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饲料中小企业生命力仍顽强 需做好专业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9-30  来源:赛尔畜牧  作者:一天  浏览次数:175
核心提示:中国畜牧企业的发展,受到了来自三个方面的刚性约束,即原料、环境、人力成本。而如何让企业有效的分析原料市场形势;如何利用加工工艺的创新技术扩大产能、提高效率;如何应对日益加剧的兼 并整合;如何能做到节能降耗,降低成本;如何借鉴国内外最先进的管理经验,提升饲料企业竞争力;未来5-10年畜牧产业将如何发展?成了摆在每个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在太阳鸟·畜牧产业发展与饲料加工技术创新大会上,北京伟嘉集团董事长廖峰先生就以上问题表达了看法。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张利痒教授担任主持,以下是整理的现

中国畜牧企业的发展,受到了来自三个方面的刚性约束,即原料、环境、人力成本。而如何让企业有效的分析原料市场形势;如何利用加工工艺的创新技术扩大产能、提高效率;如何应对日益加剧的兼 并整合;如何能做到节能降耗,降低成本;如何借鉴国内外最先进的管理经验,提升饲料企业竞争力;未来5-10年畜牧产业将如何发展?成了摆在每个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在太阳鸟·畜牧产业发展与饲料加工技术创新大会上,北京伟嘉集团董事长廖峰先生就以上问题表达了看法。

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张利痒教授担任主持,以下是整理的现场发言实录:

张利痒:我们中国确实面临非常大的问题,主要是三个刚性的约束,第一个刚性的约束就是原料,我们的原料需要节约;第二个刚性的约束就是我们的环境,我们中国生产了全世界60%的肉品,但是中国还有13亿人口,除了养活了13亿人口外,还给全世界提供了这么多肉品,所以我们的环境是根本没有办法来改变的,所以将来环境的改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硬约束;第三大约束就是我们的人力成本,人力管理成本在大幅提高。我们面临着这三个方面的约束,所以说我们现在的企业压力非常大,也都面临着一个困惑,就是将来我们到底该怎么走?大家都非常关心。下面就由我们的嘉宾依次谈谈自己的观点,我们首先有请北京伟嘉集团董事长廖峰先生来谈谈,你认为中国养殖行业的发展是什么样的?将来饲料企业的管理到底怎么走才能取得竞争优势?大家掌声欢迎。

廖峰:谢谢。就着博士的这个问题,我就谈谈一些近期的思考,整体看呢,上半年我们的行业不算太景气,大家看了季报啊或周报啊,确实不太好看。可能我们饲料行业就算不错了,要是看养殖行业呢,那中报、季报就没法看了。那是不是说只有我们行业这样呢?最近有幸同中关村这些做IT的企业家们做了深入的交流,发现,其实各行各业都很焦虑。昨天博士说我们要谈谈养殖业产业结构和转型升级这样一个命题,那么这样一个命题再往大环境上引申呢其实就是说我们国家整个就处于这样一个阶段。我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李克强总理前两天在讲话的时候,从新提出了叫大众创业创新、草根创业创新,那么我们行业里面前一两年,以某个企业的老板为代表,说行业要搞大企业,讲产业集中度,那大家想一想,这两个是完全背离的,一面讲草根创业,一面讲行业一定要大企业,设定高高的门槛和标准来屏蔽掉中小企业,这与国务院提出的定向调整思想是完全背离的,所以说这里面又有一个政策的环境问题。所以说我们的这个产业真的到了需要结构调整的时候,但大多时候我们还是喊的多做的少,所以我想谈谈个人的一些想法。

养殖业的规模化也好、标准化也好、智能化也好,还有机械化也好等等这些,这已经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了。在养殖业,也就是我们的下游,出现了这种高程度的转型升级之后,尤其是在今天这样一个消费者主权张扬崛起的时代,我们饲料工业该怎么办?这两天全球都在关注阿里巴巴纽约上市,我们看到马云在移动互联网上的成功之外,我觉得还有一个很深的一个时代背景,消费者主权的张扬和崛起!给马云的阿里巴巴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如果没有消费者这样一个阶层的崛起,仅有互联网是绝对不够的。我们行业其实就是面临这样一个问题,我去年去浙江走市场,浙江一个300头母猪的场长跟我讲了一句话之后让我思考了很长时间,他说各种各样的会议我愿意去就去,不愿意去就不去,我去的国家比你廖峰都多,我300头母猪场走遍全世界。这句话讲完了之后,真的让我思考很久,就是说他已经完全处于一个在整个产业链当中对上游价值主导的一个环节,我们做饲料也好,做兽药、设备等等的也好,我们做了什么样的思考?我们做了哪些工作?来自于真正意义上围绕他的价值主张来做饲料工业升级的工作?我们做了多少?我们怎么做的?我们做的程度如何?我们自己应该尝试着往这方面去思考,所以这就是最根本的问题。

那么第二个我想说的就是,关于专业化和规模化的问题,我一直在坚持这种想法,饲料行业中小企业有他顽强的生命力,单独谈大企业,绝对不正确。饲料行业7、8千亿的盘子,在中国国民经济中不算小的盘子,很大,养殖业需求的多样化,尤其这消费者主权的崛起,一定会产生多样化的分歧,尤其围绕生产者。我前两天也看了博士的一篇文章,这里面呢各自的观点都在深化,一定是站在这种差异化的需求上,那么这种差异化一定要找中小企业来满足,大企业这种深度的价值挖掘,做不到中小企业这种专业化的程度,所以,我认为,今后的中小企业一定要把这种专业化深耕细作,挖掘需求的深度价值。然后我们说规模化的企业,确实有他自己特定的生命力和特定的需求,然后由这种企业真正意义上做好以成本为导向的规模化的工作。而中小企业一定要围绕着价值导向去解决分层的、分歧的这种下游的需求问题。我觉得他的生命里都很大,如果说我们的中小企业做的很艰难的话,也只能说我们的竞争力不够锐利,还不能够成为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时间关系,简单的谈一下自己的看法。谢谢。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