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笔者走近浙江金华大堰河农牧场树木掩映中的那几幢养殖场的房子时,的确有些纳闷:这猪场不仅没有猪的叫唤声,连常见的养殖场异味也很难闻到,白墙青瓦、绿树丛生,倒像是个小小的创业园。
约500平方米的智能猪舍被隔成不同的开间,分成起居室、餐厅、卫生间、娱乐嬉戏区、隔离区等不同功能区。这样的智能猪舍改变了传统的 “定位栏”或“限位栏”模式,也符合生猪自然习性的“动物福利”。而在智能猪舍中央,一串香烟大小的监控探头,监测着舍内的温度、湿度、空气成分等。
做到猪舍干净整洁不难,但要保持猪舍内空气新鲜却是不易。“这不能靠感觉,而是要用数据来说话。”金新振掏出手机说,猪场的智能化育肥猪群养系统主要有两个子系统,一个就是猪舍环境调节系统,有环境监测器,把数据传给控制系统的电脑,经过分析后,再将数据传到他的手机上。金新振说,一旦有指标出现异常,系统会调动猪场内的风机和水帘等,进行调节。
清扫猪舍是养猪最耗费人力的工作,而大堰河农牧场的离地高床饲养和水泡粪工艺则不需要人工打扫,全漏粪设施就像在每个猪舍下安装了个抽水马桶,达到一定量就自动排到专门的设备中,制造沼气、沼液等方便循环利用,猪舍里不会有粪便残留。
更抗价格波动
以前喂猪需要工人一个一个猪圈喂过去,人工耗费多,饲料也有浪费,现在他们通过全进全出的传送带流水作业,实现自动、定时、定量喂养。以往,一个500头猪的猪舍需要十几个工人,而现在,所有这些事情,两三个人就可以完成了。
而且,和普通猪吃 “大锅饭”不同,这儿的每一头猪吃的都是“私人订制”。每个猪舍都有进食间,只允许相应的猪进入进食。“这对母猪特别重要,”金新振说,系统会根据母猪耳标记录的信息,分配每天的食物,遇到需要打疫苗、疾病或者待产等情况还会自动发出警报。
对生猪的精准管理不仅仅只是饮食这么简单,大堰河根据每头猪耳标中记录的食量、体重等信息,精准计算每头猪吃多少饲料长多少肉。牧场养的猪出栏时重量一般在110公斤到140公斤之间,金新振说,这个体重区间的料肉比比较合理,不会亏本,而长30公斤肉一般要20天,也就是说要比其他养猪人多了一个月的弹性时间,这样抗击价格波动能力更强。
更大研发投入
金新振说,但是,他之所以要做这套系统,不仅仅是在监控环境、收集数据、分析数据这个流程上,而是在满足猪喜欢的生活和需求的基础上,得到相应的数据,再根据数据做最好的应对。
“比如说,消费者通常希望吃到更瘦的猪肉,这其实和我们的相法是一致的。”金新振说,猪长肥肉消耗的饲料更多,通常长一斤肥肉消耗能量是瘦肉的2.7倍左右,所以料肉比越高越不好。“当料肉比超过一定比例时,我们肯定要出栏,保证出栏时瘦肉比例是最好的。”
金新振说:“我们请专业公司为牧场配套打造的云平台技术,用生猪生产中各项真实的数据指标来指导生产,把成本做到可控。我甚至可以做到在同一圈舍的猪供应三个营养套餐。”现在,金新振的牧场每年出栏生猪5000头左右。他规划以后年出栏1.5万头,“等今年做到对每头猪的精细检测后,我们会打造自己的品牌,用品牌来实现效益。”金新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