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乡是个山区农业县,辖16个乡镇,289个行政村,63万人,全县总面积246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70万亩,可利用草山草坡面积186万亩,发展畜牧业自然条件优越。近年来,我县紧紧围绕建设“畜牧大县”的目标 ,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着力点,以项目为支撑,以壮大龙头企业为突破口,使养猪为主的畜牧产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2006年被河南省列为40个畜牧业发展重点县,2006年全县畜牧业总产值完成14.6亿元,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5.8%。2007年国务院和农业部生猪生产和规模养殖情况调研组先后莅临内乡,内乡的许多做法和建议,通过调研成为国务院和农业部出台扶持发展政策的依据。
一、内乡生猪发展情况
1、生猪饲养规模大。2006年我县存栏生猪56.79万头,出栏生猪72.9万头,外调生猪65万头,因我们工作上的多种原因,统计数字偏低。预计到2007年底,生猪存栏70万头左右,出栏量突破100万头。
2、规模养殖比例高。目前全县有300头以上的养猪场区433个,存栏生猪54.74万头,占存栏总数79.3%。其中:年出栏300-500头的养殖场区 143个,500-1000头的养殖场区 131个,1000-2000头的养殖场区 83个,2000-3000头的养殖场区 56个,3000头以上的养殖场区20个。
3、能繁母猪发展快。2006年上半年,我县能繁母猪为3.7万头,2006年底发展到4.5万头,据2007年8月份对发放母猪补贴的普查,全县能繁母猪达6.96万头。
4、龙头企业优势强。内乡县牧原公司,目前饲养规模是全国第二,全省第一。已建成了十一个分场,一座30万吨饲料加工厂,一座研发中心,形成了年出栏35万头育肥猪的生产规模。公司技术先进,管理严密,所采用的早期隔离断奶(SEW)、分胎次饲养、多点式饲养、一对一转栏、自动供料系统、自动温控猪舍设计、沼气发电等技术均居国内先进水平。河南内乡牧原公司是国家生猪活体储备基地、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承担单位、国家级青年文明号单位、河南省原种猪场、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河南省无公害畜产品产地、河南省养猪协会副会长单位、河南农民满意的种猪品牌。
5、养猪辐射影响广。以内乡牧原公司龙头,在县内带动发展了普象、鸿基等大型现代化养猪场区二十家,形成了东部无公害生猪生产基地,成立了南宝、金牧等6个以经销生猪为主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有8600人从事养猪经销,有426辆运输车辆。年外调生猪60万头以上,主要销售广州、上海、深圳、双汇集团等地,对平衡全国大中城市的市场供应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该公司又是省畜牧局备案的原种猪场和良种猪场,几年来累计向河南、湖北、陕西等相邻地区,提供良种母猪三十多万头。通过来内乡参观学习,发展起来的标准化养猪场不下100家。对促进河南、湖北、陕西等相邻地区的养猪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6、良种繁育体系全。内乡县在牧原公司的带动下,规模养猪生产的科技意识比较领先,全县良种率达95%以上。全县建成了种公猪场一个,原种场3个,扩繁场15个,存栏公猪450头,存栏良种母猪4.2万头,并从近三年来,在规模养殖场中大力推广了生猪人工授精技术。全县16个乡镇建起了40个人工授精站点,年人工授精能繁母猪4.8万头,为确保良种繁育,良种生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我县大力发展规模生产的措施
1、强化领导、加大投入。为加强畜牧产业的领导,县政府除安排一名副县长分管畜牧产业外,又成立了县畜牧产业领导小组,由县政协主席亲自抓,政协机关全体抓,强化了领导力量,县委政府对畜牧工作,实行周报月评季小结,对乡镇重点工作列入目标管理考核,在投入方面,由畜牧产业领导小组牵头,财政、畜牧、信用联社、农发行等单位参加成立了产业发展融资机构,重点解决畜牧发展的资金投入问题,畜牧业发展基金50万元、重大疫病防控经费50万元、基层防疫员劳务补贴20万元都列入了县级财政预算。今年在母猪补贴上,县财政又解决了超出基数部分247万元。县农村信用联社每年投入畜牧产业资金总额达1亿元以上。
2、制订优惠政策。为促进规模饲养的发展,县政府相继出台了内政2006(91)、(92)号文件,制订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多种形式吸引外地客商来我县发展养殖企业和加工基地,凡在我县兴办投资300万元以上的畜禽养殖和加工企业,享受招商引资政策奖励。全县机关干部领办、创办一个万头(只)以上养殖企业,创办、领办一个畜牧专业合作组织者享受外出务工的各项优惠政策。同时,对新发展一个标准化养殖小区,县财政以奖代补5万元。新发展一个标准化合作组织奖励1万元。取得省级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的 ,每个奖励1万元。鼓励争创名优名牌,凡被评为省级名牌产品一次性奖励5万元,评为国家级名优品牌奖励10万元。并规定养殖企业、养殖场、养殖小区、畜牧专业合作组织用电按农用电对待,用水不再收费。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审批到企业和场区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 、乱摊派。积极开展畜牧强乡(镇)、强村竞赛活动,年终达到标准的给以重奖。
3、搞好示范抓发展。为了加快我县标准化生产建设步伐,我们坚持了高标准化规划设计,大公司协调参与、产供销系列服务的工作思路,确定了马山河西、王店王湾等五个标准化示范小区,由县牧原公司和南阳正大公司分别介入,驻场技术指导,实现了六统一: 即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品种、统一饲养管理、统一生产经营,统一经销服务。对示范小区建设采取齐抓共管,乡镇村协调土地,交通部门硬化道路,水利部门打井配套,畜牧部门技术指导,农业部门沼气配套,林业部门环境绿化。
4、构建双网保安全。为了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确保畜牧业生产安全,我们一是建立了三级行政责任网络,推行了责任制、负责制和公示制。二是健全县乡村户四级技术责任网络。县级成立动物疾病控制中心和兽医卫生监督所,强化了县级防疫管理和监督;为加强乡镇防疫队伍建设,在全县聘用了160名乡级防疫员,每年每人发放补贴1200元,纳入县级财政预算;村级防疫员按照每村一人,防疫补贴不低于600元的标准,纳入乡镇财政预算;对规模养殖场户签订安全生产合同,户户制发防疫手册。养殖场推行场长负责制,按免疫程序进行免疫,凭《手册》及时领取口蹄疫和禽流感疫苗,对散养户推行了防疫明白日和服务承诺制度,明确了服务人员、服务时间、服务内容。温馨提示养殖户要注意堵绝收购病死畜禽的行为,按要求做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出栏畜禽要自觉接受产地检疫,严禁使用违禁药品等,全县累计制做公示牌1600块。
5、管理服务相结合。在管理方面,县政府出台了内政办(2007)10号文件《关于开展畜牧业生产资料市场整顿的意见》,目前正在对兽药饲料生产、经销、使用单位进行拉网式的检查。在规范方面,出台了县政府(2006)81号文件《关于规范畜禽养殖行为的通知》和内政办(2007)8号文件《关于建立养殖备案制度的通知》。在公司带动发展方面 ,为保障规模生产需要,我县正在和正大公司协商,筹建青年鸡和仔猪生产基地,我县建立的42个专业合作组织和养殖协会,也积极为养殖户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县畜牧局兴办的“金牧”公司和“南宝公司”积极和双汇、三色鸽等大公司合作,为养殖户提供连锁服务、经销畜禽产品。据不完全统计,一年来我县的各类服务组织,共帮助养殖户组织外调生猪20万多头,外调肉鸡230万余只,远销广州、杭州、深圳、湖南、湖北等地。
三、养猪产业发展态势和存在问题
2006年后半年以来,受全国疫情等因素影响,全国生猪整体存栏数量下降,市场缺口大,活猪价格大幅度攀升,并长期持续保持高位运行。供不应求的市场极大地刺激群众养猪积极性,尤其自今年8月份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生猪生产发展的优惠政策,我县先后争取能繁母猪补贴资金140万元、标准化建设项目资金360万元,良种猪场补贴资金200万元,良种补贴项目资金66万元,群众发展养猪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内乡一批有养殖基础和养殖经验的养猪场户都在积极的扩规模、建新场、补存栏。
2006年以来活猪价格波动情况:2006年3月,5.8-6元/公斤,2006年5-6月,6.2-6.4元/公斤,2006年7-9月,7.0-7.2元/公斤,2006年10-12月,8.0-8.8元/公斤,2007年1-2月,8.8-9.2元/公斤,2007年3月,9.6-9.8元/公斤,2007年4月,2007年5月,11.8-12.2元/公斤,2007年7月,13--13.2元/公斤,2007年8月下月至9月上旬达到最高,达到14.6元/公斤,2007年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稍有下降,13.2--13.2元/公斤,目前又回升到13.4--13.6元/公斤
目前生猪产业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发展上存在土地和资金两大问题,土地方面虽然有关法律规定养殖用地属于农业用地,但在执行过程中仍然有强扒、收取税费等问题,加之近年来发展大型养殖小区和养殖场,用地量大,更难协调,资金方面存在着养殖户贷款难问题,发放贷款数额小,手续复杂,不能满足标准化生产的需要。在安全方面存在着防疫体系不健全和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乡镇税费改革、乡镇体制改革以后,乡村两级防疫网络几乎是网断人散,去今两年虽然进行了兽医体制改革,但也只是加强了县以上力量,基层防疫队伍建设和工作经费仍然是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在强制防疫政策上也有执行不到位的情况,今年以来省市提出强制免疫的4种疫苗不收费(禽流感、猪蓝耳病,猪瘟和口蹄疫),而在实际工作中,只有猪蓝耳病是免费的。在加工方面我县包括南阳市没有大型畜产品加工企业,产业链条短,受市场制约严重。在品牌方面无公害生产基地少,缺乏名优品牌。
四、下步工作重点和建议
根据目前养猪业发展情况和存在问题,今后我县畜牧业发展的工作思路是:以生猪重点,以安全为保障,突出招商引资,拉动规模养殖快速发展,创品牌打造特色产业,建立优质畜产品基地。具体突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在拉长链条上下功夫。今年以来,我们加强项目包装,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收到了较好的成果,河南众品食业有限公司拟在我县投资3亿元、上马日加工5000头生猪分割生产线项目的建设合同正式签订;南京雨润食品加工项目,县政府已提供了项目承诺书,正在进一步洽谈中;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和长葛“众品”以及江苏“雨润”食品加工集团的联系和谈判,争取加工项目尽早落户内乡,努力通过畜产品深加工,拉动规模养殖上档升级。
第二,在打造特色品牌上下功夫。主要是突出生猪,兼顾畜禽,大力发展标准化养殖场区,搞好无公害产品的认证,逐步形成牧原猪特色品牌,依靠品牌拓宽销售渠道,拓展增收空间。
第三,在产业服务上下功夫。围绕产业做大做强,集中服务好牧原公司、南阳正大公司等龙头企业,及时解决其规模膨胀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使整个产业快速膨胀发展。
第四,在疫病安全防范上下功夫。加快兽医体制改革步伐,健全县级机构,进一步完善“双网”“双室”建设,健全基层防疫队伍,探索防疫长效机制。确保我县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
几点建议:一是市、县两级要重视加工业的发展,要进一步加大涉牧加工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和支持发展力度,尽快拉长产业链条。二是设立标准化生产专项贷款,政府贴息。每年一个县要有重点的发展3--5个标准化养猪场(区),对这些场区要简化手续,保证发展和污染治理的需要。三是各级政府要加大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投资力度。强制免疫疫苗经费由市以上财政负担,县级计划免疫、疫病监测、应急基金、基层防疫员报酬由县级财政负担,器械费、助防员相关经费由乡镇财政负担。四是继续加大对养猪生产的补贴力度,养猪大县奖励、母猪补贴、良种及良种体系建设补贴、标准化生产补贴每年发放一次,母猪保险补栏后及时办理。五是解决好养殖用地问题。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没有进行之前,标准化生产用地一律按农业用地对待,只需向县畜牧局提出申请备案,和乡国土所签订复耕协议,到县国土局备案,不收费用,限时办理。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修时,要按照畜牧业发展用地情况,规划畜牧用地的数量和地点,严格按程序申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