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市场是一个给商品定价的地方,具有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对现货市场和产业发展有积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甚至有人认为期货市场是现代市场体系的核心和灵魂。
那么,中国的农产品市场发展得这样好,对中国农业产业的发展发挥作用的情况怎么样呢?我认为,中国的农产品期货市场至少在三个层面发挥了三种作用,给农民提供了指导,给企业提供了工具,给政府提供了参考。
首先是从生产者来看,期货市场成为农民种地卖粮的好指导。
农产品的生产周期比较长,价格波动也非常剧烈,生产者承担着巨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随着国家对农业生产的大力扶持和农业保险的逐步实施,对农民来说,他们面对的最大风险不再是自然风险,而是价格风险。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期货合约,能够给出上市品种未来长达一年的预期价格,农民可以根据这个预期的价格,种地卖粮,能够有效增加收入。
从我们大连商品交易所的情况来看,我们一直在探索期货市场为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服务,为“三农”服务的路子,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例如,在2003年10月,我们根据调研掌握的产地大豆卖价过低的情况,我们写信给黑龙江省委主要领导,建议以期货价格信息引导农民卖粮,通过迅速传播期货价格,使农民增收10多亿元。
2004年,国际大豆价格创下16年来的新高,我们向国务院提出抓紧时机扩种大豆,利用期货市场“先卖后种”,保障农民增收的建议。根据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的回访调查,当年黑龙江省参加“先卖后种”试验的1200多个农户,增加了数亿元的收入。
2005年以来,我们大商所开展了“千村万户市场服务工程”,在东北粮食主产区免费培训种粮大户、粮食企业负责人和农村基层干部3.8万人,在黑龙江、吉林等地出现了一批运用期货市场推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试点案例。
例如,在黑龙江省海伦和望奎等地,2006年春播,按当时06年11月和1月份期货价格,每公顷种植玉米要比种植大豆多收入200多元,部分农民在期货公司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多种玉米少种大豆,抓住了秋收时玉米数年来的高价。根据黑龙江省农委统计,2006年黑龙江玉米播种面积比2005年增加515万亩,农民通过种植结构的调整增收了10多亿元。
农民要增收,不仅要种好地,更要卖好粮。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和实践,看期货价格卖粮已经成为很多东北农民卖粮的常规模式。农民卖粮不再是过去看邻居卖多高价,问小贩多收什么价,而是上网看看期货价格,关注电视上的行情报价,或打电话问问期货价和外面市场价。大商所这几年一直委托中国大豆网和中国玉米网为农民开展免费电话咨询服务,据他们统计,今年秋收后,大豆网和玉米网平均每家每天接到咨询电话300多个。问的内容不再是现在卖什么价,能不能卖,更多的是期货价多少,进口价怎样,怎么看今后价格走势。大豆、玉米期货价格,已经成为农民种地卖粮的“望远镜”和“风向标”。现在,在黑龙江省,农民流行着这样一些口头语:“多种两亩,不如卖好一亩”,“一年收成卖两年钱”,“生产损失市场补”,“农民卖得明白,小贩赚得清白”,这些都反映了东北农民在期货市场影响下出现的新变化。
其次,期货市场成为企业改善经营和保值避险的有效工具。
对于很多现货企业来说,期货市场的主要作用是套期保值。目前,在大连期货市场,有1万1千多家现货企业参与期交易,这个数量不到我所总客户数量的5%,但是,这些企业的交易量却占到了市场的近30%,持仓量占到近40%。整体上看,国内规模以上玉米、大豆经营企业基本上都参与了套期保值交易,通过期货回避价格大幅波动中的经营风险。
还有的现货企业,将期货市场作为调整经营策略和方向的指示器,在长期参与期货市场的过程中,摸索出了一套利用期货市场价格信息进行经营的有效策略。比如,他们根据期货价格的特点,在大豆期货价格呈下跌趋势时,适当控制原料库存,加快产品销售,少留库存;在大豆价格呈上涨趋势时,加大原料采购力度,控制产品销售节奏。
再次,期货市场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参考,增强了宏观调控的效果。
期货市场价格信息反映市场预期,可以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科学的参考信号,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和针对性;同时,期货市场价格信息传导效率高,对现货市场影响大,国家宏观调控信息通过期货价格信息传递,能够减少信息传导的时滞,提高政策实施的效率,增强调控效果。
例如在2005年3月,为缓解国内玉米丰收、价格走低的压力,国家实施了出口退税、发放300万吨配额的举措。期货市场以高度的敏感性对国家这一政策做出了反应。早在当年2月,玉米期货价格就因预期政策变化开始反弹;3月上旬政策出台后,玉米期货价格10多个交易日上涨150多元/吨,涨幅13%,产区玉米现货价格随即上涨。由于期货价格信息公开透明,有较大的市场穿透力和影响力,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及涨价信息当天就传到现货市场的各个层面,特别是直达农户,农民对价格上涨信息能够及时充分了解,改变了以往现货市场传递环节多、周期长、中间截留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