的大,那么,此次猪肉涨价还是猪周期在作怪吗?有没有“炒猪团”的身影呢?记者深入生猪产业链的多个环节,试图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消费端:
猪肉摊生意冷清
“卖了十来年的猪肉,没有哪次涨价像今年这样厉害的”,消费者“买还是会买,但频率下降了”
下午4点左右,上海徐汇区武康路菜市场内,猪肉铺子鲜有人至,有摊主忙着清点没卖出的肉品,有的在处理存货。
“生意不好做啊。”老板娘唐女士告诉记者,自家卖的是上海猪状元品牌的肉类。
据记者了解,该公司设有种猪场、母猪场、肉猪场和一座万吨级现代化饲料加工厂,年上市猪肉可达3万余头。即使是背靠这样一家实力雄厚的猪肉企业,唐女士的猪肉生意近期也不太好,“仅仅一个月时间,一些品种的价格就涨了三四块钱。”
另一边,陈女士卖的是万森公司的品牌肉,“我们也搞不清楚为什么价格涨得这么厉害,一下子涨这么多,很多肉没人要。没法卖了!”
陈女士表示,上个月她家的小排卖16.5元/斤,这个月就变成了18元/斤,“卖了十来年的猪肉,没有哪次涨价像今年这样厉害的。”陈女士一边切着之前还没卖出去的里脊肉,一边叨唠着。此外,“根据肉的部位好坏,有些边角料肉不好卖,必须要扔掉。”
与陈女士相邻的是金锣鲜肉销售摊位,金锣作为肉食品龙头企业,更能代表全国猪肉价格的走势,其猪肉价格也在不停上涨。
一位顾客告诉记者,肉价贵得吃不消,在大超市,一小盒排骨近40元,“买还是会买,但频率下降了。”
记者发现,消费者还是更偏向食用新鲜猪肉,在价格普涨、销量不大的情况下,摊主们会减少进货量。
猪肉价格在哪个环节上涨了呢?
肉食品零售商大多对肉价上涨的原因没有明确的认识,他们也是一筹莫展,“品牌公司的猪肉涨价,零售商自然跟着涨。”
“如果卖肉的也天天涨价,顾客肯定会有意见,主要是为了缓和消费者的情绪。猪肉零售商宁肯自己少赚点,也会尽量让价格稳定一点。”陈女士叹了口气,“听他们说还要涨,不知道涨到哪年哪月呢?”
供给端:
生猪场存量下降
虽然上海地区生猪存栏量稳定,但华北黄淮地区生猪存栏量出现下降
为了进一步探究价格上涨原因,记者走访了位于上海市长江农场四连的上海崇明肉食品有限公司。
对于这轮猪肉价格上涨,副总经理俞建平的表述是,“5月份,毛猪的价格还在6-7元/斤之间浮动,现在一下涨到了将近10元/斤,白猪的价格目前整片也已经达到13元/斤,前两年都仅在6-7元/斤上下。”
是不是生产成本急剧增加了?
记者专门对生产费用进行了观察。“虽然人员工资、其他成本费都在涨,但是生猪收购价格没怎么变。”根据俞建平的说法,“猪价上涨受到劳动力价格、车间技术成本等因素的影响微乎甚微。”
至于物流运输方面,“很多企业都由菜篮子工程专供车运输,可在各个道路关卡免费通行,并且可以在城市道路上正常行驶,这都是政府为生猪行业开辟的‘绿色通道’。”
既然生产成本对猪肉价格影响不大,那么此次猪肉价格浮动这么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前两年猪肉价格低,市场供大于求,养猪亏本,导致行业缩减产能,好多养殖户把老母猪宰掉了。”俞建平说,此轮上涨依然没能逃出猪周期怪圈。
所谓猪周期,是一种经济现象,是指周期性猪肉价格变化怪圈:肉价上涨-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增加-肉价下跌-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减少-肉价上涨。
就上海崇明肉食品有限公司而言,作为国有企业,企业在产能方面一直维持比较稳定的状态,没有大肆地减少或增加产能的动作,即使公司会有亏损,国家会给予一定的补贴支持,其生猪出栏量也是相对而言比较稳定的。据俞建平介绍,崇明毛猪的出栏量一年在36万头左右,近几年一直保持在这个水平,“除了满足了本岛的供应,还会有十几万吨运到上海其他地区以及江苏的南通、启东等地”。
既然生猪养殖存栏量保持稳定,生猪市场为什么再掀价格风波?记者进一步追问。
“猪肉价格上涨是全国的行情,地区间会存在差异,整个上海市大部分的猪肉都是由外地进口过来的。”俞建平分析,“上海每天都从外地运进几万吨的猪肉,上海市的猪肉价格变动很大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本地养殖企业供应量出了问题,而是受到其他地区的影响。”
据记者了解,近年来,山西、河南等华北黄淮地区洪涝灾害频频,农作物减产,当地的生猪存栏量出现下降。
另一个细节,也可以佐证这个观点。一直以来,生猪生产依赖于生猪饲料的供应,猪肉产量随粮食产量的增长而增长,并且增长速率相近。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却不同。饲料价格从前年开始一直在往下跌,饲料供给充足,但猪肉却没有相应的大规模增产。
不过,对于近期猪肉价格的大涨,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称,总体上看此轮生猪价格上涨是对近两年多来大幅下跌的修复,是市场的一种自身修复行为。从农业部生猪存栏的统计数据看,目前市场供应不会出现明显的短缺。
CPI端:
可下调猪肉权重
由于在CPI中的权重过大,猪引起的价格变化信号,任何时候都不能漠视,特别是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一定要密切观察
猪肉价格开始进入上涨周期,过去3个月已经涨了1/3.此次上涨还会持续多长时间呢?
“猪不是机器,养殖行业的平均水平是一年一头母猪产2.2胎,急不得。”俞建平指出,价格暴涨,增加存栏量并不能快速改变目前的市场状况,“盲目扩大猪的存栏量,会涉及到养殖土地面积等成本问题,扩大养殖规模不是一蹴而就的”,“猪的养殖周期在5个月到6个月之间,猪的价格周期大概在一年半左右。”
中国CPI指数受国内食品价格影响较大,其中猪肉在CPI权重中占比最大,大概在10%左右。坊间一直戏言,只要这只猪不飞到天上去,CPI就没什么大问题。现在,猪价已是起飞的架势,CPI也将随之上扬,至于能否进入“2时代”,有专家认为,还得视全年经济情况而定。
长江证券认为,导致猪肉价格与CPI正相关的核心在于流动性。一方面体现为货币供给,一方面体现为经济走势而带来的货币流通速度。在目前市场流动性不足的大环境下,此次猪肉价格上涨难以使得CPI出现较高涨幅。
不过,对于猪肉价格对CPI的影响,多数业内人士认为,不必过于忧虑。国泰君安首席宏观分析师任泽平称,百姓消费结构已发生改变,建议把猪肉价格占CPI的比重下调,现在仍然沿用多年前的权重结构不太合理。
CPI的上涨会不会令货币政策转向呢?
德众金融首席运营官尚成玲女士表示,猪肉价格的快速上涨会在一定程度上带动CPI的周期性上涨,但目前总体物价水平是处于低位企稳状态,所以暂不会影响到央行货币政策转向,进而影响到金融市场,“目前我国经济依然面临着一个整体下行的压力,因此货币政策不会轻易改变方向,总的来看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仍会是下半年央行的主基调。”
猪肉价格的上涨趋势,到底会不会影响到下半年的货币政策,成为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不过,在谈及未来通胀“火焰”的可能性之前,我们实际还没有脱离一个长时间羁绊我们思考的“海水”,那就是通缩。
猪周期:
三招捋顺价格波动
生猪养殖规模化、品牌化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在猪肉的价格调控上,可以利用期货市场的远期价格发现功能
全国近年的农产品成本调查显示,对比生猪散养与规模养殖的生产成本,散养要高于规模养殖,其中每头猪的物资费用散养为463元,规模养殖为495元,但散养用工价值127元,规模养殖只有33元。虽然散养平均每头重量略高一点,但饲养时间(184天)明显长于规模养殖(141天),每头纯收益散养为34元,而规模养殖为50元。
小规模散养效率低、能耗高,且对资源的利用和环境的保护都存在不利,中国的生猪饲养一直都在往规模化和低碳化方向发展,“原来崇明岛有27个零散屠宰场,现在就只有我们一个。”俞建平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说,“由于政策原因,1996年以后国家鼓励统一定点屠宰,市场规模经济效应越来越明显。”
记者发现,在崇明肉食品公司的加工中心附近,根本察觉不到这里有屠宰车间,走进大门也几乎闻不到任何异味。询问后得知,国家对养猪环境有一定要求,为了不破坏周边生态环境,国家在养猪场的污水、沼气处理等环境改善方面有一定的补贴。
“原来农村一家一户的散养都切掉了,养十几头二十几头的,你关了,国家给你补贴,被称之为‘三年行动计划’。”俞建平分析,这也是一种激励机制的形成。这个计划已经实行了一年多,整个过程用来整治没有配套设施、对环境有威胁的小规模养殖场。
另外,品牌化销售也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
近年来,屡禁不止的食品安全问题使得人们更注重肉品的安全性,行业竞争加剧,再加上猪肉市场肉品鱼龙混杂,品牌化的销售能让消费者更放心。据调查,现在农贸市场的猪肉零售大多冠有品牌名称,“零售商直接从公司拿货,散养户、屠宰售卖一体的猪肉零售摊越来越稀少。”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技术设施、卫生防疫等行业标准构成了中小型企业进入屠宰行业的技术壁垒。例如,在冷鲜肉方面,双汇采用国际标准的屠宰工艺和完善的检验体系,采用世界先进的冷分割加工工艺,经过18道检验,胴体加工前先进行快速冷却,再进行缓慢冷却,使肌肉经过自然成熟过程,并在低温环境下进行精细分割,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延长冷鲜肉的保质期,使产品品质高于大多数同行业企业的同类产品。但相比之下,大部分中小型屠宰企业采用简单传统的屠宰工艺,产品品质不够优良。优秀的分割技术将满足市场终端全猪肉品类的需求,并可带来毛利率的提升。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国、消费国,从多年来的市场表现看,生猪现货价格具有较强的波动性,鉴于此,有专家建议,利用期货市场的远期价格发现功能,推出猪肉期货,以稳定市场价格,合理调整养殖规模和饲养周期,有效规避市场风险。
国际市场,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以期货价格影响大宗商品交易价格来控制市场,CME猪肉指数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国际市场的猪肉价格。由此看来,适时推出生猪期货,完善我国生猪市场预警机制,平抑生猪市场波动十分有必要。
美国如何“养”猪
美国养猪业迅速发展的关键原因是,养猪企业、饲料生产企业以及各种行业协会与科研机构能通力合作。比如,养猪者协会遍及全美,其经费来自于猪的销售。养猪者协会的主要工作有:推广政府环保计划,推广提高猪肉质量的计划,协调公共关系和政策,与大学推广部门联合,为养猪农场主提供各种培训,资助有关养猪业方面的各种科研活动。
在养猪育种中,美国的种猪登记和育种协会也起主要作用。全美国种猪登记制度或养猪业通用基因评审计划,将全国的种猪性能测定结果进行遗传参数的评估,再将每个种猪的育种值汇编成电脑联网数据库。通过这套系统,所需信息可通过网站直接点击某品种、某育种场而获得,从而使全美的种猪育种信息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