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马镇毛张院村位于黄冈市浠水县的养鸡户姜迎春春节前,她毅然作出一个决定:将鸡全部卖光。在感受轻松的同时,新年的困惑不免涌上心头:养了3年的鸡,难道说不养就不养了?新的一年,是悄然隐退还是突出重围?
姜迎春则早早地躺在被窝里,倒头就睡,一觉醒来,已经是大年初一上午10点。在鞭炮“轰炸”声中,她居然睡得如此熟,自己都觉得难以置信。她享受着新年里难得的惬意。
而在半个月前,作为这个村庄里最先养鸡的80后,她每天都围绕着3000多只蛋鸡打转,每天7点左右必须准时给鸡喂食,365天每天如此。春节前,她毅然作出一个决定:将鸡全部卖光。
在感受轻松的同时,新年的困惑不免涌上心头:养了3年的鸡,难道说不养就不养了?新的一年,是悄然隐退还是突出重围?
家门口创业 80后当起了“鸡司令”
中国将军县、教授县、记者县……革命老区的黄冈,有着灿烂的历史,从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走出了许多名人——李时珍、毕昇、闻一多、李先念、董必武……
不过,外界很多人知道黄冈,只因为黄冈中学,30多年来,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子踏进了北大、清华等名校。作为教育名声在外的黄冈,每年都有大量的学子奔赴全国乃至全球各地。
事实上,不仅仅是院校毕业生走出黄冈,大量的村民也纷纷到全国各地打拼,追逐自己的梦想。一过正月十五,村庄里几乎看不到年轻人的身影,毛张院村7组一名七旬老人打趣地说:“过年村里最热闹,一过了年,我们这个小村庄里的老人和孩子加起来还不到20人。”
村民走出去的同时,也悄然改变了自己,改变了村庄。又一年的春节回家,再次细细打量自己熟悉的那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欣喜和变化扑面而来,村庄道路宽敞了;一幢幢楼房拔地而起,有的不逊色于嘉兴的别墅;汽车已经开进了不少家庭……
姜迎春同许多村民一样,走南闯北,做过服务员,干过企业操作工,学过装潢……2010年上半年,她和老公从北京回到家,有点不想出去了。“外面生活成本太高,一年下来,存钱很难。”不过,对于她而言,最痛苦的莫过于对亲人的难舍,长期见不到儿子,她时常半夜想起来就落泪。
在家门口创业的念头油然而生。挖山路、建鸡舍、抓鸡苗、购设备、学技术……在家人和朋友的鼓励和支持下,她四处举债,投资了近20万元创办了养鸡场,当起了“鸡司令”。2010年12月,当订购的3000多只鸡在鸡舍里活蹦乱跳时,她兴奋得像个孩子。
姜迎春自己都没想到,从来没有养殖经验的她,却成了毛张院村7组这个村庄里规模养鸡第一人。
3年的养殖为何让她打算放弃
或许是职业的习惯,春节回家的日子里,我总是习惯到村庄的各个角落转转,追寻儿时的记忆,聆听曾经的故事。而马路旁、山脚边那一排排整齐不一的鸡舍,吸引了我的目光。
鸡舍之多,超过了我的意料,而心中的一串问号自然而来——为何有如此多的村民养鸡?他们赚到钱了吗?碰到了什么困难吗?我试图从姜迎春身上找到答案。
其实,姜迎春自己怎么也没想到,3年前,当她开始养鸡时,许多村民纷纷效仿。一时间,当地掀起了养鸡之风。毛张院村建鸡舍多达数十家,其中仅7组就有12家之多。
洗马镇是全县养鸡的重点镇,养殖农户占了“半壁江山”,2011年开始养蛋鸡的农户,基本上背着一些债务,他们过去大多在外地打工,手头有一些积蓄,大约在10万元,但一个养鸡场的投资要15万以上,差额部分只能靠借或贷。而放眼全县,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全县达到一定规模的养鸡户有2000家左右,大部分存栏数在三五千只,有的甚至达到3万只以上。
而令众多养鸡户兴奋的是,2011年大量鸡蛋开始上市,由于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形成了从配送、技术指导到上门收购、销售等产业和服务链,加上鸡蛋质量优良、价格实惠,很快在市场上受宠,并销往湖北、江西、浙江、上海、广东、山东、云南等全国各地。
姜迎春同许多养殖户一样,率先尝到了在家门口创业的甜头。
喂食、消毒、捡蛋、装蛋……每天上午11点前,当姜迎春走进鸡舍时,看着一个个还带着体温、饱满圆润的鸡蛋时,所有的疲惫都荡然无存。“刚下蛋时一天只有2个,后来不断增多,一天有3000多个。”价格最高时,她一天纯利润就有700元左右,一个月下来,就赚了2万元左右。
2012年2月,她将第一批鸡全卖了,“算下来,这一年,收回投入成本15万元左右。”这着实让她喜出望外,于是干劲更足了。
2012年3月,她又订购了第二批3000多只鸡,继续开启自己的创业梦。她同往常一样,依然忙碌着。但接下来2年,让她有点不知所措。
这一部分养鸡户赚钱后,跟风投资建栏的养鸡户越来越多,鸡蛋收购价格一路下滑。“行情好时,一箱鸡蛋(约45斤)最高能卖到220元,但最低谷时收购价仅为90元。”姜迎春算了一笔账,一般每箱收购价在150元左右时才能够维持成本。
让许多养殖户措手不及的是,全国禽流感爆发,鸡蛋行情一落千丈,也让许多养殖户“如意算盘落了空。”每每碰到这样的日子,她几乎欲哭无泪:“鸡一病,产蛋率很快就下滑,有的还死亡,收购价格也急剧下降。”
许多跟风农户还没来得及分享收获的喜悦,就面临着亏损的阵痛。
在毛张院村,大多数养殖户亏损,少则几万元,多则超过20万元,有的只好弃养而又选择外出打工来偿还债务。养殖户何文斌见到我,一脸的无奈:“我投资了20万元,很多是借的,现在白白打了‘水漂’,现在我在外地打工至少要几年才能够还清债务。”
今年春节前夕,全国又出现了禽流感,鸡蛋价格每箱下跌到140元左右,加上每天都花钱给鸡打针,每天亏一两百元。姜迎春显得疲惫不堪:“不想养了,劳心,累了。”今年1月中旬,一气之下,她将养殖的第三批鸡卖了个精光。
新年的困惑:是隐退还是突围
春节里,村里许多在外地打拼的人陆续赶回来,在重温乡情、亲情、友情的同时,谈收入、谈创业等成了大家无法回避的话题。
村里有人打了一年工,一无所获,回家遭父母“痛批”;有的在广州企业打工,一年纯收入有四五万元;有的在济南搞装潢,年收入在20万元以上,甚至有的高达50万元以上;有人在家门口打工或搞养殖,也赚了几万元到一二十万元不等……他们的故事和经历,多少让姜迎春有点动心。“外面打工虽然辛苦,但收入相对能够保证,而养殖风险太大,搞不好,亏本。”但想起和父母孩子分别以及远离家乡的苦楚,她又有点动摇,“毕竟孩子都不大,是最需要父爱、母爱的时候,他们都舍不得爸爸妈妈走。”
真的就这么轻易放弃养鸡,她似乎有些不甘心。
今年春节期间,姜迎春同往常一样,又来到她的鸡舍,拿起扫帚,将里面的卫生搞了个清爽。望着投资了7万元的鸡舍,却听不到往日的鸡叫声,这让她似乎有点不习惯。她坐在门口,看着眼前熟悉的一切,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受。
“说实在的,这3年,大多数人亏本,但我还是赚了钱,平均下来一年几万元是有的。”姜迎春说,按照测算,只要鸡不发病,亏本可能性很小,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由于惨“蛋”经营,许多养殖户都先后放弃了。春节里,我和姜迎春来到村里周围多家鸡舍,发现里面都是空空如也。站在一处山林里的一排鸡舍前,姜迎春颇为伤感地说:“这也是我们村里人建的,投资了差不多20万元,刚养就碰到了禽流感,最后全卖了,亏大了。”
浠水县鸡蛋产量高、质量优,但全县还没有自己的蛋品深加工仓储企业,鸡蛋还只是处于一种粗放型状态,生产、包装、贮藏到运输,相关体系并不完善,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使得养鸡户缺乏抗风险能力。正是因为类似的担忧,养殖户3年来不断减少。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毛张院村养鸡的由数十家减少到10多家,而7组原来有10多家,现在只有两家还在养殖,他们也有弃养的打算。不过,众多养殖户弃养,对于姜迎春而言或许是机会,“养的人越少越好,今后必须规模化和标准化养殖,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疾病防疫能力。”
让人期待的是,浠水养鸡产业已经引起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目前已经成立了行业协会、建立网站等,不断完善和延伸产业链。
2014年已经开始,养鸡户是悄然隐退还是突出重围?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该何如何从?小编认为无论如何,只要有梦想,就会有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