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辽宁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综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11-10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273
    从9月份开始,我省开展了提高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打击假冒伪劣、净化市场环境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截至10月末,全省共出动各类执法人员及相关检查人员22万余人次,检查各类企业、市场35万余家,抽查检验相关产品8万余件次,立案查处案件5000余件,使全省各类违法生产及经营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全省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状况明显好转。

    今年8月23日,国务院召开全国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电视电话会议后,省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专项整治工作,并成立了省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通过了《辽宁省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决定从9月起到今年年底,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主要内容包括: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生产加工食品质量安全整治、流通领域食品质量安全整治、餐馆消费安全整治、药品质量安全整治、猪肉质量安全整治、涉及人身健康和安全的产品质量安全整治、进出口产品质量安全整治以及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

    至此,一场规模空前、声势浩大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在我省城市、乡村如火如荼地展开。为及时掌握专项整治进展情况,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省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每半个月召开一次工作会议,加强对专项整治工作的调度。

    各市政府按照省政府的部署,都把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当作一项重要工作,迅速制定整治方案,出台各项措施和办法。同时,全省各相关职能部门的执法人员进工厂、下车间,到基地、入田间,指导、帮扶,检查、检测,不放过一个可能存在问题区域,不留一个可能藏匿隐患的死角,使整治工作扎实有效地进行。

    农药是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最主要的威胁和隐患,为此,全省三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在全省范围内重点开展了甲胺磷等5种高剧毒农药收缴工作,截至10月末,共收缴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12吨,其他高剧毒农药46吨,并对我省4个高毒农药生产厂家进行了反复核查,确保不再生产甲胺磷等5种有机磷农药。同时,我省对282个农产品企业、批发市场进行了大检查,对9216家兽药饲料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养殖企业及畜产品批发市场等进行了拉网式检查,查处违法案件183起,查获假劣兽药饲料及不合格畜产品总货值85万元。

    食品生产是食品是否合格与安全的关键所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专项整治行动中,加大了对食品生产和加工企业的检查和整治力度,通过引导和帮扶,使779家规模以上企业100%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2714家规模以下企业也已获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获证率为92.1%。在食品小作坊中实现质量安全承诺制,目前,全省4011家有证有照的食品小作坊,已有3903家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占97.3%。

    流通领域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环节,全省工商机关开展了声势空前的“红盾执法震撼行动”,重点整治农村和城乡接合部、旅游景区、车站码头,还有食品经营比较集中、无照生产经营问题突出以及制假售假屡打不绝、反复发生的区域。两个月来,共检查经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29.7万户次,检查各类批接市场、集贸市场7000多个,整治农村和城乡接合部食品经营比较集中等重点区域3150处,清理不合格食品和假冒伪劣食品38.2吨,87.7%的县城以上城市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和88.4%的商场、超市建立了进货索证索票制度,84%的乡镇所在地及街道社区食杂店建立了进货台账制度。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餐饮消费日趋火热,而餐饮企业的食品质量却一直是消费者投诉的热点,在这次专项整治行动中,全省卫生系统共检查餐饮单位20748家,查处违法案件939起,取缔无卫生许可证的餐饮单位322家,吊销卫生许可证18家,为群众创造了一个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药品质量安全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全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共检查药品生产企业245家、医疗机构制剂室94家、注射剂药品生产企业49家,对34家药品批发企业、117家药品零售企业依法进行了查处;监督抽验可疑药品14401批次,发现不合格药品5650批次,查处制售假劣药品、医疗器械等各类违法违规案件25654件,取缔黑库房19个,查扣各类违法违规药品1.9万件,取缔无证经营业户532个,捣毁制假售假窝点49个,为全省人民用药安全作出了贡献。

    猪肉价格上涨,导致一些受利益驱动的不法分子铤而走险,私屠滥宰。全省商业系统在整治行动中,取缔私屠滥宰窝点40个,缴获私宰肉、病害肉13359公斤,销毁病害肉11566公斤。认定生猪定点屠宰企业659家,向社会公示整顿合格的定点企业235家,全省县级以上城市生猪进点屠宰率已达100%,乡镇生猪进点屠宰率达到90%,基本建立了生猪定点屠宰场点肉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和进货台账制度。

    出口产品质量问题关系到“中国制造”在世界上的形象和声誉,同时,把住国门,不受外来有害食品和物质的侵害,也直接涉及到国家和地区的安全和利益。在整治行动中,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全省所有的966家出口食品农产品原料基地进行了清查,对933家出口食品卫生注册登记企业、10家出口玩具生产企业进行了检查,全部占应查企业总数的100%。并对5585批出口食品100%加贴了检验检疫标志,对发现的非法进口肉类、水果、废物等敏感货物100%进行了退货和销毁。

    此外,全省质监系统还对涉及人身健康和安全的产品质量安全进行了整治,检查生产企业7926家,立案查处案件435件,查处无证生产企业124家,有77家企业被关闭,端掉制假黑窝点53个。全省1243家10类重点产品生产企业的建档工作,已全部完成数据采集,正在进行数据录入,已录入813家,占企业总数的65%。全省大型游乐设施定期检验率已达到99%。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