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9月开始,能繁母猪存栏持续下降,农业部发布的6月份存栏数据显示,母猪存栏同、环比分别下跌14.8%和0.6%,累计减少1110万头。6月份生猪总存栏减少至3.85亿头,同比减少10%。本轮生猪亏损长达15个月,历史最深最长亏损期,导致许多养殖户资金链断裂或对市场失去信心,纷纷减少饲养量或者退出,再加上“水十条”等相关环保政策的实施,使得许多猪场被迫拆迁,全国生猪供应更加紧张。
2015年上半年母猪存栏变化从历史数据可以看出除了2010年和2014年,近几年来,生猪存栏在3月份均环比微增,但是今年3月生猪存栏仍呈环比减少状态。存栏减少的主要原因仍要追溯到2014年能繁母猪的连续产能淘汰上来。能繁母猪存栏从2013年9月开始连续22个月产能淘汰,生猪存栏从2014年10月开始连续下降。而3月份的压栏则是生猪总存栏环比下降幅度较小的主要原因。3月中旬后出于对市场整体的预期和清明节日的期待,普遍开始压栏待价,促进了3月下旬价格的上涨。据我们调研了解,4月之前,许多中小型猪场在淘汰性能不好的母猪后并没有再补栏后备母猪。照此推算,随着生猪价格的上涨,母猪淘汰行为将逐渐停止,能繁母猪数量逐渐稳定,但是后备母猪的数量相比往年将出现缺口。能繁母猪存栏是否已见底?6月份时市场反映母猪销售火爆,未达标体重的小母猪也已提前预定销售,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养猪户已经开始大规模补栏后备母猪。
行情宝分析,种猪销售火爆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去年的深度亏损使得种猪企业经营更加惨淡,由于种猪企业投入成本更大,因此相比较育肥亏损更深,导致许多种猪企业缩减规模,部分种猪企业减少育种、转型育肥,由此带来今年种猪供应量的减少;二是上一个周期高点时补入的后备和能繁母猪到今年正好进入淘汰期,猪价上涨增强了养殖户对后市的信心,部分养殖户开始积极更换新的能繁和后备母猪群。另外,从价格来看,6月份生猪价格月环比上涨达4.7%,而二元母猪价格相比5月份仅上涨1.1%。通常,生猪养殖进入盈利6个月后,养殖户才会开始大规模补栏母猪,由于今年猪价上涨较快,补栏开始可能会提前一个月,因此预计母猪存栏量在8月份以后会开始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