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国务院召开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4个月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重点做好农产品、加工食品、流通领域食品、餐饮消费、药品、猪肉、进出口产品和涉及人身健康安全产品等8个方面专项整治。8月30日,农业部在京召开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视频会议,提出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要明确四个目标,突出三个重点,采取六大行动。四个目标包括实现全国大中城市批发市场100%得到监控;各种农产品生产、养殖基地使用违禁农兽药问题基本解决;农药兽药残留超标率及检出率进一步下降;杜绝甲胺磷等五种高毒农药的生产、销售和使用。三个重点,一是养殖、种植环节使用禁限用农药;二是重点投入品检查;三是重点产品检查,包括认证农产品的资质、产地认定条件、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六大行动包括高毒农药整治行动、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行动、水产品质量安全整治行动、兽药和生猪生产整治行动、认证产品质量安全整治行动以及农产品批发市场整治行动。
可见,农产品认证工作与质量安全息息相关。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三品”工作做一梳理,充分认识到“三品”认证与消费的关系,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系,从而形成认证、生产、消费相互促进的局面,从根本上构筑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都属于安全农产品范畴。农产品要冠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一是产地环境经监测符合特定技术标准;二是投入品使用和生产过程符合特定技术规范;三是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经检测符合特定标准;四是产品经过相应机构认证并准予使用特定标志。推动“三品”又好又快发展,就是要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总体框架下,坚持“无公害农产品为基础、绿色食品为主导、有机食品为补充”的发展方针,继续推行“政府推动、市场拉动”的发展机制。
“三品”实质上就是通过了质量安全认证的农产品,是农产品以“安全”的身份进入市场的通行证。从2003年到2006年,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三位一体,整体推进”,认证实物总量扩大了4倍多,已占到全国食用农产品商品总量的20%左右。获得“三品”认证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超过300家,超过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数的一半。2006年,“三品”国内年销售额突破3000亿元大关;出口额跃过30亿美元,已占到农产品出口总额的10%左右。在优质优价机制的推动下,80%以上的“三品”认证企业实现了增效,并带动农户增收。“三品”认证工作的任务是强化过程控制,确保产品认证的有效性;通过“三品”发展的区域、企业和产品重点,加快农产品优势区域的形成;积极引导和支持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三品”认证,扩展消费市场,实现企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品”认证的主战场是各类基地。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投入,建设了各种农产品生产基地,并积极开展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生产基地通过落实标准化生产规程,将“三品”标准转化为区域性生产操作规程,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和生产档案记录。由于市场带动,“三品”基地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07年6月底,全国已累计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34406个,绿色食品已在全国14个省份119个市县(场)创建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51个,有机食品也在各级农业部门的努力下建立了许多标准化生产基地。
尽管目前“三品”的认证管理与基地建设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但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的需要将推进“三品”生产与管理快速规范化。经过多年努力,中国的消费者质量安全意识越来越强,到超市购买食品时认“三品”已经成了许多消费者的习惯。据抽样调查显示,在部分大中城市,超过50%的消费者首选“三品”;绿色食品销售价格比普通产品平均高10%-30%;有机食品价格则是普通产品的2-3倍,“三品”的公信力和品牌价值日益显现。在这次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中,各级农业部门依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办法》等相关配套法规,着重检查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认证工作有效性,主要检查各级“三品”工作机构及检查员落实工作制度、工作程序、工作时效的情况;二是生产经营规范性,检查重点区域的产地环境状况、获证单位的生产操作规程和相关标准执行情况以及生产记录,突出检查农药、肥料、兽药、饲料添加剂、加工原料、食品添加剂等投入品的使用情况;三是产品质量安全性,结合年度质量监督抽检计划,加大对蔬菜、畜禽、水产品等“菜篮子”产品质量抽检比重,改进绿色食品的抽检方式,实施有机食品“证后”质量抽检;四是包装标识合法性,主要检查认证企业是否存在不规范用标、超期用标、超范围用标问题,发现和查处假冒“三品”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