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佛山、深圳两地对防治畜禽养殖污染又有新动作,佛山今后将不再审批新建非规模化养殖场,深圳则更严厉直接禁止新建畜禽养殖场。自2013年国务院审议通过《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之后,似乎又要掀起一阵畜禽养殖污染整治之风。
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显示,农业污染已经超过工业污染成为水环境的主要破坏者,其中畜禽养殖污染造成的有机污染已相当于全国工业污染的总量,成为我国最为严重的污染问题之一。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防治畜禽养殖污染,对此,我表示赞同。但为环保而禁止新建养殖场,难免显得有点“斩脚趾避沙虫”。
发达地区不让养,欠发达地区怕疫病不敢养,规模化发展操之过急,将会带来一些不良后果。农业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年出栏大于50头的猪场占 比仅60%,而美国和日本2010年年出栏大于500头的出栏量占比分别达到97%和92%。养殖业仍然是众多低收入者的重要经济来源,禁止养殖不单让低 收入者失去糊口生计,同时影响我国肉类食品的供给保障。由此,眼下急需改变的是解决养殖户随意排放的问题,问题未解决,单凭一纸禁令,只会引发新一轮的杂 乱违建,重踏今天暴力强拆的路子。与其靠一纸禁令,不如扎扎实实地做好基础工作,修建环保设施、扶持企业转型新级、引导落后产能跨界转行。
一些地方政府只会一味批评畜禽养殖对环境污染的危害,为禁止畜禽养殖业在当地发展,披上华丽的外衣。无论养殖场选址是否合理,排染是否符合标准,一概拒之门外,这种“一刀切”式禁止,显得多么粗暴和懒惰。
笔 者认为,环保只是因素之一,地方政府通常更关心税收和GDP。地方经济要发展,个别地方官员追求个人政绩,哪个行业能带动GDP就是“英雄”,就是经济发 展的“功臣”。发达地区寸土尺金,养殖业影响城市形象,发展生态养殖需要大片土地“成本”过高,阻碍城市发展。再者,国家对养殖业实行免税政策,不单没有 给地方政府带来效益,反而要地方提供资金补贴。加上近年中央对环保治理越来越重视,环保搞不好恐怕头上的“乌纱帽”难保,养殖业可谓成为地方官员的炀手山 竽。
养殖业污染必须要治理,但只要符合环保标准就不应被禁止,畜禽养殖业为我国近14亿人口提供着丰富的肉食资源,继续发展必不可少。