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禽业企业信息化与质量追溯系统建设经验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1-12  来源:禽业企业信息化  浏览次数:181
核心提示:新一轮的产业升级已经开始,如何建立更为高效的禽业生产体系,并能有效保障产品质量安全,是禽业企业共同面临的课题。追溯系统必然是信息系统的一部分,信息化、智能化以及互联网等技术手段的应用,将对传统产业链的组织方式产生深刻影响。企业应清晰认识自身所处阶段,构建适合当前模式的信息系统,以合理的成本建立质量追溯系统。本文依据多年从事畜牧业信息化、质量追溯系统的经验,总结项目案例,对我国禽业企业的信息化特点及质量追溯系统应用进行了分析,从禽业企业信息化进程与追溯系统建立的角度进行讨论,以期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

新一轮的产业升级已经开始,如何建立更为高效的禽业生产体系,并能有效保障产品质量安全,是禽业企业共同面临的课题。追溯系统必然是信息系统的一部分,信息化、智能化以及互联网等技术手段的应用,将对传统产业链的组织方式产生深刻影响。企业应清晰认识自身所处阶段,构建适合当前模式的信息系统,以合理的成本建立质量追溯系统。本文依据多年从事畜牧业信息化、质量追溯系统的经验,总结项目案例,对我国禽业企业的信息化特点及质量追溯系统应用进行了分析,从禽业企业信息化进程与追溯系统建立的角度进行讨论,以期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我国家禽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完成了其集约化生产的转变,迎来了新一轮的挑战。随着消费市场的变化、劳动力价格的上涨,越来越多的禽业企业选择自动化的生产方式。在面对产业升级、食品安全、环境保护以及更为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时,我们需要更高的管理水平,全面的生产信息可追溯管理以及优秀的信息系统自然而然成为了必需的手段。

在这一轮管理的自动化、精细化升级改造过程中,我们与欧洲发达国家的硬件水平差距在缩短,而如何建立更为高效的管理体系,还需要大量细致的工作。国外的管理模式已无法生搬硬套,国外的软件系统更无法解决国内的问题,我国的禽业企业只有突破传统意识,创新性地建立适合自身的信息化系统,构建产业链追溯系统,完成信息化、智能化的管理转型,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从某种程度上讲,现在正是产业升级换代的关键节点。

关于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如何建立这个题目,已经讨论了很多年,许多企业也已开展了应用。质量追溯系统的建立需要有信息系统的支撑,而企业信息系统的建立,应根据自身业务管理特点展开,在优化信息系统的过程中,实现全程质量追溯。

一常见问题总结及分析

1架构与目标

企业在实施信息系统时,如何合理架构与确定目标成为决定系统成败的核心因素。我们调查发现,许多禽业企业在信息化方面存在失败教训或者系统效率不高的情况。目前大多数企业都有财务管理系统,部分企业在应用库存管理系统,少数企业依据业务特点实施了如养殖管理系统、合同户管理系统等,这些系统大多是由不同的软件供应商提供,软件之间接口不完善,冗余信息多,资源不能共享,使企业的执行成本上升,为管理带来诸多不便,也无法实现全流程追溯。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缺乏适用于企业当前发展阶段的合理架构,盲目上马不适应自己的系统,制定错误的阶段目标,管理或业务能力与之不匹配,必然造成系统运转效率低。如何清晰认识到自身业务特点、管理特点,选择合适的流程设计,努力降低实现全流程可追溯管控的运营成本,并实现真正的企业级信息化运营中心,成为摆在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

2流程控制还是数据记录系统

与架构、目标这样宏观层面相对应的另一常见问题是在微观层面,实施信息系统的每一个模块都需要去思考,是为了解决流程控制还是数据记录问题。一般来说,在尚未标准化的环节,存在一定人为因素的环节,需要的是数据记录系统,而在已经标准化、或者已经明确标准化流程,正在强力推进标准化的环节中,需要的是流程控制系统。

在养殖管理这一核心环节,首先是数据记录系统,经过一段时间的标准化以及磨合,可以加入一些流程控制。在养殖环节首先实现数据记录系统的这一过程很关键,让企业上上下下养成良好的数据记录习惯,才能有规范的流程管理的基础。数据记录系统涵盖的范围很广,包括每日的生产报表数据、质量管控数据、疫病情况数据等。在物资管理环节,依据管理条件,可以优先使用流程控制系统。养殖场的物资管理有其自身特点,如果操作人员操作水平不到位,严格的单据出入库流程会造成一定的困惑,对系统的容错性和使用便利性设计有很大的考验。

3追溯系统的深度与广度

在有限的信息深度和广度条件下,只实现终端产品的贴码赋码,下游或消费者可了解到与加工过程有关的信息,这也是一种追溯系统。与之对应,全程追溯则可了解到更多上游的信息。质量追溯系统必然是一套信息系统,没有信息系统的承载,就无法实现信息的外部交互传递及内部的快速反应。质量追溯系统对于具有食品加工环节的企业尤为重要,终端产品包装是否能够被赋予合理的追溯码并承载前段信息,体现了追溯系统的能力,也体现了企业的质量信息管理能力。

随着二维码技术的普及化,特别是智能手机扫码的普及化,使普通消费者与企业产品之间形成了信息对话与交互的可能。贴在产品上的二维码,不仅可以引导消费者了解产品的来龙去脉、了解企业信息,同时,加以经营的话,企业还有可能获得消费者的信息,获得用户的持续关注。

4数据分析与报表展现不理想

信息系统是为管理者服务的,好的信息系统能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撑,及时准确地了解企业的运行情况。管理者主要使用数据分析功能及报表功能,调研发现大部分禽业企业的信息系统存在数据分析与报表展示不理想的问题。数据来源未能建立比较好的校验机制,产生了很多不可靠的垃圾数据。数据分析无法进行多维度的查询,无法进行同比、环比、决策分析等功能。数据链条无法实现上下游的贯通,也就自然实现不了追溯。

二了解信息化进程,引入适合的信息化系统

作为禽业企业的核心环节,养殖环节的信息化进程有赖于自动化管理水平的提高。自动化是分阶段的。第一阶段是辅助人操作的机械化,以饲喂过程为例,原来需要人工加料,现在是料线加料,人变成了只需要按动电钮,这时候,加料的多少还是需要人来把控,信息的记录靠人。第二阶段是初级自动化,可以将人按动电钮的过程替换为自控柜,由系统设定简单的程序实现自动加料控制。信息的记录还是依靠人的传递。第三阶段是智能化、数据化,随着自控设备以及环境配备了越来越多的传感器,数据可以被计算机自动采集,数据量也在爆炸式增长,每一个过程的数据都可能被记录下来,加料量、剩料量、运作时间、采食时间、体重、环境温湿度等等,自控的过程变得更加精细,甚至许多新的模型会被建立起来,形成真正的大数据分析。

很显然,在人工为主、机械化或初级自动化阶段,信息的记录均有赖于人,经验表明,由于一线人员素质有限,往往是一套好的数据记录系统比一套流程管控系统更适合于这一阶段。通过这一阶段的数据积累,逐渐再进行智能化改造。在孵化管理这一关键环节,主要实现对种蛋孵化过程的批次跟踪记录,同样也是数据记录系统的设计思路,而不是直接采用流程控制系统。可采用条码或RFID卡做标记进行批次管理,实现孵化时间、孵化温度、验蛋情况、落盘、出雏等详尽信息的记录,一方面将孵化率反馈回种禽繁育系统,完善家系成绩信息,另一方面对孵化过程进行信息化监管,减少了人工计算量,极大降低了风险。

如果是以种禽种蛋销售为主的企业,如何高效管理销售计划与生产计划,做到合理有序,并对销售市场价格、客户动态形成有效掌控是重中之重。在这一环节,一套互联网模式架构的客户信息与服务管理系统至关重要,各地的销售人员的职能从传统的销售转为服务加销售,及时通过智能手机下订单、搜集各类信息,做到了反应速度快,充分适应了市场需求。在这一环节,互联网模式正在悄然改变产业链结构。

如果是以终端鸡肉产品为主的企业,养殖链条的质量控制管理、成本控制管理成为核心,一套全程追溯系统不仅可以拉近与下游消费者的距离,更可以做到更为精细化的内部数据积累,为优化产业链提供重要数据参考。

三合理梳理业务流程,建立全程追溯系统

屠宰线管理是肉类追溯系统的关键过程,主要是对屠宰加工流水线的各个关键点进行控制管理和追溯信息的采集,登记关键信息,保证有据可查,关键产品可以实现紧急情况批次迅速召回,把损失降低到最小范围;建立风险控制、风险评估及预警管理体系,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预警及实现控制管理。由于禽类屠宰线流水数量巨大,主要采用RFID电子化标记,自动化批次管理的方式,登记关键信息;批次的设定方法可以按照来源地(饲养场、饲养批次),生产时间间隔(如每小时)等进行归类划分;还可以按照订单情况指导生产车间定量定性生产。

根据经验,一般在7个操作工位进行关键点控制:(1)批次管理:针对采购部分的批次管理可对每个饲养场或合同户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算登记;(2)原料管理:对上线鸡只的活体检疫等信息进行批次登记;(3)队列管理:对应批次记录上线情况,控制批次对应更新;(4)在线管理:对屠宰过程中的检疫、质量、环境检查进行信息对应登记;(5)抽检管理:主要针对标记性个体进行抽检信息记录;(6)分割管理:针对主要产品、关键部位等进行分割批次化管理,对应信息记录;(7)包装管理:对产品的包装过程进行自动化管理,实现追溯码的对应生成。

饲养信息是追溯系统的主要内容,也是禽类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的基础,是产业链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关键环节。如前所述,饲养阶段的信息系统应主要以数据记录目的为主,这其中还包括了对签约农户、合作场的管理,主要是为合作农户提供标准化的技术体系,帮助其更好地生产,保证产品质量。由于同一批次的用料一致,这一环节采用批次管理记录的办法,系统将整个饲养的过程如用药情况、用料情况、检疫免疫等信息详尽记录,形成电子档案备查。一旦出现问题,有据可依,为企业创造了一个完全透明的管理平台。在此基础上,对于集团化的生产,可以建立更加完善的价格体系,形成对签约农户的合同管理,并建立合作场信用评估体系、风险预估体系、自动结算体系等,在这个环节实现更多的优化生产管理的功能,提高集团对基地、合作场的生产管控能力和质量控制能力。

在每个环节上,抓住关键问题,分析梳理实现追溯管理的关键信息,并充分与提高企业运营效率结合,是追溯管理系统设计和实施的根本原则。

禽业企业从育种、扩繁、养殖、加工到销售,每家企业都有自己最为擅长的一些环节与资源优势,不断巩固核心资源与业务能力,横向稳固拓展的同时,又能向上下游不断拓展,甚至跨界发展。信息系统的设定必须要与之匹配,在匹配现有流程的基础上,留有一定的容量即可。信息系统的可改造性很关键,随着业务流程的不断升级,每年对系统流程进行一次集中优化升级是必不可少的。在信息系统建设选择方面,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选择最适合的信息系统架构,不断完善自身的业务模式,才能抓住这一轮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升级的机遇,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