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广州市的生鲜鸡消费量约占总量的10%,这样的比例,说明市民对生鲜鸡的接受度还比较低。虽然做成白切鸡,生鲜鸡食材的风味欠缺,吃惯粤菜的广东人一时不太习惯生鲜鸡的松弛口感,但从营养和安全角度来说,食用生鲜鸡都胜过活鸡,欧美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开始推广生鲜禽类上市,市民必须经过一段转变和适应的过程。
目前,进口的白羽肉鸡品种已经具备非常成熟的工业化生产标准,而黄羽鸡在加工上也面临一些困难,品种多,生产周期不同,口感都不一样,传统的加工技术较难形成标准化,与白羽鸡相比市场价值低。另外,生鲜禽要求在生产、加工和流通的全过程中都处在0℃~4℃的冷环境中,才能维持7天左右的保质期,但在实际运输和销售过程中有时会不符合要求,影响了生鲜鸡的质量。
近年来,一些黄羽肉鸡龙头企业瞄准生鲜鸡市场,积极上马屠宰加工生产线,并有增长的态势;但生鲜鸡生产,不仅从屠宰加工生产线到冷藏运输投资很大,而且涉及流通渠道建设,能否及时回款等问题,短期内很难收益。长期以来,香港活鸡和生鲜鸡的市场消费态势逐渐有了质的变化。1997年禽流感后,内地生鲜鸡供港明显增加,由2002年至今的10年间激增逾8倍,从过去不足2万只增至逾10万只。香港的活鸡销量已经从回归前每日约10万只,下降到目前每日只有约2万只。全港采用收牌措施管制活鸡,活鸡零售档减至133家,活禽市场逐渐萎缩,带旺了生鲜鸡市场,从过去不足10%增至逾80%。广东省家禽协会会长陈迎丰认为,广州和香港有着相近的饮食习惯,可以学习香港的一些经验,逐渐推广生鲜鸡,逐渐降低活鸡销量,让消费者慢慢接受生鲜鸡,让行业慢慢调整。陈迎丰指出,家禽行业将在育种、加工等环节做出相应的改变,以适应生鲜鸡产业的市场需求和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