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50年创多项第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11-14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259
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迎来50年所庆,该所50年来开创了我国畜牧领域科研工作的多项第一。
  其中包括上世纪50年代完成首例马人工授精;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国产饲料营养成分表》;70年代完成首例羊冷冻胚胎移植成功;80年代研究绘制了全国饲料和牧草资源中微量元素硒含量分布图;编写出版《中国家畜家禽品种志》,填补国内空白;制定国内首个《鸡的饲养标准》;90年代完成首例猪冷冻胚胎移植成功;第一头切割半胚试管猪出生;实现五指山小型猪异地保种成功;2003年培育我国第一个肉牛新品种“中国西门塔尔牛”;2006年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畜禽遗传资源体细胞库;2007年获得世界上首例存活的胎儿成纤维细胞克隆兔。

  该所50年来共取得科技成果168项,获22项国家级奖励;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1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动植物新品种22个;2007年,在全国农业科研机构综合科研能力评估中研究所专业排名第一位,并被中国畜牧兽医学会评为“感动中国畜牧兽医科技创新领军院所”。

  该所所长时建忠表示,在这历史的挑战和机遇面前,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正夯实和完善科技基础条件和创新平台,打造一支学科分布全面、层次结构合理的科技创新团队,致力于建成国际一流的畜牧兽医研究所。

  在日前的所庆大会上,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对所奠基者、原所长陈凌风颁发了“开拓奖”;对老一辈科学家秦志锐等16人颁发了“突出贡献奖”;为几十年来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老职工邓绪芳、冯维祺、付存福等14人颁发了“奉献奖”。

  同时,还对过去20多年,与该所建立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的意大利都灵大学BosticcoAttilio教授和俄罗斯瓦维洛夫植物栽培研究所牧草首席专家VladimirChapurin教授颁发了“国际合作奖”;并向著名实业家陈幼南先生颁发了“特殊贡献奖”。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