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发展 » 正文

农牧企业发力互联网+ 涉农电商向两极分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6-03  浏览次数:184
核心提示:互联网+重新定义了很多行业,包括农业,向来嗅觉灵敏的上市公司们更是不甘落于人后,纷纷下手抢占互联网+农业的高地。需要注意的

互联网+重新定义了很多行业,包括农业,向来嗅觉灵敏的上市公司们更是不甘落于人后,纷纷下手抢占互联网+农业的高地。

需要注意的是,在所有农业上市公司中,对于互联网+的热情也是冷热不匀,目前来看,农药、化肥、育种、饲料等农资企业热情高涨,而种植、养殖、育林、捕捞等企业对于“触网”的热情则要淡一些。易观国际分析师王小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解释,行业目前出现的这种现象,是由产品本身和生产方式所决定的,农资产品能够实现大规模生产及标准化产品,而相比之下,农产品则较难实现标准化,因此发展中会有时间的落差。

涉农电商纷纷提及服务

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芭田股份、司尔特、大北农、等多家A股公司皆宣布在互联网+领域进行布局。

这些公司切入互联网+领域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例如,芭田股份在去年10月发布公告称,4000万元购买自然人王瑜持有的金禾天成20%股权,而金禾天成是“一家专注于农业信息化应用解决方案研发、推广与服务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其核心研发团队技术实力雄厚,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具有深厚的资源和良好的客户渠道。”

而司尔特则在去年12月份发布公告称,自筹资金5000万元在上海自贸区设立全资子公司上海司尔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而设立这家子公司的目的,是为了为适应市场多元化发展格局,拓展公司的营销渠道,创新业务模式,利用自身线下的品牌优势、技术与服务优势,将产品全方位覆盖到销售区域内广大农村,依托公司测土配方施肥研究基地的大数据支撑,减少农村面源污染,使农户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增产增收,稳步实施全渠道的电子商务拓展战略,从而有效满足日益发展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消费趋势,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相较部分公司进入线上平台的直接而简单,更多的农资企业将自身的发展定位在了综合服务商的平台上。

早在几年之前,大北农的财务报告上就出现了互联网这一关键字,而自2014年以来,公司的转型路径已十分明显。此前,大北农高层人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也曾提及,公司未来将转型为农业综合服务商。

农资企业热情高于产成品企业

梳理这些涉及互联网+的农业公司可以发现,基本上是以农资企业为主,而在A股市场中,农业的一些细分行业例如育林、捕捞、养殖则鲜有大篇幅着墨互联网+进行谋划者。

易观国际分析师王小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解释,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农资产品能够实现大规模的量化生产,且产品的标准化做的比较成熟,而农产品的标准化上比较缺失。“目前的农业生产中,小农经济依旧突出,大面积的种植是比较少的,很难改变传统的销售方式;而且,农产品本身的标准化上,也不如农资产品这样完善。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产品本身决定的,另一方面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

既然如此,互联网+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农产品的输出岂不是要比农资产品的输入慢很多?对此,王小星认为确是如此,“国家的互联网+政策是希望通过这一新的技术盘活农村的经济,这需要基础的人才培养和当地政府的支持,包括农村种植养殖方式的变革。”

上市公司拥有资本平台,相较其它企业,能更好地利用资本的杠杆平衡互联网+农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对此,王小星也提及,也有上市公司正在尝试,将产品以品牌的形式打出来,但这需要“地方政府带头推动和农业生产模式的创新和升级。”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