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美国蛋鸡产业发展的启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2-12  来源:中国家禽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154
核心提示:美国是世界上鸡蛋产量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鸡蛋生产国, 根据 FAO 统计, 2010~2012年美国鸡蛋平均产量为542 万吨, 约占世界鸡蛋产量的8.3%。 其蛋鸡饲养技术水平处于世界前列, 在蛋鸡育种方面尤其具有优势, 美国海兰国际公司的祖代、父母代蛋鸡在国际市场上占有 50%以上的份额, 在美国本土占有 90%以上的市场份额。 美国蛋鸡产业具有专业化水平高、养殖规模大、养殖技术系统成熟、养殖总量稳定等特点。 这些特点是该国蛋鸡产业经过适应城市化进程, 并为满足国内市场蛋品需求而逐步发展形成的

美国是世界上鸡蛋产量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鸡蛋生产国, 根据 FAO 统计, 2010~2012年美国鸡蛋平均产量为542 万吨, 约占世界鸡蛋产量的8.3%。 其蛋鸡饲养技术水平处于世界前列, 在蛋鸡育种方面尤其具有优势, 美国海兰国际公司的祖代、父母代蛋鸡在国际市场上占有 50%以上的份额, 在美国本土占有 90%以上的市场份额。 美国蛋鸡产业具有专业化水平高、养殖规模大、养殖技术系统成熟、养殖总量稳定等特点。 这些特点是该国蛋鸡产业经过适应城市化进程, 并为满足国内市场蛋品需求而逐步发展形成的。梳理美国蛋鸡产业发展历程, 探究美国蛋鸡产业面对的挑战, 总结美国蛋鸡产业发展的经验教训, 对促进我国蛋鸡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 20世纪以来美国蛋鸡产业发展的两个典型阶段

美国蛋鸡产业经历了从农场主家庭分散小规模饲养到大型蛋鸡企业集中大规模饲养的发展过程。

1.120世纪初到 20世纪40年代前期的后院养殖模式

1900年美国大约有 7 600 万人口 , 其中约44%从事农业,这 3 300万农业人口组成的农业家庭都养殖一些蛋鸡和肉鸡, 至少有 500 万农户养殖蛋鸡[1]。 商品鸡蛋的 90%都是由普通农场提供的, 这些农场把鸡蛋作为农副产品提供给消费者,通常每个农场养殖 100~300只蛋鸡。 当时的蛋鸡养殖业没有专门的饲料, 蛋鸡主要饲喂余粮, 并辅以自行觅食, 在农场的土地上搜寻草籽和昆虫。饲养蛋鸡的主力是儿童和妇女。鸡蛋的销售渠道主要是杂货店和串乡走户的小贩。

这种后院养殖模式作为美国鸡蛋产业的主体模式一直延续到 20世纪 40年代。 在该模式下, 每只鸡生产的鸡蛋有限, 仅仅100多个, 产完蛋后将作为肉鸡食用。 消费者在冬天会面临鸡蛋短缺的问题, 因为这时候蛋鸡开始冬季换羽过程, 停止产蛋, 消费者可以消费的仅仅是农场主储存在地下室或者冰窖中的少量鸡蛋。后院养殖模式还常常面临疫病、霜冻、酷热、野兽、毒害和鸡群争斗等危害, 鸡群的年度正常死淘率高达 40%。 后院养殖模式生产的鸡蛋卫生状况也极差,鸡蛋壳上经常因为家禽疫病而布满有害微生物。

1.2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到 21 世纪初的现代笼养模式

美国的人口变迁历程和技术进步打破了后院养殖模式占主导地位的格局。战后随着美国家庭逐步地从农村迁往城市, 美国农业人口总量下降, 城镇居民比重上升。 到 2000年, 美国总人口达到 2.8 亿,而农业人口只有 560 万, 城镇居民比重上升到98%[1]。 城镇人口的增加意味着对商品鸡蛋的需求日益扩大, 市场对鸡蛋供给提出安全和稳定供应两大基本诉求。传统的后院养殖模式显然不能很好地满足这两个要求。 技术进步推动新的养殖模式走向前台,美国赠地学院持续地开展蛋鸡养殖技术的研究并推广到广大农村地区,这些学院的研究者们探索出应对这两大难题的新型蛋鸡养殖技术。结果, 现代笼养模式从20世纪 40年代中后期逐步得到应用, 并迅速取代传统后院养殖模式。现代笼养技术与后院养殖模式相比,具有众多优势。 现代笼养模式消除了 19 世纪 40 年代蛋鸡养殖面对的绝大多数疾病,并使蛋鸡免于遭受气候、野兽的危害。 现代笼养模式隔离了蛋鸡和它们产出的鸡粪, 因此也就解决了许多和鸡粪相关的寄生虫和健康卫生问题, 提供给消费者的鸡蛋也就更加干净和安全。现代笼养模式提高了卫生水平, 减少了鸡群争斗( 断喙)、降低了蛋鸡死淘率, 美国蛋鸡死淘率从1900年的 40%下降到现代的 5%~7.4%[1, 2]; 而且蛋鸡产蛋能力也显著提高, 平均每只蛋鸡的年产蛋量从 1900 年的 100 多个提高到现代的 265 个。

与现代笼养模式相伴而行的是美国蛋鸡养殖的集中化。现代笼养技术使蛋鸡养殖脱离了土地的束缚, 蛋鸡不再需要大面积的散养地, 从而使得蛋鸡养殖集中化成为可能。 而美国商业和其他服务业的连锁模式为蛋鸡养殖的集中化提供了发展动力。 20 世纪美国零售店和餐饮的连锁发展对鸡蛋供应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大更高的要求,原先的数量众多的小规模农场难以满足这种要求,因此少数具有经营能力和前瞻眼光的蛋鸡养殖户在现代笼养模式的基础上扩大规模成为必然趋势。 实际上, 发展到 21 世纪,鸡群规模达到7.5 万只以上的美国蛋鸡养殖公司有 177 个,他们养殖的蛋鸡占美国全部蛋鸡(2.9 亿只)的 99%[3],蛋鸡养殖集中度非常高。

2 美国蛋鸡产业特征与面临的挑战

2.1美国蛋鸡产业特征

2.1.1美国蛋鸡生产比较稳定

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美国蛋鸡生产的规模基本保持稳定[4]。 21 世纪前期蛋鸡存栏维持在2.79亿~3.01 亿只之间。 美国农业部数据表明 :2014年 9 月美国蛋鸡存栏 3.01 亿只(不含蛋种鸡),百只鸡日产蛋 75.4 个, 2014 年 8 月 当月累计产蛋82.4亿个(不含种用蛋), 2013 年全年生产食用鸡蛋836亿个[5]。

2.1.2美国蛋鸡生产集中化程度很高

美国前五大蛋鸡生产大州的养殖量占全美蛋鸡存栏总量的51%,前十大州的份额高于70%[3]。其中,爱荷华州是第一大蛋鸡养殖州,存栏5 348.6万只,占全美蛋鸡总存栏量的 18.29%; 其次是俄亥俄州, 存栏 2 994.7 万只, 份额为 10.24%; 第三大州是印第安纳州, 存栏 2 645.7 万只, 占 9.05%; 宾夕法尼亚州存栏 2 349.8 万只, 占 8.04%, 位居第四; 加利福尼亚州是第五大州 , 存栏 1 575.1 万只, 占5.39%(见表1)。

 

从公司角度来看,大规模的蛋鸡养殖公司主导了美国蛋鸡产业的发展, 支撑了美国蛋鸡养殖的集中化趋势。 养殖规模在 100万只以上的美国蛋鸡公司约有 60家, 这些公司在全美鸡蛋产量中所占的份额大约为 87%。 其中超过 500万只规模的公司达到 17 家。 集中化是蛋鸡公司重组兼并的结果, 20 世纪 80 年代时美国蛋鸡养殖规模在7.5 万只以上的公司有 350家, 到了 2014年如此规模的公司减少到 177 家。 有关赴美蛋鸡业考察报告指出,美国蛋品行业已建立了高度集约化的产销体系, 大型的蛋品生产企业能够实现饲料生产、鸡蛋生产、鸡蛋加工与销售一体化经营, 销量前十位的企业, 在蛋品市场拥有高的占有率,呈现寡头垄断的局面[4]。

2.1.3行业合作组织引导蛋鸡产业发展

农业合作组织在美国农业发展进程中使分散的农场主形成一个统一的声音,共同面对立法、管制、市场冲击和各种游说问题, 以保护生产者的利益。 在蛋鸡产业发展中, 蛋鸡农场积极加入蛋鸡生产者联合会, 采取共同行动, 应对各种挑战。 美国蛋鸡生产者联合会(United egg producers, UEP)是美国各地蛋鸡农场的联合体,代表全美 95%蛋鸡的所有者。 UEP为蛋鸡农场主所有并为蛋鸡农场主服务,坚持“食品安全是(蛋鸡产业的)第一要务”的原则。 UEP 与政府机构, 如美国农业部、食品和药品管理局、环境保护署紧密合作,共同解决行业中存在的问题, 创建食品安全和环境安全方案, 推动美国蛋鸡养殖业健康发展。

UEP在引领美国蛋鸡产业、保障产业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995 年 UEP 在全美国推行“五星鸡蛋全面质量保障计划”, 要求在蛋鸡场对肠道沙门菌进行检测和控制[6]。 随着食品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五星计划”也进一步完善和补充,2011 年5 月 , UEP董事会批准了新的“五星鸡蛋安全计划”, 将原来的 UEP“五星鸡蛋全面质量保障计划”改名为 UEP“五星鸡蛋安全计划”[6], 并实施了第三方认证程序。“五星鸡蛋安全计划”使鸡蛋和蛋品生产厂商保证自己的企业产品已经达到FDA 标准, 鸡蛋和蛋品生产商得到客户信任; 使FDA 相信 UEP 获得认证成员的鸡蛋和蛋品质量已经达到 FDA的要求。

UEP在新时期引领着蛋鸡生产者面对新挑战。 随着动物福利在欧洲的影响日益扩大到立法和执法层面,笼养技术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受到美国游说团体和消费者的关注。在美国人道主义协会(Humane Society of the United States,HSUS)的推动下, 亚利桑那州 、加州 、科罗拉多州 、佛罗里达州、密执安州和俄亥俄州陆续通过了动物福利法案, HSUS 继续谋求推动其他州通过动物福利立法[7]。 这对笼养模式产生了巨大挑战, 许多州将逐步用其他养殖模式取代笼养模式, 使用笼养模式的 UEP成员将逐步失去市场, 而进行养殖模式置换也会提高投资额和养殖成本。 为保护美国蛋鸡养殖业发展, UEP 在宣传笼养模式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同时, 积极与 HSUS 进行磋商,提出属于中间道路的和缓模式和缓冲期。 2011 年 7 月 UEP和HSUS 达成协议, 现有蛋鸡农场用“宽松笼养系统”在 15~18 年内逐步取代原先的密集笼养系统,利于蛋鸡生产者平稳过渡。

2.1.4科技支撑美国蛋鸡产业效率和效益稳步提高

在美国蛋鸡产业的发展进程中,科技功不可没。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美国日益重视鸡舍环境控制,环境完全可控的全封闭现代化鸡舍迅速发展和普及, 目前高密度笼养成为美国蛋鸡生产的最主要方式, 自动喂料、自动集蛋、机械清粪、环境调控技术配套采用。 随着蛋鸡养殖科研的深入挖掘,科技成果应用的普及, 蛋鸡饲养环境日益改善, 美国蛋鸡的遗传潜能不断挖掘, 蛋鸡的生产性能显著提高(见表 2),正向指标如产蛋率、饲料转化率明显提高, 负向指标如饲料消耗量、产蛋鸡死亡率等显著降低, 其综合结果是蛋鸡养殖成本大幅度下降,养殖效益显著提高, 对环境方面的影响也明显削减。

 

2.1.5美国蛋品主要用于满足国内消费

根据美国蛋鸡生产者联合会的统计数据,2013 年美国生产的 2.29 亿箱壳蛋中, 7 330箱用于加工蛋制品, 占 32%; 12 210 万箱(占 53.3%)进入零售渠道; 2 290万箱流向餐饮服务业, 约占 10%;出口鸡蛋约为 1 070万箱, 占 4.7%[3]。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 2013 年美国出口的壳蛋为 546.18 万箱,出口蛋品折算为壳蛋约 536.9 万箱, 出口量合计为 1 083 万箱,约占当年美国鸡蛋产量的 4.73%(见表3)。

 

美国居民的鸡蛋消费水平是美国蛋鸡产业以面向国内市场为主的重要条件。二战后美国人均鸡蛋消费量一度达到 400 多个[6],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稳定在250 个左右(见表 4)。 根据 UEP 发布的数据和预测(2014), 美国人均鸡蛋消费水平近期有所增长,2012年人均消费量为250.8个,2013年为251.3个,2014年估计可以达到 256个,而2015年的预测值是257.1 个。 在预测美国蛋鸡产业发展前景时,美国农业部与食品农业政策研究所(FAPRI)认为美国蛋鸡产业发展的动力依赖于美国人均鸡蛋消费水平[9]。

 

2.2 动物福利主义给美国蛋鸡产业带来的挑战

动物福利主义已经在欧盟执法层面发挥了主导性作用,自 2012年 1 月 1 日起,欧盟禁止其成员国采用传统蛋鸡笼养模式, 结果给欧盟蛋鸡产业和鸡蛋市场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主要表现为鸡蛋供应的短缺和价格上涨。 其中, 德国在禁止笼养后鸡蛋自给率从 2002 年的 74%下降到 2009年的 59%, 而鸡蛋进口则从258 吨扩大到 430吨[2]。动物福利主义在美国的影响要弱于欧盟, 影响进程也要晚于欧盟,但是在 HSUS 的影响和推动下, 一些州通过法律完全禁止笼养; UEP最终也只有让步,同意向国会提交方案, 该方案规定到2029 年 12 月 31 日美国将密集笼养系统 100%转变为宽松笼养系统[7]。 因此未来 15 年内, 美国蛋鸡产业面对的主要挑战是动物福利主义的影响,从立法到法案实施,从蛋鸡业投资到蛋鸡业技术研究, 从蛋鸡生产到鸡蛋市场, 都脱离不了动物福利主义的影响。

从蛋鸡行业立法和执法层面看,一些通过立法的州将实施方案, 如加州将于 2015 年完全禁止笼养; 在一些没有展开动物福利主义立法的州 ,HSUS 将积极推进动物福利主义立法。 UEP 则会代表一般蛋鸡农场进行缓和性抵制和游说。在全美国会蛋鸡行业立法方面, 双方一致同意的方案将进入讨论和立法程序。

从蛋鸡技术研发方面,学界和农业技术研发部门正在积极展开多种养殖模式下生产效率、环境控制、经济影响的研究, 以积极应对动物福利主义浪潮的冲击。 辛宏伟[2]指出美国 2012年展开了三种鸡舍的整体性科研评价, 已经采集了包括动物福利、经济效益、员工健康、食品安全等指标的数据包。

从经济角度来看,作为和缓过渡方案的宽松笼养模式会对美国蛋鸡产业带来“成本增加”和“消费价格提高”等影响。 UEP的一项委托研究指出, 从 2012~2029 年, 如果该提案通过, 那么美国蛋鸡产业会受到如下影响: ①蛋鸡产业资本投资每年将增加 143 亿美元, 即 18 年内投资总额从常规笼养系统的 31 亿美元增加到 57 亿美元;Agralytica[7]估计每只蛋鸡要负担的笼子改造或新建成本为 20~24 美元; ②农场鸡蛋生产成本在 18 年的过渡期内平均增加 4%, 相当于每个鸡蛋增加0.25 美分; 到 2030 年过渡期后 , 生产成本增加12.7%, 相当于每个鸡蛋增加 0.75 美分; 分摊在每个鸡蛋上的劳动力成本增加约 9%, 因为宽松笼养系统饲喂的蛋鸡数量减少,从而每个工人可以照看的母鸡数量减少; ③2013~2030年间鸡蛋价格将增加 1%; 到 2030 年鸡蛋零售价格将增长 5%。 需要指出的是该研究没有考虑鸡蛋消费总量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也没有考虑对进口造成的影响, 因此如果考虑这些影响, 并考虑动态效应, 影响估计值可能会更大。

3 展望与经验借鉴

3.1美国蛋鸡产业发展展望受动物福利主义影响,美国蛋鸡存栏规模、鸡蛋产量在过渡期内将出现下跌趋势。 采取宽松笼养模式取代高密度笼养模式后,投资额增加、养殖成本上升,将影响供给水平, 正如德国禁止笼养之后出现鸡蛋产量大幅度下降一样,美国蛋鸡产业供给水平虽然不会如此大幅度下降,但是下降趋势不可避免。

受动物福利主义影响,美国鸡蛋贸易格局有可能发生变化。 美国蛋鸡产业供给水平下降之后,出口规模会因为鸡蛋价格上涨,出口竞争力受到一定程度削弱, 出口量有减少的可能。 墨西哥等邻近国家对美国鸡蛋出口有望增加。

随着美国人道主义协会的游说和宣传,美国消费者将偏好消费有机健康的鸡蛋及其制品,带有宽松笼养、散养等标识的鸡蛋将更受消费者欢迎。美国蛋鸡产业科研将围绕动物福利展开新养殖模式、新型环境控制技术、新型适应性蛋鸡品种的研究, 并逐步示范推广应用, 以提高动物福利主义蛋鸡养殖系统下的动物福利、经济效益、员工健康、食品安全。

3.2 美国对我国蛋鸡产业发展的经验借鉴

考察美国蛋鸡产业的发展阶段、特征和发展趋势,认为美国如下经验值得借鉴:

①依靠科技提升蛋鸡产业发展水平。美国依靠赠地学院研发蛋鸡养殖技术并深入广泛地展开推广应用, 促进了美国蛋鸡产业从低效的后院养殖模式转入高效的现代笼养模式, 蛋鸡生产性能大幅度提高, 产业步入良性循环发展道路。我国蛋鸡产业要依靠科技提高生产性能, 提高产业稳定性, 提高养殖户抗风险能力, 通过蛋鸡产业技术体系研发和推广适合我国国情的蛋鸡科技将是蛋鸡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要通道。

②依靠蛋鸡生产者合作组织提高产业发展的协调能力。美国蛋鸡农场 95%都加入了蛋鸡生产者联合会, 形成一个声音, 推广取得共识的各项安全计划, 共同解决蛋鸡产业发展面对的各种难题和挑战。我国蛋鸡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加以借鉴, 以蛋鸡产业体系为依托, 形成蛋鸡生产者的合作组织, 协同解决蛋鸡产业发展面对的主要问题,确立蛋鸡安全养殖标准, 推广一致认可的高效全蛋品标识。

③形成引领国内蛋鸡产业发展和提高蛋鸡生产潜能的国产蛋鸡良种。美国海兰公司的优良蛋鸡品种不仅为本国蛋鸡养殖奠定了育种基础, 也占据了国际蛋种鸡市场, 树立了美国蛋鸡科技先进、品质优良的形象。 我国要提高蛋鸡产业竞争力, 从源头上要依靠国产种鸡资源形成竞争力,要鼓励种鸡企业不断开拓创新, 形成品牌, 形成规模, 开发出低耗粮、高抗病力、高养殖效率、高经济效益的蛋鸡品种, 占据国内种鸡市场绝对份额, 并不断开拓国际市场。

④促进产业集中格局,保障产业稳定发展。1900 年以来美国蛋鸡产业经过 100 多年的发展,依靠资本市场,通过垂直一体化和兼并重组, 发展壮大蛋鸡养殖农场、企业, 形成了集中化的格局,适应了现代连锁餐饮和连锁零售的鸡蛋销售市场格局, 也适应了美国农业优势产业带布局,获得了规模效应, 降低了成本, 稳定了鸡蛋供给, 保障了产业的稳定发展。 我国人口规模巨大, 国内市场容量巨大, 鼓励蛋鸡产业集中, 形成具有全球规模优势的蛋鸡企业完全是有可能的,而且也非常适应国内蛋鸡产业迈向稳定发展道路的需要。

 
关键词: 美国 蛋鸡产业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