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现如今的国内乳制品行业,纯天然、无污染的牧场屈指可数,其中现代牧业较为突出,以纯生态的环境打造出更放心的奶源,为乳制品行业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
现代牧业规模养殖占比渐高,现阶段,按照规模化程度和生产组织管理划分,我国奶牛养殖的主要模式包括散户、养殖小区和规模化牧场3种。“早些年很多乳企到处建加工厂,然后再到各地去收奶。但是一个地区牛奶产量就那么多,各家乳业抢收的结果就是奶源短缺,导致奶农往奶中加水出售问题。”现代牧业集团总裁高丽娜说,她认为中国乳业发展轨迹是非常不正常的,“国外的情况是,一块地养牛数量是有配额的,现代牧业会根据奶量修建加工厂,养牛和加工可以一起做,国内却把整个产业分成奶业、乳业两部分。”
根据中国奶业协会资料显示,2012年,国内100头以上奶牛规模化养殖比例为41%,散户养殖占59%.高丽娜认为这是与国外发达国家奶源情况最主要的不同之处,“国外全部都是规模化养殖,使用的都是最先进的设施设备,尽管规模也是100头以上,不是很大,但一家几头牛的情况是没有的。”高丽娜说。
现代牧业兴起“实际上,在中国做规模化养殖牧场,需要极大的成本投入。”李胜利表示。据悉,2013年下半年至今,已经有百亿元资本布局国内上游奶源市场。在政策感召和资本注入之下,“万头牧场”兴起。资深乳业专家王丁棉透露,蒙牛、现代牧业、伊利、三元、辉山、飞鹤、完达山等大企业都是万头牧场的追捧者和实施者。
他估计,目前在全国已建成或在建的和计划准备建的现代牧业有可能会突破100个,总融资量高达400亿至500亿元。作为国内最大的奶源企业,现代牧业从成立之初就定位明确,该公司每年70%以上的奶源都供应给下游企业蒙牛,支撑“特仑苏”这一品牌打入高端奶行列。目前,该公司已建成万头牧场24个,全群成乳牛单产近9吨。
然而,对于“万头牧场”的质疑之声也从未停止。有专家认为,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牧场,因为企业集中饲养奶牛,并不是在草地上放养。对此,高丽娜给出回应,“目前,国内没有一家奶源企业能够做到奶牛放养,原因就是我国草场资源没有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丰富。现代牧业为保护草场资源,国家已经明令禁止草原放牧。”
在建“万头牧场”之前,高丽娜曾对比多个国家的牧场建设经验,“综合考量下来,欧美国家的牧场养殖模式更适合中国,他们也是对奶牛进行集中饲养。像新西兰,在牧场上散养的奶牛产奶量为6吨/只,因为它要自己觅食消耗体力,集中管理后产奶量就可以达到7吨/只至8吨/只。”
上下游界限日趋模糊,在行业内部有这样一句话“谁掌握了优质奶源,谁就占领了市场”。作为优质奶源的保障——“大牧场”成为行业内第一热词。乳企向上延伸产业链之时,奶企也悄然将触角伸向终端市场。现代牧业位于安徽蚌埠的10万亩牧场所产草料,可以满足该省内所有牧场的需求;现代牧业从挤奶到包装成品,整个过程控制在2个小时之内,从质量到数量,拥有丰富奶源让自建品牌发展更为便利。
“今年4月,新的经销商加入进来,除西藏和新疆地区外,经销网络已经完成了对国内一线城市的覆盖,并将下沉至二、三线城市。现代牧业选取的经销商只经营单一纯白奶品牌,只为给消费者提供最天然、纯真新鲜的优质牛奶。”高丽娜说。对于拓展海外市场,现代牧业颇为谨慎,“‘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其他地区的消费者对中国奶粉质量还不是那么信任,就在公司的上市地香港,大家都喝进口奶,现在销售自己的品牌并不是一个好时机。但是,未来随着产品在广东地区销路的拓展,自然会渗透到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