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于康震指出当前畜牧业保险的五大缺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9-15  来源: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  浏览次数:320
核心提示:在农业部、保监会于四川成都联合召开保险支持畜牧业发展经验交流会上,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就畜牧业保险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及意见。于康震首先肯定了保险对畜牧业发展的意义和价值。2013年畜牧业保险共承保家畜1.21亿头,保费收入49.18亿元,分别比2008年增长72.7%、45.1%。同年,全国畜牧业政策性保险支付赔款32.25亿元,受益农牧民255.53万户,户均获得赔款1262.08元。畜牧业保险理赔增强了农牧民恢复生产的能力,为农牧民增收致富撑起了“保护伞”。 但于康震也指出当前畜牧业保险仍存在许多不

在农业部、保监会于四川成都联合召开保险支持畜牧业发展经验交流会上,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就畜牧业保险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及意见。于康震首先肯定了保 险对畜牧业发展的意义和价值。2013年畜牧业保险共承保家畜1.21亿头,保费收入49.18亿元,分别比2008年增长72.7%、45.1%。同 年,全国畜牧业政策性保险支付赔款32.25亿元,受益农牧民255.53万户,户均获得赔款1262.08元。畜牧业保险理赔增强了农牧民恢复生产的能 力,为农牧民增收致富撑起了“保护伞”。

但于康震也指出当前畜牧业保险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一是养殖户对 保险认识不到位,风险意识淡薄;二是畜牧业保险业务工作难度大;三是保险险种不够完善,保障力度不够;四是地方财政配套压力大;五是缺乏畜牧业保险专业人 才。于康震表示,在今后一个时期,要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原则,针对规模养殖、疫病防控、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调控等产业关键 环节,充分发挥财政的支持和引导作用,稳步扩大政策性畜牧业保险范围,积极发展商业性畜牧业保险,建立分工合理的基层畜牧业保险工作机制,推动畜牧业保险 与融资有机融合,逐步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畜牧业保险体系。

农 业部、保监会在四川成都联合召开保险支持畜牧业发展经验交流会,这是国家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和保险监管部门首次联合召开会议,具有里程碑意义,也是贯彻落实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推进畜牧业保险发展的具体行动。我部党组书记、部长韩长赋同志对畜牧业保险工作高度重视,专门作出批 示,强调畜牧业保险是件大事,要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力争有新的突破。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 用。在新的形势下,畜牧业发展要率先实现现代化,必须因势利导,大胆创新。从发达国家经验看,将保险业与畜牧业发展进行有机融合,互促互利,是一条值得探 索和推广的路子。刚才六位代表的发言,介绍了近年来推进畜牧业保险发展,支持现代畜牧业建设的工作经验,都很精彩,四川的畜牧业保险范围广、规模大,北京 探索了多种保险类型,浙江创造了龙游模式,河南加强了机制创新,中国人保始终处于领头羊的地位,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也深受启发。希望大家学习借鉴, 取长补短。文辉副主席的讲话围绕保险支持畜牧业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深入学习贯彻。下面我就促进畜牧业保险发展问题再谈 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推进畜牧业保险发展的重要意义

发展畜牧业保险是新时期建设现代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善畜牧业支持保护体系,保护畜牧业生产者利益,促进畜牧业稳定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要充分认识畜牧业保险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快推动建立现代畜牧业保险体系。

第 一,加快发展畜牧业保险,是减轻畜牧业灾害损失、促进农牧民增收的需要。畜牧业是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与此同时,畜牧 业也是“高风险、低收益”的弱势行业。俗话说,“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生动的体现了人们对畜牧业风险的担忧。近年来发生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禽流感、 小反刍兽疫等重大疫病,给畜禽养殖造成重大冲击,部分养殖企业甚至倒闭破产。在广大草原牧区,白灾、黑灾等自然灾害屡屡对农牧民自身安全和畜牧业生产稳定 带来严重影响,在东南沿海地区,几乎每年都有台风等自然灾害侵袭,广大养殖场户损失惨重,有的甚至因灾致贫返贫。目前,我国畜牧业生产抵御风险的能力还很 弱,单靠政府的灾害救助补偿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实践证明,利用保险手段建立疫病、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防范和分散机制,是提高养殖场户抵御风险能力的 有效举措,也是促进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的重要抓手,对于保障畜牧业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促进农牧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2013年,全 国畜牧业政策性保险支付赔款32.25亿元,受益农牧民255.53万户,户均获得赔款1262.08元。畜牧业保险理赔增强了农牧民恢复生产的能力,免 除了后顾之忧,保障了广大养殖场户的切身利益,为农牧民增收致富撑起了“保护伞”。

第二,加 快发展畜牧业保险,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当前,我国畜牧业发展正处于从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加快转型的关键时期,必须紧紧围绕转变发展方式这一 主线,大力推进畜牧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一方面,要通过政策引导带动社会资本增加投入,加快推进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通过畜牧业保险与 金融信贷结合,不仅可保障经营者合理的收益预期,而且可扩展信贷抵押物范围,促进信贷对畜牧业的支持,缓解养殖场户贷款难问题。另一方面,要完善畜牧产业 各环节利益联结机制,提高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速度。通过保险的风险转移机制和经济损失分担机制,可以支持大型龙头企业发展合同养殖、订单生产等,形成产、 加、销一体化经营格局,有利于维护畜牧产业化链条的相对稳定,提高龙头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第 三,加快发展畜牧业保险,是完善政府调控手段的需要。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措施,不断加大政策资金投入,对增 强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提供了强大政策支撑。为加强生猪生产调控,稳定猪肉市场价格水平,专门出台实施《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实践表明, 强化畜牧业保险等调控手段,有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对保持畜牧业生产和价格稳定具有重要意义。2007年以来,国家陆续实施了能繁母 猪、育肥猪和奶牛等保险,探索建立畜牧业生产风险转移机制,变政府对畜牧业灾害的事后救助为事前防范与灾后保险补偿相结合,充分运用市场手段分散养殖风 险。畜牧业保险促使养殖场户增强市场意识、风险意识和信用意识,激发了养殖经营主体扩大生产的积极性,提升了市场竞争力。同时,畜牧业保险理清了政府与市 场的关系,减少了政府对市场的直接干预,进一步提高了政府宏观调控效率,成为政府支持畜牧业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

第 四,加快发展畜牧业保险,是国外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从国际经验看,畜牧业保险是一种分散畜牧业风险和畜牧业损失的有效手段,是最重要的非价格畜牧业保护 工具。发达国家充分运用WTO有关条款,最大限度利用农业保险这一 “绿箱”政策,通过支持畜牧业保险发展,提升本国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如美国实行“政府支持下的私营保险公司经营”模式,政府制定完善的保险法律法规,保 险业务由私营保险公司具体承办,政府财政对农民保费支出和保险公司经营管理费用给予补贴。西欧的德国、法国等国家则实行“政府支持下的商业保险经营”模 式,畜牧业保险主要由私营保险公司等机构经营,养殖场户自愿投保并支付保费,有的国家为了减轻农民负担,给予一定的保费补贴。近年来,保险在各国农业扶持 政策中的地位逐渐强化,发达国家不断完善农业保险政策。美国主要的畜牧业政策性保险已由成本保险转变为收入保险,帮助养殖企业尽可能减少因畜产品市场价格 波动而遭受的损失。

二、认真总结畜牧业保险发展的经验与做法

从 2004年起,每年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要促进农业保险的发展。2007年国务院下发《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明确提出建立能繁母猪保 险制度,我国政策性畜牧业保险正式启动。八年来,畜牧业保险稳步推进,取得了积极进展。在保险品种和实施区域上,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进的思路,中央政策 性畜牧业保险在能繁母猪基础上陆续增加了奶牛、育肥猪、牦牛、藏羊等,实施区域也从开始的6个试点省区扩大到全国范围。在保险运行方式上,由中央财政主 导、地方财政配套的多层次财政补贴体系逐步形成,初步构建了“政府政策支持、保险机构经营、畜牧部门参与、养殖场户投保”的政策性畜牧业保险运行模式。近 几年,国家加大畜牧业保险支持力度,保费补贴标准不断提高,畜牧业保险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2013年畜牧业保险承保家畜1.21亿头,保费收入 49.18亿元,分别比2008年增长72.7%、45.1%。

在组织实施好国家政策性保险的基础 上,各地在畜牧业保险的实现形式上不断探索,在防范价格风险、形成工作合力、完善运作机制、扩展保险畜种等方面不断创新。一是在防范价格风险上创新。北 京、四川、山东、宁波等省市畜牧部门与保险公司合作,探索推行生猪价格指数保险试点,提高养殖户抵御市场风险能力。2013年,北京市顺义区在全国率先启 动了生猪价格指数保险,在生猪市场“猪粮比”低于6∶1时,保险公司按合同给予养殖户赔偿。实施生猪价格指数保险,对稳定养殖户收入预期、缓解猪肉价格周 期性波动、维护生猪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二是在保险业务与畜牧业工作联动上创新。浙江龙游等地建立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与保险勘查理赔相挂钩的联动机 制,将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作为保险理赔的前置条件,将保险查勘与病死猪定点清收、转运相结合,简化保险理赔流程,运用经济杠杆引导养殖户主动将病死猪集中无 害化处理,不仅为养殖户减少了损失,而且彻底截断了病死猪非法流入市场的通道。联动机制建立以来,全县未接到来源不明病死猪尸体的举报。三是在保险与产业 化发展融合上创新。四川资阳探索形成“六方合作+保险”机制,建立“六方合作”风险保障金,建立了养殖场户、饲料企业、加工企业、金融机构、保险公司、行 业协会的合作共同体,实现了保险与产业化的有机衔接,促进了产业链各环节利益的一体化。四是在保险畜种上创新。2012年新疆启动实施肉牛肉羊政策性保险 试点,除涵盖传染病和自然灾害外,还将牛羊常见病也纳入政策范围,同时对参保牲畜标识费用进行补助,参保牲畜全部采用植入性电子芯片或电子耳标,作为查 勘、定损的依据。养殖场户参保积极性高涨,试点地区实际参保牛羊占符合参保条件牛羊总数量的50%以上,有效降低了牛羊生产风险。此外,四川成都、重庆等 地还探索开展了肉鸡、蛋鸡、肉鸭、肉兔等特色畜禽政策性保险。

政策性畜牧业保险启动实施以来,保险规 模不断增长,风险保障作用逐步发挥,对促进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的结果,也是各级保险监管部门、保险经营机构鼎 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农业部对保监会、各地方保监部门和保险公司对畜牧业保险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