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的规模化式扩张和规模化式发展还是不是行业未来的一种发展形态?如果猪场的规模化发展的速度逐渐式微的话,那么会给整个养猪产业链带来哪些影响和变化?这个连带性的问题是整个行业还没有思考,抑或一直单向认为猪场未来肯定向规模化发展,或者很多人都回答:yes!
然而,从国家的最新农业政策以及社会发展的未来形态看,以前引以为傲的规模化发展的形态给企业带来红利的优势开始过去。因为不管从国家对于农业政策的引导还是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来看,我们都能观察到众多信息背后暗含的方向或者提示。
首先,政府在农业政策的制定过程中也开始引导农业发展的趋势,就是适度经营和农业生态化,这也就变相地杜绝了大规模化养殖场的投资。比如最新发布的土地流转新政虽然看起来要激活土地使用的多样性发展,但也明确规定,土地在经营过程中要适度规模发展的限制,这个信号很明显杜绝了大规模化的兴建。
而且,最近李克强总理郑重提出对于畜禽环保问题只可能严格不可能松,这两个政策基本上就卡死了未来猪场规模化发展的现象的普遍性存在,当然不能排除政府引导的个别案例。
另外,政府也提出了未来农业的方向,就是家庭农场,而家庭农场这个农业形态的属性注定适合中小规模,也基本上走欧美的农业发展的路子。所以这个信号更为强烈,倡导适度规模的中小养殖模式。这个看起来轻描淡写的模式,其实暗含了许多商机,家庭农场这个模式很多人都没有理解透,成熟的家庭农场需要建立在相应成熟的配套服务上才可以满足家庭农场健康发展,也才可以达到国家追求的人、自然和生产的生态和谐可持续性发展的目标。
然而,现在能为家庭农场提供服务的公司或者组织基本上还都不成熟,比如服务中小家庭农场的合作社、金融保险结构,专业的养殖技术服务机构等都处于起步阶段。
社会或者时代的换挡让养猪业倍受影响,因为消费终端的需求习惯改变了,自然就影响到了生产养殖端。其实这个现象不仅局限在养猪业,而是现在传统行业均要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更好的迎合年轻人的需求。
其次,从社会发展的态势来看,中国已经从工业化社会进入了后工业化社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信息化社会。在工业化社会最大的特点则是规模化发展,不论哪个行业均是依靠规模化扩张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养猪业概莫能外。然而工业化除了满足了我们的极大产能需求外,就是工业化高效性带来的产品标准化,但是缺乏个性的标准化产品无法满足经历了信息化或者互联网影响的一代年轻人的需求,年轻人对产品需求不再是简单的满足生理需求,而是个性化的精神需求,自然整个社会就出现了产能过剩。
所以社会或者时代的换挡让处于社会中的养猪业倍受影响,因为消费终端的需求习惯改变了,自然就影响到了生产养殖端。其实这个现象不仅局限在养猪业,而是现在传统行业均要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更好的迎合年轻人的需求,以往规模化发展或者扩张的方式必然受到社会需求的制衡。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农业政策虽然没有明确杜绝规模化发展,但在政策的制定上已经设置了标准引导你往适度规模经营上发展,另外提出未来农业形态的方向就是激发更多能为家庭农场提供服务的企业组织的创新,以提高农村的产业能力以及扩大内需等,实现更为长远的国家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