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2014年我国生猪行业技术特点分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1-18  来源:未知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234
核心提示:过去十多年来每隔3到4年就会出现一次猪价暴涨和暴跌。现在的“猪周期”确实有一些变化,首先,季节性波动更加明显,过去在周期性上涨的年份,就算是淡季也呈现整体上升的趋势,而在下跌的年份,旺季也难以扭转下行的走势,上升周期和下跌周期区分很清晰。而近两年,淡季猪价回落和旺季猪价上涨都非常明显,每年都会出现猪价的大起大落。其次,波动的规律性有所丧失,市场风险性增加。第三,波动的幅度有所减小,近几年疫情相对稳定,市场相对更为平稳。最后,大的周期有所延长,在大周期里每年都形成小的周期波动。“2013年,全国生

过去十多年来每隔3到4年就会出现一次猪价暴涨和暴跌。现在的“猪周期”确实有一些变化,首先,季节性波动更加明显,过去在周期性上涨的年份,就算是淡季也呈现整体上升的趋势,而在下跌的年份,旺季也难以扭转下行的走势,上升周期和下跌周期区分很清晰。而近两年,淡季猪价回落和旺季猪价上涨都非常明显,每年都会出现猪价的大起大落。其次,波动的规律性有所丧失,市场风险性增加。第三,波动的幅度有所减小,近几年疫情相对稳定,市场相对更为平稳。最后,大的周期有所延长,在大周期里每年都形成小的周期波动。

“2013年,全国生猪出栏创历史新高,达7亿多头,比上年增长2.8%。人均猪肉占有量创新高,达到40.74公斤,比2012年增长 2.52%。”中国畜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何新天表示,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生猪生产, 扩大商品流通的财政政策,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尚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何新天指出,我国作为世界猪肉生产与消费大国,猪肉产量多年居世界首位。我国生猪产业在发展畜牧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畜产品需求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近年来,随着国家发展生猪产业的政策推动,市场价格持续上涨,生猪养殖呈快速增长趋势,同时在生产、市场、消费等方面正在发生了深刻变化。我国生猪行业技术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全国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进一步提高,50头以下的养殖户数量持续减少。

国家制定的2015年发展目标,全国主要畜禽规模养殖比重还要提高 10%~15%,其中标准化率要占规模化养殖的50%。正是这些宏观政策的引导,全国兴起了创建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的热潮。因为做好标准化既是养殖企业 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也是今后实现可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养殖的基础。

二是种猪产业稳步发展,为生猪健康持续生产提供了保障。

由于近年来种猪养殖利润较高,大型企业、饲料集团纷纷进入种猪产业,加之原有种猪企业进 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引种量不断增加。同时,国家加强地方猪品种保护和种猪选育工作,从而使种猪产业稳步发展。特别是全国猪联合育种协作,自2010年起开 始实施全国生猪核心育种场的遴选,和种猪育种种群总结工作,到目前为止已经遴选74家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全国种猪遗传评估中心,注册企业已达292家。 种猪登记信息854万条,生长性能设定纪录174万条,初步建立了地方猪种资源保护体系,是地方猪种开发利用初见成效。

三是食品安全备受广大民众的热切关注,成为企业生存与做大做强的基本条件,如何既让民众吃饱又让民众吃好,且吃得健康,已经成为畜牧行业人士的普遍共识,和共同努力的目标。

四是生猪市场价格波动频繁。

我国生猪产业的特性与特点,加剧了市场波动,使得周期越来越频繁。据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4-2018版中国生猪市场发展研究及投资应对策略报告显示,特别是近年来,“肉贵伤民”和“猪贱伤民”等问题交替出现,价格呈周期性大幅度波动。

何新天强调,目前我国通过在生猪产业链模式、经营理念、行业规划、政策扶持等方面锐意创新,取得了相应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但也暴露出一些亟 待解决的问题。一是产业整体发展规划有待深入研究;二是生猪养殖效率有待提高;三是疾病防控工作有待加强。为此,需要行业管理者、业内专家学者、企业家以 及广大从业者携起手来,共同面对。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