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发展 » 正文

我国规模化程度已达50% 小散养猪“路有三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7-04  浏览次数:356
核心提示: 规模化养猪是方向,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现阶段虽不能完全替代散养,但却是我国养猪业发展的主流。对于我国近50

 ——规模化养猪是方向,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现阶段虽不能完全替代散养,但却是我国养猪业发展的主流。对于我国近50%的养猪散户来讲,只有通过不同的方式提高自己,才能融入我国养猪业的主流当中。
  ——根据目前农业部统计,我国养猪的规模化程度已经达到了50%,这50%是年出栏猪在5O头以上的养猪群体。但年出栏在50头以下的养猪户还占了50%,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散养户,这部分群体最终还应向年出栏在50头以上的方向靠拢,因为只有规模才会有高效益。现在养猪的正常利润也就是100~200元/头,按一个劳动力来计算,与外出打工相比,散养猪的比较效益还是比较低的,比如一年养二三十头,最后也就赚三四千元,经济效益不明显,如果50头以上,就会有万元以上的收入水平。
  ——另外,之所以要提规模化,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是我国养猪的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要求必须规模化;二是土地资源压力比较大,必须走规模化才能提高养猪商品率、节约资源,降低养殖成本;三是食品安全的需要,安全的前提是养殖的标准化,标准化的前提是规模化。但从我国的国情来说,养猪业要达到这种理想化状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何让这50%的散养户尽快向我国养猪业的主流迈进呢?

  加入合作社
  ——目前,一家一户的散养猪中,常会表现出技术上的不同步、防疫上的不同步。另外,商品率低,甚至构不成商品生产,对家庭收入影响不大。而且现在从整个养猪行业来讲,产业链条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整合的速度比较快,上下游各环节联系得越来越紧密,比如种猪企业去做售后服务、饲料企业也去做售后。散养户没有一定的规模优势很难进入到正常的产业链条中。但可以通过加入合作社,这样就能最大程度地化解养殖风险和市场风险,使大家获得更高、更稳定的经济效益。首先在生产方面:避免信息闭塞,盲目生产,导致不是多了就是少了,与市场脱节。技术方面:避免技术薄弱、管理落后、疾病风险大、生产水平低。销售方面:避免分散经营,养殖与加工分离,产销脱节,不能直接进入市场,影响收益。
  ——因此,养猪户走联合发展的路子,比如几十家联合起来搞合作化养猪,就会有市场占有量,就能成为养猪产业链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紧跟龙头企业
  ——现在有很多龙头企业采取的是“公司+农户”的生产形式,这些龙头企业在利益分配方面、对农户的服务和管理方面都有完善的机制,比如公司与养殖户通过签订合同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等,这样先进的养殖技术、饲料、防疫条件以及售后服务等都能保证。

  家庭牧场是新的方向
  ——就是以牧业为主要经营单位,以家庭为单元,按标准化生产为载体进行的养殖。这样做的好处是产品好追溯、安全程度好控制。新农村建设要求人畜分离,把养殖场都规划到村外去,这样更便于几家养殖户联合起来搞家庭牧场。家庭牧场可以通过不同的组织形式来实现,比如采取股份制,让每一个单元都成为股东等。家庭牧场的优势在于饲养成本低,与规模化牧场相比,农户采用的饲料来源丰富,农户可以利用大量农作物副产物作饲料,而且家庭牧场的劳动力成本很低。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学分会理事长王林云:适度规模、多点分散是我国养猪业的理想模式,小规模户应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度”。
  ——我国人口众多,汉族人民又喜食猪肉,这就决定了我国要成为世界上养猪最多的国家。2008年,我国存栏猪4.7亿头,出栏6亿头,占世界养猪数的50%以上。但我国土地有限,饲料资源相对不足,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大豆或豆粕(绝大多数是转基因大豆),这又决定了我国的养猪模式不能完全按照外国的模式来进行。
  ——我国目前所说的“规模化养猪户”是指年出栏50头以上商品肉猪的农户。据农业部2007年统计,我国年出栏50头以下商品肉猪的农户有8000多万户,他们出栏的肉猪占全国出栏肉猪总数的51.54%,虽比2001年73.53%下降了21.99个百分点,但仍然占很大的比例。
  ——有人认为,规模化养猪就是办千头猪场、万头猪场,规模越大规模化程度越高,这是误读。我国提出要发展规模化养猪,但并不是一定要办许多万头猪场。从2007年的资料来看,我国年出栏50头商品猪以上到1000头以下的农户所提供的肉猪数占全部出栏总数的33.72%。加上出栏50头以下的小农户的出栏猪,共占全国出栏猪的85.26%,也就是说,年出栏1000头肉猪以上的大农户,所提供的出栏肉猪只占全国出栏总数的14.74%。年出栏1000头肉猪以下的农户才是生猪生产的主力军。因此,今后在中国,年出栏50头以下的小规模养猪户的比例会有一定减少,但还将长期存在。
  ——我国的国情是地域广大而复杂,有平原,有丘陵,有山区、半山区,不可能用大片的土地来办大型的养猪场,而用小片的几分、几亩、十几亩、几十亩的零星土地来办猪场则有较大的可能。因此,采用“多点分散”的方式办“适度规模”的养猪场,才是我国最理想的养猪模式。

  “适度规模”的养猪场的形式
  (1)养10-30母猪,年出栏200-600头肉猪,夫妻两人,自繁自养;
  (2)养50-100母猪,年出栏1000头-2000头肉猪,夫妻两人,自繁自养;
  (3)养200-300母猪,年出栏4000-6000头肉猪,雇3-5人,自繁自养;
  (4)湖北“养猪150模式",一批养猪150肉猪,年出栏400-450头,一人饲养,由相关的大公司供应苗猪、饲料,并负责收购销售等;
  (5)重庆的“养猪120模式”,一批养猪120肉猪,年出栏250-350头,由相关的大公司供应苗猪、饲料,并负责收购销售等:
  (6)“温氏模式”,由公司供应苗猪、饲料,并负责收购销售,农户养肉猪,一批150-500头不等,双方订立合同,保证农民有一定利润。

  ——“多点分散”是指两个养猪场之间的距离要在1-3公里。“适度规模”加“多点分散”这种模式的优点是:(1)可以防病,特别是病毒性传染病。即使一个场有病了,也可全部扑杀,重新再养,损失不大;(2)粪污容易处理,可节约很多投资,更符合环保要求;(3)可以养含有一定地方猪种血统的“土二元”“土三元”猪,生长速度可适当慢一些,但肉质好;(4)可以多用青粗饲料,节约成本,改善肉质;(5)如自繁自养,其利润的收入更为合理;(6)更加节约能源,符合“低碳养猪业”的要求。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