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猪周期”,三年一轮回,亏一年赚一年平一年,已经成为养殖户洞察市场风向的经验之谈。然而今年行情却十分“诡异”:猪价在春节期间萎靡不振,节后持续颓势,五月初突然强势上行,养殖户刚感觉到一丝暖意,猪价却又在6月急转直下,进入12月,一年中消费最旺季,行情仍旧不乐观。目前全国猪肉价格处于近三年来同期价格的最低水平,养殖户有可能再次进入小幅亏损。
广大养殖户傻了眼,看不懂,成了他们时常挂在嘴边的话。
猪市到底怎么了?以前的“猪周期”还是不是标杆?这年头养猪还能否踏实赚钱?
谢勇(罗江县顺河生猪养殖专合社理事长):
养猪太难了!养了这么些年猪,我觉得最困难的就是对行情的判断基本消失了。涨价的时候不知道是为什么,心里虚;下跌的时候也找不到具体的原因,不知道啥时候才是头。有时候真的不想做了。
尤其是每次肉价上涨的时候,大家都说养猪赚了好多好多钱。说句真心话,行情好,是有赚,但我敢说,大头绝对不在我们这里,但承担最大压力的,绝对是我们这些养猪的。
其实一年高一年低的,严格来说还是有钱赚,但扛这个压力是最痛苦的,太煎熬了,好多人都因为这个原因不愿意养猪了。
王定强(安岳县天林镇屠宰场负责人):
养猪一般3个多月出栏,对养殖户而言,中间就算有行情起伏他们也没法随时调整。而且,一家一户的,能够得到的全行业信息总是有限,时间滞后,肯定不够灵活。一旦供应多了,价格一跌肯定吃亏。
对做加工的就好点,不管是肉制品厂还是鲜肉销售的商户来说,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价格上涨了,肉不好卖,就少进点货;猪价低,肉价低,销量大,就多卖点。不管猪价如何,总之肉价是水涨船高,永远不会亏。现在交通好,到处都能够拉到猪,货源充足,相对而言,养殖户就要被动多了。
何志平 (省畜牧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我对全省114个养猪场进行了调研,发现我省(四川)现在生猪养殖是产能过剩,结构性供大于求。
我这里有组数据,从2006年至2013年,8年间全国的猪肉产量增加了3900万吨,增幅约40%;而由于技术进步,每头猪的出栏体重逐年增加,从2011年到现在,平均每头猪出栏体重增加了9.84千克,这意味着能提供的猪肉供应量也大幅增加。
与此对应的是,猪肉消费量却在减少。以前猪肉占市民肉类消费比例达66%,现在随着鱼蛋奶消费上升,猪肉消费比例持续下降。
更重要的是,这些信息,养殖户很多都不知道,有些知道却没有相应调整自己的养殖规模,都想着别人是不是会退出,我坚持到后面是不是能够迎来像2011年那样的“暴利期”,结果就悲剧了。
其实归根结底,还是要加大信息引导力度,提升全行业的科学养殖水平,才能保持一种相对理性和稳定的发展态势,以及合理的盈利水平,到了那种理想状态,养猪就不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