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哈尔滨7月31日电 (记者 王舒 史轶夫)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31日对外公布喜讯,该所基础免疫创新团队在研究中获得重大发现:一种名为“内质网I型α-甘露糖苷酶”的细胞分子可以诱导艾滋病病毒囊膜糖蛋白降解,继而抑制艾滋病病毒的复制,有望最终达到治疗的目的。
据悉,这是该团队继去年首次揭示人体内存在降解艾滋病病毒囊膜糖蛋白的“天然免疫通路”后,在这一研究领域取得的又一个重要研究成果。由于艾滋病病毒感染人体后会在细胞内形成一个“潜伏病毒库”,在中断治疗后能迅速释放病毒,导致继续感染。
因此,临床上治疗艾滋病的药物只能抑制病毒的生长,而不能彻底清除艾滋病患者体内的病毒,致使艾滋病无法得到治愈。这一难题长期困扰着世界各国从事艾滋病研究的科研人员,也一直激发着世界各国科研领域对破译艾滋病病毒的决心。
“由于艾滋病病毒囊膜蛋白是启动病毒感染的关键蛋白,抑制囊膜糖蛋白的功能具有抗病毒的治疗作用,而直接阻断其在细胞内的合成则能达到根除病毒感染的目的。”该研发团队首席科学家郑永辉对中新网记者介绍,以抑制艾滋病囊膜蛋白功能为主要研究方向,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我们对艾滋病病毒囊膜糖蛋白天然降解通路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后,筛选出一个能够抑制该降解通路的小分子化合物,该化合物通过抑制I型α-甘露糖苷酶的活性有效阻断了病毒囊膜蛋白的降解。”郑永辉说,团队通过对“I型α-甘露糖苷酶家族”的进一步筛选,最终发现其家族成员之一的“ERManI酶”能够诱导艾滋病病毒囊膜糖蛋白降解,并抑制艾滋病病毒的复制。该研究显示——艾滋病病毒在感染人体细胞时会在内质网合成大量病毒囊膜糖蛋白,并消耗大量细胞资源进行糖基化修饰和折叠,诱发细胞抵抗机制,导致“ERManI酶”激活,从而特异性地降解病毒囊膜糖蛋白,达到清除病毒的目的。
“该研究不仅对艾滋病治疗意义深远,一种药物治疗一种疾病,而‘ERManI酶’被梳理出后可以抑制许多新型、突发性、高致病性的病毒感染,如流感、丙型肝炎、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等,这就可以在未来开发出广谱、高效的抗病毒治疗方法。”郑永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