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市场是一个充满竞争的市场,波动之频繁犹如“过山车”,“猪贱伤农,猪贵伤民”已然成为国计民生发展之痛。相对于广大的中小型养殖户来说,规模化养殖场在技术、资金等方面拥有很大的优势,可以进行集约化生产,并可以将产业链适当地向上下游延伸,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抗风险能力,因此受生猪市场波动影响较小。而中小型养殖户,无论在技术还是资本方面都无法与规模化养殖场相提并论。多年以来,中小型养殖户为我国的养猪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面对生猪市场的剧烈波动,经济效益一直不稳定。中小型养殖户究竟该如何应对生猪市场波动,值得关注。
中小型养殖户在卖猪方面存在的问题:
1. 卖跌不卖涨,生猪集中出栏。在生猪价格上涨时,养殖户期盼价格继续上涨,普遍存在惜售心理和压栏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愈发促使生猪价格的上涨。但生猪价格一旦越过顶点开始下滑,令市场始料不及,惜售心理减弱,造成生猪集中出栏,生猪价格急速下跌。
2. 生猪抛售,收购方压价。猪价急速下跌会严重打击养殖户的积极性,可能出现抛售潮。再者,由于前期压栏导致上市育肥猪的体重较大,若是在出栏时猪都吃饱喂足更会导致出肉率下降,屠宰场或收购方很可能趁机实行压价策略。
3. 猪市持续低迷,退出养猪业。由于前期存栏量较大,季节性因素或突发性因素导致猪肉消费下降,可能致使猪价长期处于低迷状态。部分中小型养殖户资金有限,若是承受不住大幅度亏损,无法熬过较长的猪价低迷期,往往只能选择退出养猪业。
4. 消费高峰过后,生猪价格下跌。按照我国居民猪肉消费习惯和规律,中秋国庆和春节是我国传统的猪肉消费高峰。在节日过后,猪肉消费会暂时进入淡季。如果此时猪价跌速超出心理预期,养殖户恐慌心理加剧,也可能引发生猪集中出栏和抛售。
5. 猪价上涨,养殖户受益少。中小型的养殖户往往只是生产者,而不是真正的销售者。在养殖户和消费者之间有多级的市场和生猪经纪人,多数情况下养殖户只能被动地接受最低一级生猪经纪人提供的价格。这种行业现状决定了养殖户无法充分享受生猪价格上涨带来的收益。
把握好卖猪原则和时机的建议:
1. 顺市。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养殖户普遍希望生猪价格持续上涨而带来更多的利润。这种惜售心理往往会造成养殖户错过最佳出栏和销售时机,随后又怕生猪价格继续下跌造成利润减少或产生损失而匆忙出栏,导致利润下降甚至亏损,从而形成了市场上普遍存在“卖跌不卖涨”的现象。
生猪市场行情瞬息即变,任何人都无法准确预测到生猪市场变化的时点和方向。因此,对于已经达到出栏体重的育肥猪,养殖户尽可能顺应市场形势,在保证赢利的情况下,尽可在生猪价格上行期出栏;这样不但能保证获得相当的利润,而且能够产生积极有利的心理影响。
2. 宜早不宜迟。生猪价格达到最高点之后开始下滑,令市场始料不及,养殖户惜售心理减弱,很容易造成生猪集中出栏,生猪价格急速下跌。此种情况下,养殖户应尽可能在较早的时间出栏,可以保证适当赢利或避免损失;避免在市场集中抛售时遭遇屠宰场或收购方实行压价策略,从而造成更大的损失。
3. 留小不留大。除了市场行情之外,养殖户亏损程度还取决于对养猪生产成本的控制;生产成本各不相同,实际亏损程度和实际亏损持续时间也不一致。因此,在生猪价格处于下行周期或行情持续低迷时,养殖户可以适当地将赢利期望寄托于后期生猪价格的回升,但应尽可能地将中大猪出栏,并以保留母猪为主,适当保留符合出栏预期的哺乳仔猪、保育猪等。具体措施还须针对当期的市场形势以及各自生猪养殖成本控制等情况进行确定。
4. 与屠宰场对接。目前的情况下,屠宰场与养猪户之间缺乏有效的联系,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于生猪经纪人的桥梁作用。养殖户通过合作社或直接与屠宰场进行对接,以及建立政府主导的生猪供销信息平台等,都可以减少生猪收购和批发的中间环节,这不仅可以提高养殖户的利润,也为屠宰场节省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