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生猪价格持续低迷,加之养猪成本上涨等不利因素,我国生猪产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大多数生猪养殖企业严重亏损,很多地区的不少中小型养殖企业难以抗御长时间生猪价格低位的冲击而关闭。养猪生产效率低下和复杂的疫病仍然是影响我国生猪产业的主要因素,总体而言,2014年猪病的发生、流行以及对养猪生产的危害和影响程度与2013年相当,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等严重危害养猪生产的重要疫病呈现一些新的流行特点和变化,猪流行性腹泻和伪狂犬病仍有不少散发性疫情。本文着重对2014年我国主要猪病的流行和发生情况作一回顾性总结,在分析2015年主要猪病的流行趋势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防控对策。
1 .2014年主要猪病流行状况与特点
1.1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俗称“猪蓝耳病”,仍然是危害我国养猪生产的首要疫病。2014年,该病的流行和危害重于上年,在预防与控制方面的问题依旧,而且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1.1.1 猪场猪繁殖呼吸综合征疫苗免疫或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十分普遍
基于2014年我们实验室对25个地区的273个猪场的22482份血清样本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抗体监测表明,阴性猪场仅有3个(1.1%,3/273);阳性猪场为98.9%(270/273),抗体阳性率介于18%~
100%,猪场平均抗体阳性率为79%,阳性猪场包括活疫苗免疫猪场和非免疫猪场。由于目前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不能区分疫苗免疫抗体和野毒感染抗体,我们的监测数据仅能说明我国猪
场猪繁殖呼吸综合征疫苗免疫或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十分普遍。
1.1.2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对养猪生产的危害仍然以高致病性毒株为主,疫情呈现散发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在很多猪场仍不稳定,中、小型猪场发病较多,临床上仍主要表现为母猪群的散发性流产、产死胎和弱仔等,保育猪和生长猪的呼吸道疾病,死亡率较高。在生产管理条件较好和生物
安全体系完善、实施多点式饲养方式的大型规模化种猪场,尽管种母猪群存在高致病性毒株感染和带毒,属阳性场,也未进行活疫苗的免疫接种,但较为稳定。
1.1.3境外新毒株的传入,造成不少感染猪场发病严重,损失较大
2014年我们实验室从山西、河南等地的发病猪场分离到相同的1株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经全基因组序列测定,表明分离毒株与美国2008年分离到的高致病性毒株NADC30高度同源,该毒株由美国
2001年报道的高致病性毒株MN184演化而来。同时,国内其他实验室也从山东、浙江、江苏、湖北、四川、广西、广东、山东等地的临床样本中检测到该毒株,说明该毒株已在我国多个地区流行和传播。感染
猪场表现为母猪体温升高、流产,哺乳仔猪和保育猪严重发病,表现为病猪体温41℃左右、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部分病猪出现腹泻症状,死亡率30%~40%,有的猪场超过50%。推测从美国引进种猪可能
是造成该毒株传人我国的主要途径。
1.1.4高致病性毒株减毒活疫苗的无序使用造成的防控问题已凸显
众所周知,我国推出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活疫苗已达7个毒株,其中源于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有4个。2014年,因高致病性毒株减毒活疫苗的盲目使用、不合理使用以及高频度免疫而导致
猪场出现临床发病、猪群不稳定的现象已变得十分普遍,这些猪场主要表现为免疫母猪的流产等繁殖障碍、免疫仔猪及生长猪的呼吸道疾病,尽管死亡率不高(低于20%),但对猪场的损失也不小。相比较而言,
使用安全性较好的活疫苗的猪场较为稳定,当然前提是这些猪场没有新毒株的传人。一些猪场在停止使用高致病性毒株减毒活疫苗后,种猪群的繁殖性能和生长猪群的生产成绩反而大幅度提高,副猪嗜血杆菌
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等细菌性疾病的临床发病率显著下降,从不稳定场变为稳定场。
1.1.5 高致病性毒株减毒活疫苗病毒已造成传播,从感染和发病猪场可分离或检测到疫苗病毒
虽然目前没有证据显示高致病性毒株减毒活疫苗病毒的返强,但基于临床上应用所造成的问题和实验室监测的证据表明,高致病性毒株减毒活疫苗病毒仍然对母猪和仔猪有致病性是无可置疑的。猪场使用
活疫苗后,疫苗毒会在猪场循环和传播,随着时间的推移,疫苗毒的致病性自然会变强;同时,从一些未进行活疫苗免疫而发病的猪场分离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基因组序列测定表明,分离病毒与疫苗病
毒高度同源,且分子特征相同,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
1.1.6 2014年我国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毒株的多样性急剧攀升、变异程度加快,出现了不少新的毒株,包括非结构蛋白2及其他基因的缺失毒株
这种局面无疑与近些年无序使用活疫苗密切相关。。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
毒毒株的多样性不仅使该病的临床复杂性加剧,而且防控的难度进一步加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野毒株和疫苗毒株在猪场的共存,不但使我们难以区分是野毒感染还是疫苗毒感染,而且还增加了因
病毒间重组导致新毒株产生的几率。有的猪场同时有多个毒株感染和循环,如此,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就更加难以控制,猪群也会极不稳定。
1.2猪瘟
与其他疫病相比,2014年猪瘟防控效果总体较好,但仍有零星散发疫情发生。尽管临床上仍以母猪繁殖障碍等非典型猪瘟为主,但也有一些猪场因猪瘟疫苗质量问题或免疫程序不合理,而在哺乳仔猪和保
育仔猪出现典型猪瘟。2014年我们实验室对25个地区的274个猪场的22 104份血清样本进行了猪瘟抗体监测,结果表明,猪场猪瘟抗体阳性率平均为72%,阳性率高于90%的猪场仅占8.39% (23/274),高于
80%的猪场也仅为33.21% (91/274),而阳性率低于50%的猪场竟然有6.57% (18/274),60.22% (165/274)的猪场猪瘟抗体阳性率高于50%而低于80%,提示:我国猪场猪瘟疫苗免疫并不十分理想,排除疫苗
质量的问题,是否还有其他影响因素(如猪场使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高致病性减毒活疫苗)?猪瘟疫苗免疫抗体阳性率低于80%的猪场有可能出现非典型猪瘟,而且猪群发生猪瘟的风险会很高。
1.3猪流行性腹泻
与往年相比,2014年严重危害哺乳仔猪的猪流行性腹泻疫情较为平稳,但在一些地区仍有不少猪场发生,临床表现仍然是3~10日龄哺乳仔猪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整窝发病和整窝死亡。猪流行性腹泻
活疫苗或灭活疫苗的免疫并未收到实效,由此表明,现有的疫苗并不能提供理想的母源抗体被动免疫效果。
1.4猪伪狂犬病
2014年,伪狂犬病毒变异新毒株仍在流行,已蔓延至我国主要养猪地区,由于引入带毒种猪、人员控制不严、运输工具消毒不彻底,不少猪场因此受到新毒株的侵袭而发病,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先前受到
感染的猪场,种猪群野毒感染gE抗体阳性率仍居高不下。我们实验室2014年对23个地区的266个猪场15 029份血清样本进行了伪狂犬病毒野毒感染gE抗体的监测,结果显示:gE抗体阳性猪场为80.08%
(213/266),gE抗体阴性猪场为19.92% (53/266);在阳性猪场中,29.11% (62/213)猪场的gE 抗体阳性率介于80%-100%,58.22% (124/213)猪场的gE抗体阳性率介于50%-100%,41.78% (89/213) 的猪场低
于50%。由此说明新现出的伪狂犬病毒变异新毒株流行面甚广。
1.5细菌性疫病
2014年,细菌性疫病对养猪生产的危害仍旧,危害大的仍然是副猪嗜血杆菌病和传染性胸膜肺炎,后者的临床发病率和对生长育肥猪造成的损失高于往年。其次是猪链球菌病、大肠杆菌病、气喘病、巴氏
杆菌感染。前两年在南方一些地区频繁发生的猪丹毒病例有所下降,迄今也不清楚其传染来源,推测可能与猪场水源或饲料蛋白来源受到猪丹毒丝菌污染有关。使用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减毒活疫
苗的猪场,猪群副猪嗜血杆菌病及继发其他细菌性疫病的病例仍然很高。
1.6其他疫病
2014年,猪O型口蹄疫疫情较为平稳,以散发为主,流行毒株仍以O/Mya98毒株为主。少数地区猪场A型口蹄疫病毒感染和发病明显上升,疫源为境外传人的A/Sea一97/G2毒株。猪圆环病毒2型已是猪场的
常在病原,尽管猪场普遍应用疫苗进行免疫,但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仍然很高,不少猪场可见到与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及其他因素诱发相关的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和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PDNS),但
发病比例不高,总体危害不大。
2. 2015年主要猪病的流行趋势分析
2.1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已成为猪场最棘手的疫病,2015年其临床疫情会更加复杂。传人我国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NADC30毒株已在很多地区流行,20 1 5年该毒株将进一步扩散和蔓延,无疑还会有不
少猪场受到感染而引发较为严重的疫情。我国的高致病性毒株以及已在环境中传播的高致病性活疫苗病毒还会造成一些散发性疫情。仍在继续使用高致病性减毒活疫苗的猪场,将会出现临床问题,包括母猪的
散发性流产等繁殖障碍,哺乳仔猪、保育猪和生长育肥猪的呼吸道疾病以及一些细菌性继发感染。在临床上,区分由野毒株还是由疫苗病毒引起的临床发病十分必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毒株多样性的局
面会更加复杂,有可能会出现新的流行毒株。
2.2猪瘟
从我们实验室2014年对猪场猪瘟抗体监测的情况来看,猪瘟的免疫防控并不十分乐观。在猪瘟免疫抗体阳性率较低和疫苗免疫失败的猪场,非典型猪瘟的发生在所难免,甚至有可能会出现临床疫情,包括
妊娠母猪产死胎增多等繁殖障碍,哺乳仔猪和保育猪出现典型猪瘟。
2.3猪流行性腹泻
由于针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变异毒株的疫苗尚未问世,现有疫苗不能提供充分的免疫保护效力。因此,危害仔猪的猪流行性腹泻还会在一些猪场发生,但疫情总体将呈平稳态势。
2.4猪伪狂犬病
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伪狂犬病毒新毒株的致病性强于经典毒株,抗原性也发生了改变,现有的疫苗并不能完全抵抗该毒株的感染。在伪狂犬病阴性猪场,一旦生物安全措施不力(如引种监测不严引入带毒
种猪、人员控制不到位、
运输工具清洗消毒不严)而造成该毒株的传人,将会发生疫情。而在已受到该毒株侵袭过的猪场,病毒会在猪场传播和循环一段时间,母猪群表现为带毒(gE抗体阳性)、流产等繁殖障碍,生长猪群感染会发
病,但随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平稳下来。
2.5细菌性疫病
副猪嗜血杆菌病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仍然是猪场重点控制的细菌性疫病。
2.6其他疫病
猪口蹄疫仍以散发、局部流行为主,但猪A型口蹄疫在冬、春季节有可能会在一些地区发生和流行。
3 防控对策
3.1做好猪场生物安全,严防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新毒株NADC30的传入,减少或停用高致病性减毒活疫苗,科学控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猪场应树立综合防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理念,走出过分依赖疫苗的误区,将生物安全控制措施放在首位,积极探索闭群饲养、毒株驯化、多点饲养等方式,建立适合自身猪场的综合防控体系。建议:
1)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阴性猪场应重在生物安全,严防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传入,禁止使用活疫苗,维持猪群阴性。
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阳性/稳定猪场应以生物安全为重,防止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新毒株传人,不宜使用高致病性毒株减毒活疫苗。
3)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阳性/不稳定猪场,应改善猪场硬件和饲养管理条件、强化卫生消毒,切断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在猪场的循环与传播;加强引种监测,严格人员进出控制和运输工具的清洗消毒,
防止新毒株的传人;合理、科学和规范使用安全性较好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活疫苗,采取1次免疫(即母猪群和后备种猪在配种前1—3 月免疫1次;生长猪在发病节点前3~4 周1次免疫),猪群稳定后应停止使用,
不可长期使用,避免普免和高频度免疫,不宜随意更换不同毒株的疫苗。
4)同时有多个毒株感染的猪场,应适当进行清群。
5)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情发生猪场,应及时淘汰和无害化处理发病猪,强化猪场环境卫生消毒,控制发病猪群的细菌性继发感染以降低死亡率,合理使用减毒活疫苗,猪群稳定后应逐渐停用。
6)条件较好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阳性种猪场应着力开展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净化工作,达到阴性。
3.2切实做好猪瘟疫苗的免疫防控,开展猪瘟的净化工作
使用高质量的猪瘟疫苗,建立合理科学的免疫程序,条件较好的猪场应开展猪瘟疫苗免疫效果的监测。种猪场应自发、自觉地开展种猪群猪瘟的净化,及时清除和淘汰阳性带毒种猪,以建立猪瘟阴性种猪
群为目标。
3.3综合防控猪流行性腹泻
对于猪流行性腹泻的防控,在使用现有疫苗的同时,必须做好猪场的生物安全,严格控制人员进出和运输工具的清洗消毒,产房必须全进全出,强化产房的卫生消毒。发病猪场应及时处理发病仔猪,清洗
消毒猪舍,以切断病原的传播。
3.4立足于现有疫苗控制伪狂犬病,开展伪狂犬病的净化工作
立足于现有的伪狂犬病疫苗,做好疫苗免疫接种。伪狂犬病阴性猪场和尚未受到伪狂犬病毒新毒株感染的猪场,重点是加强生物安全措施、引种监测、人员进出控制与运输工具的清洗消毒,严防新毒株传
人的风险。感染猪场(特别是种猪场)应在做好疫苗免疫接种的基础上,加强后备种猪的监测,用阴性后备种猪逐步替换和淘汰阳性种猪,最终建立阴性种猪群,达到阴性种猪场的标准。
3.5重点防控猪O型口蹄疫,密切关注猪A型口蹄疫疫情
使用高质量的O型口蹄疫疫苗进行疫苗免疫接种,重点控制好猪O型口蹄疫。加强猪场A型口蹄疫病毒感染和临床疫情监测,一旦猪群出现A型口蹄疫病毒感染或疫情,应坚决采取“早、快、严、小”的扑灭措
施。受到A型口蹄疫感染的地区或猪场,可以考虑使用兽医行政部门推荐的A型口蹄疫灭活疫苗实施紧急预防接种,但疫情控制和扑灭后应停止疫苗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