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广东省江门市将全力做好潭江流域农业污染源综合治理工作,计划在今年内依法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严格执行新建、改建、扩建畜禽规模化养殖场“三同时”制度,提高环保准入门槛。
江门农业污染主要有畜禽养殖业、种植业、水产养殖业、林业、农作物残留物污染以及农村居民生活垃圾污染等六类污染源。其中养殖业对饮用水的污染占了较大比例,主要集中在猪、鸡、鸭、鹅等畜禽上,传统式的排放足以把江水变脏。
毋庸置疑,实施畜禽养殖分区治理,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对于治理农业污染源具有重要意义,但这还仅仅是第一步。因为农业污染源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仅靠一项措施就取得成功。在实施畜禽养殖分区治理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加强后续监管。在这方面,国内并不缺乏前车之鉴。早在2006年,某市就制定了饮用水源禁养区,规定水源周边200米以内不能进行禽畜养殖。但制度建立后监管却跟不上,村民在禁养区内陆续开了300多家养殖场。到了非整治不可的时候,才发现难度和阻力比想象中的要大得多,单是补偿关闭、搬迁这一项,每平方米就高达300元,要完成整治,财政至少要拿出四五千万元。
当然,减少生物排泄物污染,对现有养殖场进行环保升级,也是一个好的选择。对那些有条件实施环保养殖的企业,引导其把畜禽的排泄物收集起来,通过一系列的生物技术和发酵、腐熟等无害化处理,转变成无污染的有机肥,投放市场。这样既能赚钱,又可进一步减少养殖业的污染。养殖户从中看到有利可图,积极性就会高涨。
考虑到除了畜禽养殖业以外,种植业造成的污染也比较大,我们也有必要予以大力治理。首先要从源头上预防种植业污染,大力推广科学生态耕种。农户喜欢使用化肥农药,是因为缺乏相关的营养配方知识和生态杀虫技术。目前测土配方施肥已覆盖全市,但还未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种植习惯。我们应根椐不同环境指导农民种植优质作物,用有机肥代替化肥;通过构建生态食物链,不用农药也可以防止病虫害,走出“为了高产必须使用大量化肥农药,势必对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污染之后又要进一步加大化肥农药量,在更大程度上造成污染”的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