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生猪生产由传统养殖向现代养殖、由分散养殖向适度规模养殖转变是生猪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生猪散养户大量退出,规模养殖户迅速发展。推进适度规模的标准化养殖已成为现代生猪产业发展的主题。本文根据湖南省畜牧水产局《畜牧业统计年报》有关生猪规模养殖的统计数据,分析了湖南生猪规模养殖的变化趋势。
一、生猪散养户与规模养殖场的养殖比重变化趋势
从生猪养殖户的数量变化情况看,呈现“散养户逐年减少、规模养殖场逐年增长”趋势。散养户从2002年的844.80万个减少到2013年的396.21万个,减少53.1%。规模养殖户场则由2002年的12.84万个增长到2013年的28.47万个,增长1倍多。特别是2002-2007年规模养殖户发展迅猛,5年增加13.39万个,增长1.04倍。由于退出的散养户数量很大,生猪养殖户总数也呈大幅下降趋势,由2003年的857.64万户减少到2013年的424.68万个,减少50.47%。虽然生猪散养户和规模养殖户呈逆向变化趋势,但是散养户的退出量远远大于规模养殖户的增长量,2002-2013年的散养户退出数量(448.59万个)是规模养殖场增长数量(15.63万个)的28.7倍。因此,散养户数量在养殖户总量上仍占绝对优势,2013年占养殖户总数的93.3%,较2002年仅下降5.2个百分点。
从生猪的年出栏量看,呈现“散养户年出栏量逐年下降、规模养殖场年出栏量逐年大幅增长”趋势。2002-2013年散养户的生猪年出栏量下降42.86%,其中2007-2009年的散养户由于养殖户数大幅减少,每年的生猪年出栏量减少500万头左右。而规模养殖户的年生猪出栏量则增长了2.37倍,尤其是2002-2007年增长了1.2倍。从表2可看出,散养户的户平养殖规模仍然较小,由2002年的5.46头增长到6.65头,仅增加1.19头;而规模养殖场的户平养殖规模增长较快,由2002年的146.84头增长到222.87头,增加76.03头。散养户生猪年出栏量占全省生猪年出栏总量的比重逐年下降,由2002年的70.99%下降到29.35%;而规模场生猪年出栏量占全省生猪年出栏总量的比重则由2002年的29.01%提高到2013年的70.65%,增长1.44倍。
二、不同规模养殖场的养殖比重变化趋势
从不同规模养殖场数量变化及其所占比重看,年出栏生猪50-499头的小型规模养殖场在2007-2010年出现震荡波动现象。其主要原因是,2007-2010年生猪价格出现较大波动,一些中小规模养殖场为稳定养殖收益,在生猪价格高时进入养殖,生猪价格低时退出养殖,从而导致养殖场及其数量波动。2010年以后,小型规模养殖场的变化逐步趋于稳定,年出栏50-99头的规模养殖场数量及其所占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而年出栏100-499头的规模养殖场数量及其所占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2002-2013年,年出栏500-9999头以上大、中型规模养殖场的养殖场数量及其所占比重均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中,年出栏500-2999头的规模养殖场由2002年的2313个增长到2013年的24680个,增长9.67倍,其所占比重由1.80%增长到8.67%;年出栏3000-9999头的规模养殖场数量由2002年的269个增长到2013年的1899个,所占比重由0.21%增长到0.67%;年出栏1万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由2002年的43个增长到2013年的297个,所占比重由0.03%增长到0.1046%。
从不同规模养殖场年生猪出栏量的所占比重看,年出栏50-499头的小型规模养殖场的年出栏生猪所占比重在2007-2010年出现波动,这主要是由于这个时期的生猪养殖户数量出现了明显波动;但在随后的几年间,年出栏50-99头规模养殖场的年生猪出栏量所占比重大幅下降,由2010年的23.44%下降到2013年的18.39%;年出栏100-499头规模养殖场的年生猪出栏量所占比重基本稳定。年出栏500头以上的大、中型规模养殖场的年生猪出栏量所占比重均呈增长趋势,尤其是年出栏500-2999头中型规模养殖场年出栏生猪所占比重由2002年的14.33%增长到2013年的33.76%,增长19.43个百分点。但是,无论是中型还是大型规模养殖场,2010年后其生猪年出栏量所占比重的增长速度明显减缓,平均每年的增长幅度在1个百分点以内。这种变化特征是由于大型、中型规模养殖场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其养殖场数量和单个规模养殖场的年生猪饲养量的发展速度均趋于稳定增长态势,一般不会出现大幅波动。按大、中、小型规模养殖场的年生猪出栏量分析,大型规模场(年出栏生猪1万头以上)的年生猪出栏量所占比重从2002年的2.87%增长到2013年的8.07%,仍不足10%;中型规模场(年出栏生猪500-9999头)的年生猪出栏量所占比重由2002年的21.27%增长到2013年的47.80%;而小型规模场(年出栏生猪50-499头)的年生猪出栏量所占比重由2002年的75.87%下降到52.15%。
从不同规模养殖场的场平生猪年出栏量看,年出栏生猪100-9999头的规模养殖场在2002年的场平生猪年出栏量明显高于其他年份,其主要原因是2002年的规模养殖场数量较小,一些规模养殖场的年出栏生猪量较高,则可能影响到整个规模养殖场的场平生猪出栏量数量较高。从2007年以后规模养殖场场平生猪出栏量看,年出栏50-99头规模养殖场的场平年出栏量呈下降趋势,年出栏100-499头规模养殖场的场平年生猪出栏量总体呈稳中有降的趋势。年出栏500头以上的大型、中型规模养殖场的场平年生猪出栏量均呈逐年增长趋势,而且越是大型规模养殖场,其场平增长量越大。这表明,湖南的小型规模养殖场不仅是养殖场数量在减少,而且单个养殖场的生猪饲养规模也在压减。而大中型规模场正呈稳定增长趋势,还有较大发展空间。
三、促进生猪规模养殖的有利因素
分析湖南生猪规模养殖快速发展原因,主要得益于消费需求、技术进步、市场竞争、政策扶持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1、消费需求扩大。猪肉消费是肉类消费的主体,湖南的猪肉消费占肉类消费量的85%以上。随着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湖南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的猪肉消费量也随之逐年增长,分别从2002年的23.40kg、14.53kg增加到2013年的28.47kg、18.7kg,从而进一步推动了生猪生产规模的扩张。而且,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2002-2013年的12年间湖南省人口净增62万,城镇人口净增1087万,乡村人口减少1028万。原来的生猪“生产者”变成了肉类“消费者”,进一步扩大了猪肉消费需求。同时,湖南是全国最大的生猪外销大省,有63个生猪调出大县,湖南生猪在香港、广东市场具有明显的外销优势,在上海、武汉、重庆、贵州等地的生猪市场销售份额呈逐年增加趋势,促进了有实力的生猪养殖场扩大养殖规模。
2、养殖技术进步。规模养殖有利于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反过来促进生猪规模化养殖。改革开放以来,生猪育种与繁殖技术、营养与饲料配制技术、疫病防控技术以及环境工程技术等先进养殖技术的推广应用为生猪养殖规模化提供了技术保障。据湖南省畜牧水产部门的统计数据,到2013年湖南省通过实施畜禽良种工程,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县达50个,累计建成种猪场390个;年产商品饲料1140万吨,规模养殖场商品饲料使用率100%。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组建了2283个乡镇动物防疫站,聘用专职乡镇动物防疫员8799名,全省动物防疫员队伍已覆盖了所有乡村、规模养殖场。特别是配合饲料的普及化推广、良种繁育体系的不断健全,使得生猪规模养殖迅速发展,且其规模养殖效益高于传统散养。据《全国饲养业产品成本与收益》数据,2012年规模养殖较散养户的生猪头平利润高165.81元,且平均饲养天数少19.9天。
3、社会化分工与市场竞争。随着农民收入的多元化,就业方式的多样化,生活环境的整洁化,农村劳动力分工越来越明显。大量农民进城务工,不再把养猪当成零存整取的副业,而一些掌握了过硬养殖技术、具备雄厚资金实力的新生代养殖从业者投资生猪养殖,扩大养殖规模。同时,生猪产业面临着严峻的疫病、市场、自然灾害、环境约束、质量安全等风险因素,养殖风险越来越明显,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这样,传统散养户甚至部分小型养殖场不能适应现代生猪产业发展要求加速退出,而抗风险能力强、市场竞争力强的标准化规模场迅速发展;传统生猪生产弱势地区逐步退出,现代生猪生产优势地区稳定发展。2013年湖南生猪规模养殖比重达70.65%,比2002 年提高41.65个百分点。而且,在市场拉动下,一大批集种猪、饲料、肉品加工于一体的生猪产业集团发展强劲,成为推动生猪规模养殖发展的重要力量。温氏集团2009年起在湖南开始进行“公司+农户”的规模化养猪,至2013年先后在湘阴县、安仁县、零陵区、江永县、江华县发展合作规模养殖户580余户,年出栏生猪近60万头。
4、政策推动。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是发展生猪规模养殖的重要手段。为推进以标准化规模养殖为重点的养殖方式,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比如在公共财政投入方面,实施了能繁母猪补贴、生猪良种补贴、免疫疫苗补贴、病死生猪无害化处理补贴、政策性保险补贴、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政策、标准化规模养殖扶持政策等;在规模养殖用地方面,规定兴办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所需用地按农用地管理;在示范引导方面,开展了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示范创建活动。如促进生猪养殖产业化、加强生猪养殖小区建设、加快推进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实施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等。一些地方政府将推进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作为农业农村工作重点,采取切实有效的行政措施。比如,湖南省将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创建列入省政府对市州政府绩效考核的内容,各市州相应采取了一系列促进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的具体措施,有力推进了生猪规模养殖的迅速发展。
四、生猪规模养殖的发展趋势
根据生猪规模养殖的发展变化情况,预测今后一段时期湖南生猪规模养殖将呈现三大发展趋势。
1、生猪养殖场数量继续大幅减少。从猪场总数看,湖南省生猪养殖场(户)数量过于庞大,2013年仍有424.68万户,户平年出栏生猪仅21.15头。从生猪养殖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看,大幅减少生猪场数量,稳定发展规模猪场,是生猪养殖的发展方向。1950-2009年,美国生猪养殖场数量由300万个减少到7万个左右,减少近98%,而猪场生猪平均存栏量由19头增加到921头,增加47.5倍。尽管美国的猪场数量大幅减少,但其大中型规模猪场仍呈增长趋势。2002-2009年,美国年存栏2000头以上规模猪场由7222个增加到8200个,占全国猪场总数的比例由9.3%提高到11.4%。
2、年出栏500-1000头的中等型规模猪场快速发展。2007年以来,湖南省的生猪养殖结构得到不断调整,年出栏50-499头的小型规模养殖场发展速度明显放缓,甚至有部分小型规模养殖场退出生猪养殖,但是湖南年出栏500头以上规模猪场占规模猪场总量的比例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生猪养殖发达省份。从表6看,2012年全国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占全国规模猪场总数的9.17%,高出湖南0.56个百分点。湖北省、广东省、浙江省的大中型规模猪场所占比例分别比湖南高出5.05、4.29、2.76个百分点。可见,湖南的大中型规模猪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从大型猪场和中型猪场的发展看,大型猪场往往受到土地、环保、疫情、资金、管理等因素制约。土地方面,按照目前的标准化规模猪场设计要求,一个年出栏2万头的规模猪场一般需要建设用地150亩、半径1-3公里左右的防疫隔离屏障,以及2000亩以上的粪污承载土地,具备这种环境条件且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的地方越来越少。环保方面,一个万头规模猪场每天产生猪粪10 T、猪尿20 T、污水100 T,污染治理难度大。据调查,规模猪场要达到环保要求,用于环保的投资要占总投资额的 20%以上,而且每年需高额的治污运行成本。
因此,大型规模猪场持续保持发展数量上的高位增长难度较大,发达国家也是如此。2002-2009年,美国年出栏1万头以上的规模猪场由2258个增长到2950个,7年仅增加692个,平均每年每州的增加量不到2个。今后一段时期,湖南生猪规模养殖场将重点发展年出栏500-1000头左右的中型规模猪场。1个家庭2个劳动力年出栏500-1000头生猪,年收入10万元左右,养殖收入得到保障,而且通过种养结合方式,基本可以达到粪污环保治理要求。这种适度规模的标准化养殖,符合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实际,符合生猪规模养殖要求,是生猪规模养殖的发展重点。
3、单个规模猪场的饲养规模不断扩大。2013年,湖南省年出栏生猪50-99头、100-499头、500-2999头、3000-9999头、10000-49999头、50000头以上6个规模档次规模养猪场的场平均饲养量分别为65.34头、206.10头、868.03头、4689.99头、14363.38头、80276.92头,除50-99头规模档次外,其他5个规模档次规模猪场的场平均饲养量均低于同档次的生猪规模中位线。其主要原因是,湖南的生猪规模养殖场大部分是由传统养殖户发展起来的,起点低、基础差、条件落后,难以扩大饲养规模。但是,随着国家对生猪产业发展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财政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生猪规模养殖场逐步得到提质升级改造,其饲养条件明显改善,疫病防控、抵御风险的能力明显增强,单个规模猪场的生产能力不断提高,表现在饲养量上就是养殖规模不断扩大。这种内部挖潜式的发展,也将成为湖南生猪规模养殖发展的重要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