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发展 » 正文

养牛工业化最适合中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1-28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229
核心提示:自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之后,中国政府以及下游乳企开始推进规模牧场建设。目前我国奶业已经进入以产业、金融资本和外资为主体支撑的奶源基地建设阶段,去年下半年至今,已有百亿元资本布局国内上游奶源。一个突出表现就是“万头牧场”突飞猛进,截至目前,我国的万头牧场数量达到38个,在建16个,存栏奶牛45万头。作为中国最大的奶牛养殖企业,现代牧业已建成运营的万头规模牧场24个,存栏奶牛19万头。现代牧业集团总裁高丽娜表示,“受限于草原资源的枯竭,我们国家不具备草原养牛以及散养的条件,只能通过牛舍。我们在建第

 

自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之后,中国政府以及下游乳企开始推进规模牧场建设。目前我国奶业已经进入以产业、金融资本和外资为主体支撑的奶源基地建设阶段,去年下半年至今,已有百亿元资本布局国内上游奶源。一个突出表现就是“万头牧场”突飞猛进,截至目前,我国的万头牧场数量达到38个,在建16个,存栏奶牛45万头。

作为中国最大的奶牛养殖企业,现代牧业已建成运营的万头规模牧场24个,存栏奶牛19万头。现代牧业集团总裁高丽娜表示,“受限于草原资源的枯竭,我们国家不具备草原养牛以及散养的条件,只能通过牛舍。我们在建第一个牧场之前就考察了全球的牧场,觉得美国的模式——养牛工业化最适合中国”。而美国的养牛是配额制。企业会根据奶量修建加工厂,养牛和加工可以一起做。

不过,仅就万头牧场来说,目前中国的数量已是世界第一。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李胜利则表示,相比奶牛散养,规模牧场的技术、设施和管理及牛奶价格的议价能力都较好,可以满足生产安全和优质的生鲜乳的基本硬件条件。中国当前牧场建设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没有配套的土地,没有土地导致粗饲料解决不了,提高了养殖成本,另外就是粪污的消纳解决不了,对周围环境产生压力。

据悉,当前奶源基地建设的主体力量主要包括三类。第一类是大规模乳品企业,如伊利、蒙牛等;第二类是为大型乳企提供原料的企业,如现代牧业、圣牧高科等;第三类是外资企业,恒天然、雅培等已宣布在中国建设牧场。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