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大涨,预计未来涨中有落
2015年3月份至今,猪价已连续上涨5个月,至7月份涨至近年最高位。过去5个月,生猪出栏价已经上涨了50%。卓创资讯监测数据显示,7月21日,全国生猪均价为17.7元/公斤,较3月20日大涨50.25%。
对于此次猪价上涨,搜猪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称,是生猪行业深度亏损的结果。据介绍,从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生猪养殖业经历了长达16个月的创纪录的亏损期,持续亏损让很多养殖户退出了市场,这直接影响了生猪存栏量。
不过,猪价上涨,屠宰销售价也在上涨,但是屠宰量却反其道而行之。
“生猪收购价上去了,屠宰销售价也上去了,但是屠宰工厂的销售量没上去。”中粮肉食投资有限公司一名内部人士称,猪肉涨价之后,下游采购量随之减少,因为
下游采购单位在高价位的时候都停止采购、观望市场。加上整个淡季销售情况欠佳,终端需求疲软,下游工厂进货量本身就少,造成屠宰企业有很大库存。
因此,对于未来走势,上述中粮人士分析,屠宰企业库存量大或将加大市场供应。而且,三四月份养殖的小猪会在八九月份形成出栏高峰,届时猪价可能出现回落。
不过,据卓创资讯生猪分析师刘丽了解,各大屠宰企业正被迫减少屠宰量,整体以销定产。其提供的数据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东北企业屠宰量降幅在60%,山东大部分厂家降幅达到30%-40%。
卓创资讯另一位分析师王程程补充说:“当前15公斤仔猪价格已经达到700元/头,与110公斤出栏生猪的饲料成本基本一致,这将导致近期补栏生猪的成本大大提升。年底出栏生猪盈利或较目前降低30%甚至更多。”言下之意,长远来看,未来市场供应量还有待观察。
在冯永辉看来,上述因素加在一起,短期内猪价会震荡或者小幅回调,但长期看还是会继续上涨。
食品加工业成本上升,小企业或遭淘汰
猪价上涨之后,市场上冻肉价格也跟着涨了起来。这给部分速冻食品企业带来了影响,尤其是以猪肉原料为主、囤肉量却不够的企业。
苏州某速冻食品厂商负责人王先生反映,冻肉涨幅最起码有30%,一吨涨了大概四五千块钱。据介绍,王先生的工厂主要生产速冻肉包,猪肉原料占比30%。
王先生说,他们工厂的年销售额有几百万元,与此规模相对应,囤的猪肉并不是太多。今年3月份,王先生根据个人经验,在猪肉价格低点的时候采购了五六十吨,如今已经消化殆尽,猪价却大涨起来,带动冻肉上涨,这给他们的生产带来很大压力。
“本来生意不好,现在是雪上加霜。”王先生说,产品目前不可能涨价,只能靠自己消化,“因为现在处于市场销售淡季,加上经济大环境不好,终端需求没那么高,本身还要靠促销跑量。”
王先生现在的做法是持观望态度,用多少肉就进多少。
此次猪价上涨,不少中小企业老板像王先生一样感到压力。对于他们而言,成本提高,市场却不景气。有人直呼:“猪肉一涨价,影响我们半年。”
有速冻食品企业的产品品项较全,称可以调整产品结构,减少猪肉用量,增加糯米粉为主的速冻面点加工。而以猪肉原料为主的企业压力较大。
“可能有很多小厂家要挺不住了。”一名业内人士如此预测。他分析说,之前一些小厂家之所以能做下去,是因为原料价格低、有利润。
“以前菜价高、肉价低,成本还能中和一下,现在肉价涨了,小企业就没利润了。而且这些小企业多数以乡镇市场为主,乡镇市场又对价格十分敏感,因此这些企业产品价格也提不上去,没利润可能就不做了。”上述业内人士分析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