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贴下规模猪场,也亏不起
据说: 中央投资补助标准为:分年出栏500-999头的养殖场每个项目补助20万元,1000—1999头的养殖场每个项目补助40万元,出栏2000-2999头的养殖场每个项目补助60万元)。但是这些政策与良种补贴政策相比,有一个巨大的区别,规模养殖严格说是扶持政策,不是补贴政策,不是“普惠制”,并不是说达到多少规模就有补贴的。
补贴过去一直是规模猪场盈利一个重要保障,但是补贴是有条件的,必须是当地的规模化、标准化猪场,环保等问题达标。养猪场拿到补贴,往往需要一部分钱来做硬件设施投资,继续扩大规模,实现标准化养殖。
能繁母猪作为猪场重要资产组成成分,行情低迷,母猪的价值也快速缩水,一头淘汰母猪的出售价格不超过1000元,而补栏一头后备母猪至少需要花2000元的成本。所以,大部分规模猪场不会随便淘汰母猪的,而是采取贷款来维持,等待高峰期到来。
当行情持续低迷,规模猪场即使获得国家补贴也亏不起,一个万头猪场,按目前每头猪亏损200元计算,一年亏损200万。对于小散户来说,行情低迷期,可以减少存栏,转移个人重点,发展副业来支撑养猪。但对于规模猪场来说,大量淘汰意味着企业资产的快速缩水。所以,越是规模猪场,越难做出大量淘汰母猪的决定,即使陪钱,也必须撑着。
贷款为猪场走向倒闭埋下伏笔
不淘汰母猪,只能靠贷款硬撑着,有不少猪场拿能繁母猪去抵押贷款,而贷款恰恰给很多规模猪场走向倒闭埋下了伏笔。首先,养猪已经进入薄利时期,靠养猪赚的钱来还利息,这是不现实的;第二,贷款只是暂时解决了资金问题,但是从经营成本角度来说,实际上增加了每头猪的成本,降低了总收益。
当行情持续低迷,母猪的价值缩水,猪价下滑,卖猪后不挣钱,大部分养猪场不能及时还上贷款,势必造成资金断裂,文章开头提到的猪场转让、兼并,都是因为之前采取贷款来应对行情低估,由于行情持续低迷,最终导致破产。
小散与规模PK,成本为王
我们再来讨论一个问题,规模化猪场和小散户们,究竟谁是未来中国养猪业的主力军,这个答案在行业里辩论了很久,其实应该是这样回答,谁的成本低,谁才是未来的王者。在市场面前,规模猪场与小散户,人人平等。靠补贴可以挺过一时,不能挺过一世。当小散户们要联合起来,与规模猪场抗衡的时候,首先要考虑一个问题,你成本能比规模猪场做的更低吗?
机遇和挑战2015年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