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发展 » 正文

刻不容缓!关于家禽业保险现状的思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6-01  浏览次数:327
核心提示:我国家禽产业的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 但与国际水平相比, 其还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我国家禽业发展仍没有摆脱各种风险的威胁, 特别

我国家禽产业的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 但与国际水平相比, 其还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我国家禽业发展仍没有摆脱各种风险的威胁, 特别是2004年的禽流感使得很多家禽养殖企业和农户遭受巨大损失, 尽管政府有些救济和补贴, 但杯水车薪, 很多养殖者丧失了再生产的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参加家禽业保险是家禽生产者规避风险的一个重要途径。我国家禽业保险发展严重滞后于家禽业的发展, 其作用没能发挥。如何加快发展中国特色的家禽保险, 充分发挥其对家禽业发展的“ 助推器” 和“ 稳定器” 作用, 实现家禽业稳定、 可持续发展, 保持农村经济繁荣, 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1.市场经济条件下家禽业保险的作用

家禽业保险是以家禽( 鸡、 鸭、 鹅等) 为保险标的, 由保险人对生产者( 被保险人) 在生产过程中因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的保险, 它属于农业保险的一种, 是家禽业的一种风险管理手段。我国的家禽保险相当落后, 目前还远未达到为市场风险保险的水平。因此我们这里探讨的家禽业风险指生产风险, 不包括家禽业的市场风险。

1.1家禽保险可以转移风险, 保证家禽业生产持续稳定地发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家禽业保险是一种专业化、 市场化的风险管理手段, 可以对养殖企业和农户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和经济补偿。当前我国家禽业的风险防范机制尚未建立, 家禽业“ 成本高、利润低、 风险大” 的状况没有改变, 部分养殖者生产方式还比较粗放落后, 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饲养管理技术水平低, 抵御风险能力比较脆弱。家禽养殖企业或农户通过参加家禽保险, 可以以较低的代价把生产或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风险转移出去,当风险发生时, 能从保险组织得到损失补偿, 保障家禽业的生产稳定持续发展, 保持家禽产品市场供给,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家禽产品(蛋、 肉)的需求提供保障。

1.2家禽保险可以减轻国家灾害救济负担, 促进信贷资金流转

我国目前应对家禽业风险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一是政府对巨灾实施灾后救济, 二是家禽生产者自己承担风险损失, 三是参加家禽保险将风险转移。当前, 我国家禽保险环节薄弱, 当发生巨灾后, 政府往往要实施灾后救济, 但如果遇到类似于近两年的禽流感灾情, 国家虽然拿出了巨额资金进行补偿, 但我国家禽业仍遭到了强烈冲击。家禽保险是处理家禽业非系统风险的重要手段。它和灾害救济不同, 灾害救济在减轻农民灾害损失和安定农业生产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 灾害救济不能完全取代家禽保险。因为灾害救济是政府对遇害后的农业经营者提供的一种事后、 免费的道义救济, 是一种灾后补偿, 没有强制性; 而家禽保险是一种事前、 有偿的风险管理, 是一种契约行为, 是对风险的事前防范。参加家禽保险, 家禽生产者( 被保险人) 就可以依据保险单索赔, 得到约定的经济补偿。这一方面可减少国家财政的灾害救济支出, 另一方面被保险人恢复生产后, 通过税收等形式增加财政收入。投保人获赔后, 及时恢复家禽生产,能保证借贷资金的归还, 使整个社会的信贷资金能够顺畅流转, 稳定信贷秩序

2.我国家禽业保险现状及主要问题

1982年, 停办了24年的农业保险业务恢复试办, 随之, 家禽业保险也开始有保险公司开展。但20多年来, 在我国保险事业飞速发展的同时, 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却不尽人意, 陷入了展业难、 收费难、 理赔难的“ 三难” 境地, 已经连续10年逐年萎缩, 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需求。其中, 家禽业保险更是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家禽业保险发展缓慢, 高赔付导致了家禽保险的高保费, 而高保费又令更多的农民买不起保险, 陷入了一个徘徊不前甚至逐步萎缩的境地。目前, 家禽保险仍处于试验探索阶段, 关于家禽保险的实践不多, 这方面的研究也不多。

2.1有效需求不旺

虽然家禽保险对家禽业的发展非常重要, 但我国的家禽保险却长期有效需求不旺。家禽保险需求水平取决于风险大小及发生概率、 保险意识、生产者的收入的水平和保险费率等。家禽业利润率低, 生产者收入低, 保费高是有效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很多养殖者不是不想购买保险, 而是因为费率超过了他们的承受能力。在没有政府补贴的情况下, 鉴于家禽保险属于高风险、高赔付的险种, 商业性保险公司迫不得已提高了费率, 有些地区保险费率维持在10%左右, 远远高于财产、 人身意外伤害等险种的保险费率。保费高又容易使家禽生产者做出逆向选择, 这又进一步增加了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

家禽保险险种单一, 可选择的余地小是有效需求不足的另外一个原因。 目前家禽保险主要针对疾病死亡, 对于防疫健全的养殖企业, 购买家禽保险并不合算。 虽然生产者保险意识不够是有效需求的一个原因, 但不是主要原因。伴随着禽流感带来的巨大损失以及保险对风险损失的分担和转嫁, 越来越多生产者意识到投保的重要性, 但投保无门或没有合适的险种严重制约了他们对家禽保险的有效需求, 对家禽保险有效需求上升还需要时间和条件, 不能把家禽生产者保险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低看作阻碍家禽保险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

2.2家禽保险有效供给短缺

农业保险难, 家禽业保险更难, 像其它农业保险一样, 家禽保险已成为商业性保险公司避之不及的“ 包袱” , 险种和经营分支机构不断缩减, 导致我国家禽保险供给短缺。目前经营家禽保险业务的公司屈指可数。

市场经济条件下, 商业性保险公司主动性不高, 不愿从事家禽保险业务, 保险公司出于降低自身风险, 针对家禽养殖业提供的险种少之又少, 而且条件苛刻, 对企业的实际意义不大。这是由家禽保险下列特点决定的: ①核定困难。养殖户对饲养记录、 免疫记录、 产蛋记录等的不完整性造成保险核定比较困难。②涉及面广, 保费难统一。由于近几年中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 养殖业由密集区向非密集区发展, 养殖业涉及的面积比较广阔, 各地的经济水平又不同, 使得保费难有统一的规定。③容易产生道德风险, 信誉程度参差不齐。④因生产管理水平不同容易导致逆向选择。⑤技术要求高,结果难统计。家禽生产产生损失后, 理赔中的清理、 计算比较复杂、 细致。保险条款的拟定、 合同的签定、 赔付的操作, 保险公司除要有金融专家的精心设计外, 还应有相应农业专家的参与。肉禽是一次性出栏, 可进行集中评估, 可比性强; 而作为蛋鸡产业, 具有期间生产的特点, 从产出到淘汰需要50多周的时间, 且产品产量的变化也表现为持续递减性, 所以结果差距较大, 不便于统计。对于家禽养殖户来说, 最难保障的风险是因为养殖效益下滑而带来的大笔损失, 对于这笔保险, 目前国内保险公司还没有一个针对性的产品。

3.家禽保险现状背后的深层原因

3.1政府支持不到位

农业保险是WTO规则中的“ 绿箱” 政策之一。在国外, 家禽保险早已成为政府保护和支持家禽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发达国家充分运用世贸组织有关条款, 支持畜牧业保险的发展。经营畜牧业保险不能完全以盈利为目的, 其政策目标应与国家农业财政政策相一致, 以为畜牧业提供风险保障、 提高畜牧业劳动生产率、 保证食物供应、稳定市场及确保农牧民生活水平等为最终目的。

我国农业法第四十六条规定, “ 国家逐步建立和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鼓励和扶持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建立为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服务的互助合作保险组织, 鼓励商业性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业务。” 但长期以来, 具体的支持政策落不到实处, 补贴缺位, 风险全部转移到保险公司头上, 保险公司无利可图自然没有积极性。这就导致了矛盾的产生———按商业操作的要求制订保险费率, 农户保不起; 按农户可以接受的标准制订保险费率, 保险公司赔不起。令人欣慰的是, 2006年6月国务院颁发的 《 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中指出将农业保险作为支农方式的创新,纳入农业支持保护体系, 家禽保险作为农业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然也在支持保护范围内。

3.2商业性保险不适于家禽业, 农业再保险不健全

家禽保险属典型的政策性保险。政策性保险和商业性保险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 前者是非盈利性的, 而后者是追求盈利的。因家禽业是高风险产业, 其风险具有很高的相关性, 与其他风险不同, 灾害往往是大范围发生, 损失巨大, 在缺乏再保险保障和政府补贴的情况下, 依靠商业保险公司自身的力量是无法赔付的, 例如前段时间发生的高致病性禽流感。保险公司经营家禽保险, 赔率高、 风险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出于减少经营风险和利润最大化考虑, 在没有政府补贴和财政税收优惠的情况下, 商业保险公司对家禽保险不积极, 或者压缩家禽保险业务, 或者通过提高保费来抬高参保门槛, 更不会开发家禽业发展所急需的险种。

4.对策

4.1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建立政策性家禽保险

随着我国加入WTO过渡期的终结, 应充分利用WTO绿箱政策推广政策性家禽保险, 因为它对家禽业生产风险损失的经济补偿功能是其它政府投入无法完全替代的。如果没有政策性的保险进行引导以及提供额外保障, 中国家禽业还会长期处于低水平重复发展, 难以适应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展开竞争并发展壮大。

实践证明, 家禽保险有很强的正外部性, 推行政策性家禽保险是件好事, 其发展成熟的话, 不但农民的利益可以从这里得到保障, 保险公司也可以多开展一些业务, 也可稳定家禽生产和市场, 实现多赢。而且, 通过农业保险的实施, 可以把灾后补助转化为灾前预防, 损失由政府埋单变为社会埋单, 补偿款更有针对性、资金到位更加准确及时, 保证产业资金不断链, 有利于产业的稳定发展。

政府支持主要包括保费补贴和财政税收优惠, 建立政府主导型的政策性家禽保险。政策性家禽保险业务既不能完全商业化经营亦不宜由政府独办。可通过两种方式开展, 一种是专门性的政策性保险公司, 类似于现在的政策性银行; 一种是由现有的商业性保险公司承接政策性保险业务, 政府通过补贴、税收优惠等措施支持政策性保险业务的开展。另外, 很多人还主张通过家禽专业协会等组织建立合作性保险形式, 但因合作组织势力弱小等原因, 目前可行性条件还不具备。

4.2保险公司要开发养殖户所需要的农险品种

随着保险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 以及人们对家禽保险需求的增长, 任何一家保险公司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迟早要进入农业保险领域,作为农业保险重要组成的家禽保险不可能被永远冷落, 家禽保险具有正的外部性, 是一个对政府、保险机构和养殖户都有利的险种。家禽保险对家禽业不仅需要而且很重要, 它解决了企业在遇突发情况时的后顾之忧, 减少了企业的损失, 保障了企业的后续发展。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时刻, 家禽保险公司应站在扶持家禽业产业化, 家禽业现代化的角度, 推出一些扶持性的禽业养殖险种。对险种的设置, 要更广一点, 考虑的方面可以多一点, 费率的设定可以更详细一些。同时也希望得到政府更大的补贴, 以使养殖业这一弱势产业得到更大的政策保障。

中国家禽业的总体实力还很弱小, 市场抵御风险的能力还不强, 迫切需要政策性家禽保险业的保驾护航, 家禽业保险需要政府支持, 需要保险公司、 养殖户或企业的积极参与, 加强对家禽业保险重要性的宣传, 提高保险意识, 创新保险制度和经营模式, 保险企业多开发新的对养殖行业急需的险种, 再加上政策的扶持与倾斜, 我国家禽业的抗风险能力将会有显著的提高, 我国家禽业也将会上升到一个新的更高水平。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