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奶牛养殖再陷过剩困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1-16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226
核心提示:核心提示“奶荒”似乎刚缓解不久,“倒奶”又成为当下乳业困局的新写照。近日,全国多地“倒奶杀牛”现象持续发酵,河南众多奶牛养殖户也被波及。为助奶农解困,农业部表示将通过协调乳品企业增加收购等措施保护奶农利益。而业内专家则认为,除国际乳品价格持续走低、国内乳制品产量过剩等客观因素外,我国牛、奶分离的模式,更是导致原奶定价无序的症结所在。中小养殖户陷“倒奶”重灾区“现在的形势已不是亏损不亏损的问题,很多牛场迈不过这道坎儿就面临倒闭。”2014年,国内奶源价格走出一条下滑的“悲伤曲线”,河南驻马店新蔡的

核心提示“奶荒”似乎刚缓解不久,“倒奶”又成为当下乳业困局的新写照。近日,全国多地“倒奶杀牛”现象持续发酵,河南众多奶牛养殖户也被波及。为助奶农解困,农业部表示将通过协调乳品企业增加收购等措施保护奶农利益。而业内专家则认为,除国际乳品价格持续走低、国内乳制品产量过剩等客观因素外,我国牛、奶分离的模式,更是导致原奶定价无序的症结所在。

中小养殖户陷“倒奶”重灾区

“现在的形势已不是亏损不亏损的问题,很多牛场迈不过这道坎儿就面临倒闭。”2014年,国内奶源价格走出一条下滑的“悲伤曲线”,河南驻马店新蔡的奶牛养殖户李先生告诉记者,2013年末正值奶荒,当时养牛赚得多,一公斤牛奶能卖4块多。自己和其他养殖户一样,购买了大量奶牛,每头牛购入价在18000元左右。可2014年受到进口奶源冲击,本地牛奶又产量过剩,如今牛奶售卖价几乎不足每公斤3元钱,周边牛场都在廉价处理奶牛,一头牛才能卖8000元左右。尽管赔了大钱,自己仍把牛场规模从1200头压缩到800头,如果形势没有好转,他还得卖掉更多的牛。由于牛奶加工企业收奶时判定奶源不达标,过去一个月中他已接连倒了7天奶,每次都要倒4吨多。然而更可怕的是,即将到来的3月至9月是产奶高峰期,市场奶源过剩的现象将更加严峻,到那时多数企业将挺不过这场乳业寒冬。

李先生面临的困境,已成为国内多数地区奶农的共同危机。有农业部统计数据显示,近期全国生鲜乳价格均呈现持续下降趋势。2015年1月第一周全国主产省生鲜乳价格为3.67元/公斤,同比下降12.4%。当前一些乳品加工企业已限收、停收生鲜乳,“卖奶难”问题在国内多地凸显。

广东省奶业协会顾问、原中国奶业协会常务理事王丁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2009年起,我国奶农杀牛卖牛不断,每年退出、弃养的农户均超10万户。而今年,奶源最欠缺的广州也有10户奶农弃养,这是15年来首次出现的现象。根据农业部对482个生奶固定观测点1至9月份的价挌调查,国内收奶价已从每公斤4.26元降至3.84元。而实际上,年底最后这两三个月的奶价一直呈下跌趋势,青海、山东的散养户奶价已跌至1.6元/公斤。

“这一波奶源困局,受冲击最大的还是散户。”国内一知名乳企河南区负责人告诉记者,尽管2013年底,蒙牛、光明、伊利等国内知名液态奶全线涨价,但在国内经济平稳运行的情况下,牛奶这一刚需消费依旧呈现了稳步上升趋势。而目前,大型乳制品生产企业为从源头保证产品质量,几乎大多数都采用合作共建或是自建奶源的形式,也与大型奶牛养殖企业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因此“卖奶难”现象还是多存在于中小养殖散户中。

河南科迪乳业董事长王宇骅也表示,2014年企业销售量增长超过30%,市场并不存在萎缩现象。如今多数乳类生产企业都在向自有奶源发展,科迪90%均为自控奶源,因此并不会受到此次原奶危机的波及。

国际奶价下跌冲击国内原奶市场

奶荒和杀牛在奶业领域不断交替上演,这似乎已成为一种常态,时刻考验着奶农和乳企的抗击打能力。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受消费者恐慌心理影响,全国生鲜乳价格一路下滑,到2009年7月底达到最低点,奶牛养殖效益下滑,直接挫伤了奶农积极性,卖牛杀牛现象严重。

随后,2009年下半年由于需求恢复,生鲜乳价格触底回升,奶业开始恢复性增长。同时,国家出台举措鼓励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引导乳企加强奶源基地建设,散户奶农面临生存压力。

2011年6月,一些乳企以“卫生不达标”为由拒绝收购散户手工挤奶,少部分地区出现倒奶卖牛现象。随后即造成2012年全国奶牛存栏量大幅减少,加之2013年的恒天然肉毒杆菌事件,“奶荒”更为严重,原奶收购价格应声而涨,奶价从每公斤4元一下子就被抬高至每公斤5元到6元,直至2014年初达到最高点。

然而,奶价并未在高位走稳,因2014年受进口奶粉影响,奶价出现大幅回落,目前并未出现止跌的迹象,奶农倒奶杀牛再度重演。

造成此次国内奶源销售危机的原因是什么?

“不得不承认,如今进口奶源的价格和品质优势都十分明显。”上述知名乳企河南区负责人表示,2014年受新西兰乳企肉毒杆菌事件影响,国际原奶均价从每吨5万元直降至每吨1万元左右。进口奶源如今的收购均价为每公斤2元至2.3元,而国内散养户奶农每公斤原奶生产成本却接近3元。高企的养殖成本、检测成本,让国内奶农在市场上丧失了竞争力,尽管如今一些奶农将奶源贱卖至每公斤2.5元以下,依然无法与进口奶源抗衡。

的确,2014年奶牛养殖户面临卖奶难困境时,国内众多乳业巨头却在这一年里先后宣布要进军海外、投资海外牧场、寻求海外奶源。有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进口奶粉88.4万吨,同比增长20.2%。奶粉进口快速增长的同时,2014年国内生鲜乳产量也增长了5.2%,奶源相对过剩成为卖奶难的主因。

王丁棉分析表示,目前常温奶进入中国市场的国家已有27个,包括美国、德国、法国、英国、韩国等,品牌多达近100个,其中德国就有20余个,澳大利亚有15个,新西兰有5个。2014年全年我国预计液态奶进口量将有28万吨,而在2010年仅有1.59万吨,仅4年的时间进口量就增长了10多倍。与此同时,洋奶粉的进口量也从2008年10.08万吨,增长到去年全年过100万吨。大量的洋牛奶、洋奶粉涌入中国市场,已直接威胁我国的奶牛养殖业。

“饲料售价高位不下,人工等养殖成本上升,也是导致奶农陷入困局的原因。”王宇骅表示,散养户奶农对市场波动没有强大的防御意识与应对能力,风险发生时只能一次次地被动应对。其次,在市场波动已形成后救市只有短期效应,要解决原奶定价无序的问题,还需要我国乳业产业链更加完善。

原奶定价无序需农企携手解决

由于近期各地频现的“卖奶难”问题,农业部也及时出手,干预市场。几日前,农业部下发《关于协调处理卖奶难稳定奶业生产的紧急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全力以赴协调处理“卖奶难”,确保奶农利益、稳定奶业生产。

《通知》指出,当下保证生鲜乳正常销售是当务之急,要密切监测生鲜乳销售形势,通过各种形式督促乳品企业履行收购合同。通过密切关注生鲜乳生产、收购情况,实行奶业生产周报制度,及时处置各种突发事件。同时,《通知》还强调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出台奶粉收储补贴、救助奶农补贴、信贷金融支持等办法,把此次奶农“卖奶难”所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并派出督导组,赴河北、山东、山西等奶业主产省检查指导解决“卖奶难”问题。

记者还注意到,上述《通知》也着眼长远层面考虑,强调从技术层面、行业标准的制定与发展,引导奶农走向标准化规模养殖。

然而,行政命令干预甚至指挥市场显然非长久之计。王丁棉认为,国内生鲜乳业究竟路在何方,终究是市场所决定,只有乳企和奶农由博弈改为合作,才能赢来中国乳业的共赢。

他表示,目前原奶定价的无序与市场的混乱,多源于中国式的养殖模式,农户散养,乳企收购牛奶,如此的牛与奶的分离,一旦原奶供应紧张,导致价格上涨,奶农便兴奋地一头扎进繁荣的市场,奶牛养殖量与原奶供应量激增,随之而来奶价又会迅速下跌,最终奶农只能惨淡离场。

奶价大跌,养殖户和乳品生产企业也是劳燕分飞,而在这场博弈中毫无议价能力的散养户转化为灾难的最后承受者。同时,让乳企也陷入不得不“舍近求远”购买进口还原奶的尴尬境地。

所以,近年来不少乳企开始建立注重上游建设,主导奶农合作组织,甚至规模化养殖牧场。然而,对于目前中国乳企和奶农的发展情况,王丁棉指出,目前国内奶牛养殖应分为两步,可初步推广家庭规模养殖模式,待其发育成熟,乳企可入股家庭养殖牧场,从而形成利益共同体,确保各环节利益分配合理,保证奶源质量,同时实现风险共担。

据了解,家庭规模养殖在欧洲等发达地区已成熟发展,其以家庭为经营单位,养殖存栏在100~2000头不等的规模养殖,一方面便于对奶牛进行较为细致的经营管理,实现成本可控,规模效益相对显着,同时又具备了与乳企的议价能力,可直接对乳企发生贸易交易。

建立合理的养殖模式,同时中国乳业的发展也需要政府“扶上马,送一程”。王丁棉表示,短效措施,也恐怕是扬汤止沸,还需建立切实的长效机制。

除了业界的自律外,中国还应建立乳企使用收购生鲜奶备案制度,公开透明登出所产奶制品的鲜牛奶和还原奶所用比例和来源,既方便监督乳制品安全,也倡导了乳企使用鲜奶进行加工。同时,政府还可采用生鲜奶配额制度,鼓励乳企使用本土生鲜奶,并对企业进行政策层面的支持。王丁棉举例解释,以日本为例,对于使用生鲜奶的乳企,政府可适当给予还原奶的进口优惠政策或使用配额,如此既保障乳企的效益,也支持了本土奶牛养殖业的发展。

尊重市场规律,加强市场秩序,政府要宏观政策指引,加之制定切实可行的乳业发展模式,最终才能引导我国奶牛养殖由“散、弱、小”走向规模经营,引导我国乳业从传统走向现代。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