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生产现状分析:
2013年末生猪存栏4.74亿头,比2012年减少0.38% 。2014年6月存栏量4.44亿头(统计局),按协会监测数据推算,2013年年末全国生猪存栏4.8亿头,比2012年增2.3%。2014年6月全国存栏4.29亿头,7月4.14亿头。
生猪存栏量变化:
农业部数据:存栏环比和同比波动幅度较小,从2013年12月到今年7月,存栏同比低于前期。
协会监测:存栏环比和同比波动幅度相对较大,2013年1-12月存栏高于上年同期,今年1-7月存栏明显低于2013年同期。
能繁母猪存栏量:
按农业部公布数据推算,2013年末能繁母猪4937.6万头,比上年同期减少2.7%。2014年7月能繁母猪4537万头。
按协会监测数据推算,2013年能繁母猪存栏5315万头,比2012年增7.0%。2014年7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419万头。
协会监测:2013年末原种猪存栏大幅增加,比上年增加了23.93%;祖代种猪增加了1.00%;父母代种猪增加1.97%。
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化:
农业部:能繁母猪2013年1-8月高于上年同期,2013年9月-2014年7月低于上年同期。
协会监测:能繁母猪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高于上年同期,2014年3-7月低于上年同期。能繁母猪从2013年1月到12月一直是缓慢增长趋势
增长幅度在1%以上的月份为2013年3、5、7月,其中7月增长幅度最大,达到2.79%。降幅最大的是2014年1、6、7月。
生猪出栏量:
按统计局公布,2013年出栏生猪7.156亿头,比上年增加2.5%。 2014年1-6月累计出栏3.52亿头。
按协会监测数据推算,2013年生猪出栏7.11亿头,比2012年增加1.86%。 2014年1-6月累计出栏3.6亿头,1-7月累计出栏4.22亿头。
生猪出栏率:
出栏率为151%,比上年增长4%。连续6年保持了增长。
猪肉产量:
2013年,全国猪肉产量为5493万吨,比2012年增长了2.8%;占肉类总产量64.4%,占全球总产量50.6% 。 2014年1-6月2705万吨,同比增3%。
2013年,人均猪肉产量创新高,达到40.4千克,比2012年增长了2.3%。
规模养殖比重增加:
2012年出栏500头以上的养殖场(户)达到25.56万个,比2011年增加了1.77万个,出栏生猪比重达到38.5%。
2013年出栏500头以上的养殖场(户)出栏生猪比重达40.8%,比2012年增加2.3%。
后市行情研判:
生猪价格从2013年春节后一直回落,在4月探底后回升,在消费淡季达到全年的次高阶段,而到年底消费旺季时生猪价格上涨乏力,出现下跌迹象。
进入2014年,生猪价格呈下跌趋势。从第3周猪粮比跌破6:1平衡点,到目前(8月6日)持续了30周,其中从13周至第19周共7周时间在5:1以下,最低达到4.6:1。 生猪养殖亏损严重,持续时间长。
原因分析:
经济大环境出现质变
生猪产能过剩 :能繁母猪存栏偏高,生产效率提高(出栏率和PSY提高)。
肉类供给较充足
消费乏力
2014年消费水平要比2012年差,下降幅度估计至少在5.5%以上。生猪产能如果比2012年同期还高,则生猪价格很难走好,生猪市场调整在所难免 。
后期走势:
全年生猪价格将出现先抑后扬走势 :协会监测,4月、6月、7月能繁母猪存栏量下降较多,6、7月能繁母猪存栏量已经比2012年低9.0%,后市育肥猪供应减少幅度将增大。 6至7月中猪和大猪存栏总量比2013年同期低7.9%,比2012年低6.0%;4至5月保育猪和哺乳仔猪存栏总量比2013年同期低10.3%,比2012年高5.2%。估计未来8月份以后的市场育肥猪供应量可能接近供需平衡点。9、10月是分水岭。
后市生猪价格将回升,根据能繁母猪存栏量与猪粮比走势图和6、7月能繁存栏量看,预计市场在年底会有较好的行情,猪粮比最早会在10月份,最迟会在12月份站稳在6以上。如果未来数月(8至12月),能繁母猪存栏不随生猪价格上涨而增加,则明年行情仍将保持较好态势。
协会监测:今年 1-3月能繁母猪存栏量比2013年、2012年都要高。4-5月份能繁母猪存栏总量比2013年低,但比2012年高。6、7月份下降幅度较大,创下2012年以来新低。7月能繁母猪存栏量已经比2013年低16.2%,比2012年低11.5%。种猪销量已经连续7个月低于2013年同期,1-7月累计比2013年同期减少13.44%,比2012年同期减少18.97%。
结论:6、7月调整后的生猪产能可能已经达到平衡点。
预计未来,在疫情和国家政策没有多大变化情况下,低迷市场环境中,能繁母猪的存栏量很可能还要下跌一段时间,但继续下跌的空间已经不大,猪粮比回到6以上之后很可能止跌。
我国生猪行业发展方向展望:
生猪产业仍然具有长期发展潜力 。农业部发布的《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定的目标是50% ,2013年比重只有40.8%。市场对猪肉的需求较为稳定,即使牛羊禽肉等消费量占比提高,未来猪肉消费量占比仍会保持在50%以上 。人口因素对猪肉消费仍然有利。我国农村居民家庭猪肉消费量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未来,随着经济形势好转,居民家庭以外的消费量上升必然带动生猪产业的发展。
竞争加剧,行业集中度将会有所提高。金融资本、产业资本进入养猪业的优势主要在于资金实力雄厚,有利于整合行业上下游,同时借助规模效应,推动养猪业的规模发展。2014年6月,霸菱亚洲、厚朴基金和博裕资本等金融资本联手中粮进入生猪养殖市场,且建设规模很大。2014年8月,地产龙头恒大集团宣布成立三公司,进军乳业畜牧粮油领域 。
高度组织化的合作经营是未来产业健康发展的方向。国外发达的猪业都是建立在猪种繁育、饲料、养殖、屠宰加工到销售的生猪全产业链基础上 。产业链上的各类主体互为股东,形成了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机制,有效避免了市场风险(丹麦皇冠欧洲最大的屠宰联合体,年宰丹麦80%以上的生猪)。在我国以产业链延伸为主要方式发展全产业链,很可能会弊大于利,出现激烈竞争。
我国规模化养殖比重的逐步提高为建立组织化的合作经营体制奠定了基础。如果在此基础上通过行业协会建立产能协调机制,共享信息数据,根据信息自动调整生产,实现供需相对平衡,则生猪生产稳定健康发展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