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起,苏州在市区范围内暂停各类活禽交易。去年12月下旬以来,苏州先后发现3例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死亡2例,发病前均有农贸市场活禽接触史。而在去年12月,南京市政府就以政府令形式发布《南京市禽类交易管理办法》,从今年元旦起,六城区正式成为活禽交易禁止区。
记者调查发现,禽流感疫情和暂停活禽交易,对百姓生活以及养殖户、销售方都产生不小的影响。在呼吁人们改变吃“活鸡”习惯的同时,尽快建立食品安全诚信体系以及提高政府公信力,更是破解问题之关键。
“进九买鸡”今冬遇冷
南京人素有“进九买鸡”习惯,但今年,很多人都放弃买鸡打算。
1月8日,记者走进南京迎宾菜市场,发现市场内仅有一个售卖家禽的摊位,摊位上整齐摆放着已处理干净的鸡鸭鹅,老板娘坐着跟旁边的人闲聊,1个小时里只有4个人在摊位前停留,只卖掉1只鸡。从摊位空手离开的老奶奶赵锦雯告诉记者:“买宰杀好的鸡,心里不踏实。没活禽买,只能吃吃鱼喽。”
记者以家中有孕妇担心宰杀后的鸡不新鲜为由,希望买一只活鸡,老板娘无奈地表示:“真没有。因为禽流感,整个市区都没有活禽卖。”“你放心,摊子上的鸡都是今天刚杀的。之前也有偷卖活鸡的,但这次政府抓得紧,顶风作案的事我们不敢做。”
而在南京板桥菜市场,卖家禽的摊位已“改头换面”,从原先笼子换成冰柜,所卖活禽也变成冻禽。老板介绍,原来这里杀鸡的那户人家很久没在菜场出现,估计找到新工作了,“我们的生意不好做,有几个人愿意来买冰冻的鸡鸭鹅呢?”
养的卖的都受影响
位于金坛市朱林镇畜牧产业园的江苏三德利公司,日出栏肉鸡3万至5万只,主要销往上海、南京、杭州、苏州等大中城市。2013年H7N9禽流感疫情爆发后,公司出栏鸡销量锐减,价格也直线下降,本以为禽流感过去后生意就能够恢复,没想到南京、苏州等城市相继禁止活禽交易。公司董事长朱晓演说,这导致公司每天销往南京和苏州的肉鸡数量比之前减少七八成,价格也比以前低了1元/公斤,生产受到一定影响。
常州市凌家塘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家禽交易区负责人周志伟介绍,目前,常州并未禁止活禽交易,但受禽流感影响销量有所下降,“整个市场共有55个批发、零售活禽的摊位,每批进入市场的活禽都必须有检疫证、运输证、消毒证,卖出去的也做好台账,保证随时可追溯活禽的‘上下游’,但销售确实还是受到影响。”
戴梅英一家已在南京山西路农贸市场卖了五六年活鸡,2013年禽流感疫情发生前,她一天能卖出20多只活鸡,自从南京主城全面禁止活禽交易后,她一天就只能卖出两三只光鸡,“根本卖不动,没几个人愿意买光鸡。我们市场本来有4家卖鸡的,现在已经走了两家。”
很多人说,爱吃活鸡是老习惯。但戴梅英说,南京人不愿买冻鸡,还有个重要原因是怕不新鲜,甚至买到病死鸡。“我们有经验的,看鸡脖子上刀口的血印就知道是不是新鲜现杀的鸡了。可是消费者哪能分得清,我们说是新鲜的他们也不信,干脆选择不买,所以现在的生意很难做。”
各环节安全保障要做实
省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办公室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为及时发现和消除H7N9禽流感隐患与风险,我省对家禽交易市场实行“定期消毒、轮流休市”制度。按照农业、工商、食品药品等部门各自职责和联防联控机制,每月对活禽交易市场等重点防控场所开展一次联合执法行动,重点督查相关制度是否有效落实、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等。禁止活禽交易的地区,更有一套处罚保障制度。
而记者暗访发现,南京主城六区仍有活禽交易偷偷存在。9日上午,秦淮区科巷菜场东侧的巷子里,记者发现有两间门面房在售卖活禽。在一间名为年鑫副食品的门面房前,一只铁笼子里关着几只鸡和鸽子。一位穿围裙的中年女子热情地招呼着过路的市民,有人要买活禽,则会被带到里侧的屋子里挑选。
“小母鸡14块一斤,老母鸡28一斤,都是东北运过来的,比六合的鸡好。”女店主告诉记者,自己做活禽生意快十年了,货源大多来自东北和山东。以前南京没有禁活禽的时候,在紫金山附近有固定的交易地点,现在拿货地点不固定,有时在江北有时在江宁,要等上家电话。
“没有人检查吗?”对记者的疑问,女店主回答,税务和工商部门隔三差五会来巡查,有时候一天来几回,有时候几天不来。“来查的时候我就把外头的笼子拎进去,他们也不会进来看的。”
针对公众对冻鸡安全的疑虑,省农委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禽类产品只有经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官方兽医检疫合格,并取得《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后,才能进入农贸市场销售。“消费者在正规市场购买的有检疫合格证明的鸡,是有质量保证的。”
“一方面消费者要改变饮食习惯,另一方面,政府保证安全的各项措施也必须落实到位。”华师大商学院副教授贾利军分析指出,在食品安全上,人们更倾向于眼见为实,因为社会不诚信事件屡有发生。要化解这个难题,政府管理水平还要上台阶,完善包括塑造自身诚信在内的社会诚信体系,对政府而言尤为重要。而这样的“安全保障”,也有利于推动消费者饮食习惯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