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洋品种“反攻”,我国养殖种质资源依赖国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0-27  来源:解放日报  浏览次数:168
核心提示:25日浦江创新论坛上,徐匡迪院士一语惊全场。“如今,北京烤鸭99%都是英国樱桃谷鸭的鸭种。”这似乎是个历史故事,又是个科技故事。1870年,北京白鸭传入欧洲。经过70多年优化育种,变成了“樱桃谷鸭”。北京的土鸭子每4公斤饲料转化为1公斤鸭肉,而这种洋鸭子只需要3公斤。上世纪90年代起,来自英国樱桃谷农场的洋鸭作为种鸭来华“反攻”,市场效益可观。如今,樱桃谷企业全球市场占有率70%,“曾孙辈”的身价达到祖代10倍。为此,英国女王两度颁奖,表彰它在英国出口贸易和技术创新上的特殊贡献。中国曾经是先发国

25日浦江创新论坛上,徐匡迪院士一语惊全场。“如今,北京烤鸭99%都是英国樱桃谷鸭的鸭种。”

这似乎是个历史故事,又是个科技故事。1870年,北京白鸭传入欧洲。经过70多年优化育种,变成了“樱桃谷鸭”。北京的土鸭子每4公斤饲料转化为1公斤鸭肉,而这种洋鸭子只需要3公斤。上世纪90年代起,来自英国樱桃谷农场的洋鸭作为种鸭来华“反攻”,市场效益可观。如今,樱桃谷企业全球市场占有率70%,“曾孙辈”的身价达到祖代10倍。为此,英国女王两度颁奖,表彰它在英国出口贸易和技术创新上的特殊贡献。

中国曾经是先发国家,但世界科技竞争公平,不进则退。先发优势不但可能消失,还可能变为后发。中国向来是农牧大国,似乎没有什么颠覆性的创新点,更多的是靠老经验和老牌子。然而,创新无处不在、无所不能,你不创新,别人就来代替你创新。今天我国养殖种质资源开始依赖国外,92%种猪、100%肉鸡、90%肉鸭、95%奶牛均靠进口引种。

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无形。创新除了“高大上”的有形装备和设施,还有更多潜在无形却附加值高的事物。事实上,种子就像软件,就像互联网,就像大数据与云计算,它渗透在生产生活的每一片时空中,都蕴藏着无限的创新机会。没准,我们还能把“樱桃谷鸭”变回“中国鸭”,后来居上。

历史或许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螺旋式上升通道。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