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做好每年两次全面的动物防疫工作,确保当地畜牧业生产的稳定健康发展,即墨市经济开发区把好“组织领导、防疫质量和查遗补漏”三个关口,确保防疫效果。
一是充分重视,把好组织领导关。每次全面的动物防疫工作之前,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部署,成立经济开发区和村庄两级动物防疫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专题文件和应急预案,及时下发到各有关部门、村庄,详细规定了防疫的时间、要求、标准和重要意义。要求管区主任必须随村级动物防疫员到村庄,各村两委干部要积极配合防疫人员开展工作,根据日程安排表及早进行广播,及时通知养殖户,并将此项工作列为政府年终对村庄目标绩效考核之一。
二是做好人员培训,把好防疫质量关。经济开发区辖区30个村庄,有生猪存栏661头,黄牛43头,奶牛140头,羊147只,蛋鸡15000余只。为把好防疫质量关,开发区对村级动物防疫员进行岗前业务、技术培训,使防疫员能够熟练掌握防疫技术、要求(疫苗的保存使用、应急反应的处理、档案的填写与上报)等有关知识,为防疫作好技术准备。根据村级动物防疫员的人数和各村畜禽养殖数量的不同,适时调整防疫区域和防疫人员。每2个防疫员为一组,每组分管7-8个村庄,根据每个村的畜禽养殖数量,具体划分村庄的防疫时间,村级动物防疫员利用早、午、晚农户空闲时间进行防疫,同时便于管区工作人员监督、指导防疫,确保防疫的进度、质量、数量。
三是加强监督检查,把好查遗补漏关。成立防疫工作督查小组,专车专人到村庄,深入场户,现场进行督导、检查,同时解决防疫时遇到的各种问题。防疫工作全面结束后,再集中全体防疫员利用1~2天的时间,对防疫期间个别漏防的畜禽进行补防、补消毒、补挂耳标,确实做到不漏一场、一户、一畜、一针的“四个一”要求,力争使应防畜禽防疫率达到100%,耳标加挂率100%,消毒率达到100%,持卡率100%。(即墨市畜牧兽医局: 孙加伟 展福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