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地方猪品种登记明年全面启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1-26  来源:中国畜牧网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385
核心提示:为进一步保护地方猪品种,加快形成保种促开发、开发促保种的良性循环,全国畜牧总站将于2015年全面开展地方猪品种登记工作,这是记者在11月19日~20日于安徽合肥召开的国家级猪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保种技术培训班上获悉的。我国是世界上猪种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共有地方猪种80多个,与国外种猪相比,我国地方猪种繁殖力强、适应性强和肉质鲜美。这是我国生猪产业自主创新、提高竞争力的优势所在。保护利用好地方猪种资源,意义重大。近年来,农业部及各地畜牧部门在畜禽资源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效:

为进一步保护地方猪品种,加快形成保种促开发、开发促保种的良性循环,全国畜牧总站将于2015年全面开展地方猪品种登记工作,这是记者在11月19日~20日于安徽合肥召开的国家级猪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保种技术培训班上获悉的。

我国是世界上猪种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共有地方猪种80多个,与国外种猪相比,我国地方猪种繁殖力强、适应性强和肉质鲜美。这是我国生猪产业自主创新、提高竞争力的优势所在。保护利用好地方猪种资源,意义重大。

近年来,农业部及各地畜牧部门在畜禽资源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效:一是修订了《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收录的猪种由之前的35个增加到42个,保护品种的地域分布更加均衡。二是初步形成了以原产地活体保种为主、基因库遗传物质保存为辅的地方猪种保护体系。三是编制了地方猪种的保种方案。根据每个品种的特点,设定了保种目标,进一步规范保种工作。另外,还开展了“地方猪品种登记”试点工作,地方猪开发利用初见成效。但整体来看,地方猪种普遍缺乏持续选育,选育方向不能适应市场消费需求;产业化开发利用不够,在市场开发上缺乏竞争力;保护与开发利用脱节,尚未建立以保种促开发、开发促保种的良性循环机制,导致地方猪种数量不断减少。

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猪专业委员会部分委员及有关专家,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畜牧技术推广单位负责人,国家级猪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以及国家级保种场申请单位的负责人参加此次培训班。各保种场就近年来在保种工作上取得的成效进行了交流,为下一步保种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