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宋太祖定下后宫必须养猪的祖训以后,北宋皇宫里就一直饲养着两头猪,持续养了一百多年。当然,猪的寿命应该没这么长,实际情况应该是前两头猪死了,又有两头接力;这两头猪死了,再换两头接力……一百多年后,宋神宗即位,嫌猪太脏,宣布宫里不再养猪。这下坏菜了:“后有妖人登大庆殿,据鸱尾,既获,索彘血不得,始悟祖意,使复畜之。”(陈师道《后山谈丛》卷2)一个身怀妖术的家伙施展轻功飞上宫殿,坐在屋脊上挑衅神宗。御前侍卫将其拿下,刀砍斧夺,毫发无损,神宗喊道:“快用猪血泼他!快用猪血泼他!”可是宫里不养猪了,上哪儿找猪血啊?只好去宫外找杀猪的寻来一盆,往妖人身上一泼,破了他的法术,要了他的小命。经过这场风波之后,宋神宗终于悟出了太祖皇帝的深意,又恢复了后宫养猪的老政策。
以上故事出自宋人笔记,其中颇有荒诞不经之处,比如飞身上殿、刀枪不入、用猪血破妖法,都近乎胡扯。我觉得吧,宋太祖在宫里养猪应该是事实,因为这事儿在《桯史》、《后山谈丛》、《老学庵笔记》等多种文献里均有记载。但其原因有待推敲,就陈师道所说的两个原因来看,我觉得后面那个更靠谱一些。换句话说,宋太祖之所以养猪,主要是因为他属猪,把猪当成了吉祥物。宋太祖爱猪,养猪,不吃猪肉,并禁止猪肉进入御膳房(“御厨不登彘肉”)。不过他并没有禁止其他人吃猪肉。《宋会要辑稿·方域志》录有宋神宗熙宁十年御厨账单,羊肉消耗四十万斤以上,猪肉虽非大宗,也消耗掉了“四千一百三十一斤”。民间更不用说,据《东京梦华录》描述,开封城里平均每天要吃掉上万头猪,因为羊肉太贵,普通市民消费不起,必须拿猪打牙祭。
跟宋太祖比起来,有些皇帝就狭隘多了。例如武则天信佛,于天授三年禁止天下屠宰牛羊及捕捞鱼虾,并将这一禁令维持了八年之久(《中国文化史年表》第287页);宋真宗的亲生母亲李贤妃属鸡,遂于咸平九年禁止全国杀鸡(《宋会要辑稿》刑法2之12);最搞的是唐德宗,他自己姓李,竟禁止老百姓吃鲤鱼,“违者杖六十”(方勺《泊宅编》)。幸好这厮不姓范,否则全国人民只有活活饿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