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养殖户养猪,曾让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畜牧水产局副局长谢开春头疼:“既要防治生猪养殖造成的污染,也要保障猪肉的市场供应。”面对两难困境,南平市通过与企业合作,实行养治分离,以科技手段治理养殖污染,实现了猪照养,水变清。
面对近年来迫在眉睫的水污染问题,南平市并非没有尝试。自2006年起,该市便将养猪造成的水污染作为治理重点,划定了禁养区和限养区。“划定区域仅仅改变了养殖位置,若不改变生产方式,只能是治标不治本。”谢开春说。
转机发生在2014年,当年5月,正大欧瑞信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畜禽养殖零排放”为目标的“润农行动”项目落户南平。“我们的秘密武器就是正大集团特有的微生物技术。”公司董事长李建飞介绍,“我们利用管道将地理位置高的养殖场污水引流至处理区域,固液分离后,固体废弃物进行堆肥,液体进入液肥发酵池发酵成为液态有机肥,剩余部分污水进入微型污水处理系统。”经过一年建设,臭不可闻的污水转化为有机肥,河水重回清澈。
在李建飞看来,项目的成功之处不仅是先进科技的运用,“关键还是政府的机制创新。”南平市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将治理污染交给正大欧瑞信处理,实施“养治分离”。项目全部建设后将以每头猪30元的价格向养殖户收取污染处理费,其中19元作为公司处理成本,11元作为未来建设基金。
然而,“每头猪的处理成本实际在35元左右,按照现在的收费标准是不够的。”李建飞说。缺口怎么补?发展循环经济、延伸产业链条是关键。一方面,延平区每年有200万头出栏猪,产生的粪便经固液分离后,每年可产有机肥30万吨;另一方面,正大欧瑞信以村为单位,免费为农户铺设管道入田,将有机肥送到田间地头,并收购农民种出的绿色蔬菜打上正大的标签出售。
还江河碧波,富一方百姓。在科技支撑、机制创新下,这一梦想正在南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