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如何做到既赚钱,又保持生态平衡?如何保障餐桌上的猪肉安全?9月3日,在第七届广西生猪产业发展大会暨猪业科技物资展览会上,广西养殖专家与来自全国十几个省市的同行们展开探讨。
生猪价格回暖
生猪产业是广西农业经济支柱。近年来,广西年均生猪出栏3500万头左右,年末存栏2500万头左右,猪肉产量260多万吨,占肉类总产量的60%以上;生猪产值550多亿元,占畜牧业产值的半壁江山。
今年以来,猪肉价格从年初起一路走低,养殖户每出栏一头肉猪亏损曾达到400元以上,生猪价格连续趋于低迷。来自玉林市陆川县的养殖户唐怡思认为,猪肉价有起有落是正常现象,价位跌进谷底必然反弹。事实的确如此,进入5月份以来,猪肉价格慢慢回升,目前每公斤达到15.6元。据了解,唐怡思的养殖场能繁母猪存栏量为1000头左右,针对当前形势,他仍打算扩大养殖规模。
广西水产畜牧协会会长曹佑先告诉记者,受利益刺激,加上国家对养猪业的扶植,生猪养殖户数量大增,今年生猪存栏量和出栏量不断增加,导致猪肉市场供大于求,市场饱和,价格下降。目前价格尚未回归到盈利水平,尽管如此,全区生猪存栏、出栏量仍保持平稳增长。进入下半年,随着中秋、国庆、春节等节日陆续临近,市场需求逐渐放大,生猪市场将逐步迈入销售旺季。
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受关注
养猪让养殖户赚钱的同时,还让人们想起一个词——“环境污染”。如何节能减排,最大效率地发挥经济作用,又不至于对环境造成影响?“绿色”养猪成了今年与会养猪户们讨论最多的话题。2008年,唐怡思的养殖场就通过了国家环保部核查认定,他告诉记者:“当年我投资了200多万元,购买沼气池,把猪场排出的粪便进行分离,再经过鱼塘喂鱼,环境好了,猪的疾病自然也就少了,效益增加10%左右吧!”
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局长蒋和生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生态环境中,从“传统养猪”向“现代养猪”转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他表示,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能提升猪肉的品质,而生猪养殖中对环境的污染集中体现在粪便和病死猪的处理上:“如何更有效地利用粪便,还有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这些都是要面对的问题,也必须解决。下一步,将全面敦促养殖户进行养殖场的硬件升级改造,进行污水处理。”据了解,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我区“十二五”期间共确定3401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需要进行养殖污染减排,截至目前,仅有989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通过了国家环保部核查认定,占总数的29.08%。
展览会上,区内外多家企业设展位演示的最新养猪机械设备和产品,更多地向环保靠拢,如从全能型粪污处理→固液分离机→黑膜厌氧发酵沼气池→沼气净化提纯、发电系统,就能很好地把猪粪水变废为宝,而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设备“化尸宝”则能解决病死猪的问题。
建设猪肉产品信息追溯技术
曹佑先认为,今年猪肉价格的低迷期已过,整个广西的生猪市场良好,他说:“以后对生猪养殖的环保问题逐渐重视,中小型的养殖场的硬件设施跟不上步伐,加上生猪市场价格总有起落,顶不住市场低迷,就会逐步被淘汰,而规模化、标准化、信息化、现代化的养殖企业将占据市场主流。”
如何从源头保障猪肉食品安全?据了解,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正在建设一套猪肉产品信息追溯技术,届时将对生猪的生产、销售、屠宰等实行监控,所有的产品将通过二维码标识,形成信息透明,确保食品安全。未来能够在猪肉市场生存下来并发展壮大的企业,将是严格实施产品追溯技术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